近年來,我省搶抓汽車産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機遇,優化提升汽車産業結構,推進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打造世界級萬億汽車産業叢集。其中,合肥和蕪湖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重點,産業集聚不斷加快,産業優勢較為明顯。對此,安徽省政協委員盧立建立議,打造晶片和軟體研發産業鍊,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應用,着力打造世界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叢集。

目前,以合肥和蕪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基地為支撐,我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叢集已在全國占一席之地。但産銷規模仍需提升,産業競争力有待加強,産業鍊集聚企業中關鍵零部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數量不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範應用進展較慢。盧立新委員建議,鼓勵和支援我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彙聚創新資源,加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加快建設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建立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組織,搭建政産學研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開發産業體系,促進重點企業與高校合作開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晶片既是智能網聯汽車硬體架構中各關鍵節點的核心組成部件,又承擔着打通軟體和硬體的關鍵任務,是智能網聯汽車産品更新的關鍵支撐。但目前汽車晶片嚴重依賴于國外供應商,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卡脖子’技術難關。”盧立新委員建議合肥、蕪湖分工協作,大力引入晶片産業鍊與制作技術,實作晶片國産化。同時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應用,建設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集中式充換電站、公用充電樁網絡體系,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服務便利的充換電網絡,健全完善全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營運服務體系。推進高度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探索智能網聯汽車在接駁公交、物流、環衛清掃等特定行業,以及礦區、園區、景區、機場、火車站、港口、停車場等特定區域商業化示範應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