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1946年12月上旬,東北聯軍合江軍區完成對謝文東、張黑子股匪的追剿後,剿匪副總指揮譚友林親自帶領三五九旅八團和騎兵團前往刁翎、勃利、林口之間的山區,繼續追剿匪首李華堂的殘部。

隆冬時節,寒風凜冽,大雪封山。

往年進入這個季節,匪徒們早已身穿皮衣,鑽進密營或竄進老百姓家裡尋歡作樂了。

此時則截然不同,在各路追剿部隊的連續打擊下,匪徒們無立足之地,無喘息之機,終日疲于奔命。

謝文東被活捉的消息,更使李華堂及其喽羅們膽戰心驚。李華堂為了活動友善,縮小目标,把匪徒們分成若幹小股,各自行動。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在刁翎、勃利、林口一帶,山頭挨着山頭,山溝連着山溝,幾十裡沒有人家,加上大雪封山,步行相當困難,一天走不了幾十裡路。

李華堂把沒有馬的匪徒都打發走了,身邊隻留下了幾十人的騎兵隊。

為了解決吃的問題,他們有時突然竄出山林,搶了糧食就走。匪徒們就在這群山林海、千裡雪原之中同剿匪部隊展開了“蘑菇戰”。

剿匪部隊經過追剿謝文東、張黑子,已經摸索了不少深山剿匪的經驗,而且士氣高昂,鬥志旺盛。

對付李華堂的騎兵隊,隻有騎兵團最合适。

那時候東北聯軍的騎兵是新組建的,戰馬是從民間買來的,沒經過專門訓練,和敵人的騎兵比速度就處于劣勢了。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土匪的馬雖然是搶來的,但是跑起來拼命地鞭打,累死就扔掉,再到老百姓那裡去搶。而剿匪部隊的馬死一匹少一匹,補充非常困難。

但是,剿匪部隊的有利條件是有人民的支援,走到哪裡,都會有農會的歡迎,不愁吃用。

經過連續追擊,李華堂的這支騎兵隊隻剩下24人了。

12月中旬的一天,李華堂率領殘部從三道通流竄到土城子,在這裡胡亂吃了頓飯。

飯後,完全喪失信心的李華堂說:“你們有親的投親,有友的投友,咱們後會有期。”

匪團長王德平等6人就這樣離開了,最後跟着李華堂的隻剩18騎。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當李華堂的騎兵隊逃竄到大盤道溝堂子附近時,與三五九旅騎兵團通訊連遭遇上了。

當時通訊連的任務是去給軍區送電台,沒想到路上卻有意外收獲。

李華堂見形勢不妙,怕手下打槍暴露了自己,引來剿匪部隊圍攻,就對手下的土匪們說:“你們都别打槍,被他們的騎兵追上就投降算了。我得先走。”

這樣一來,通訊連沒怎麼費事,就俘獲了那十幾個匪徒。

打掃戰場和清查俘虜時,卻不見李華堂。原來李華堂又來了個金蟬脫殼,帶了貼身的随從,離開隊伍逃跑了。

李華堂逃到大盤道一帶時,雖然經過一番精心的僞裝,最終還是沒能逃脫。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當時三五九旅八團作戰參謀楊炳高剛搜山回來,正準備回部隊駐地吃飯,不料下山時因路滑摔了一跤,竟順着山坡了滾到了山谷裡。好在有樹木和積雪的緩沖,楊炳高并未受傷。

谷底隻有一條小路,楊炳高打算順着路走回團部,忽然發現前面有一個人正在匆匆往前走。

他連忙跑上前去問路,對方卻隻發出“啊啊”的聲音,用手指着耳朵和嘴巴,示意自己是個聾啞人。

楊炳高問不出個是以然來,雖然有點失望,但按照部隊的群衆政策,也不能強行盤問或将其扣留,隻得讓此人離開。

但他仍心有不甘,等對方走出十來米遠時,忽然計上心來。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楊炳高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突然朝“聾啞人”扔去,正打在身後一棵大樹的樹幹上,發出“噗”的一聲。

常言說“天聾地啞”,按理說聾啞人即使還有部分聽力,一般也是比較弱的。

然而此人聽到石頭打在樹幹上的聲音,竟停下腳步,回頭朝身後看。

楊炳高正緊盯着“聾啞人”的反應,隻見他回頭的一刹那,眼中先是本能地迸射出一絲無比淩厲的寒光,緊接着似乎意識到上了當,眼神有些莫名的慌亂。

“站住!你到底是什麼人?”楊炳高從此人一回頭的動作和眼神當中已經确信他肯定有問題,再也沒有絲毫猶豫,馬上一聲斷喝,掏出槍來向前追去。

作戰參謀摔了一跤,卻用一招識破大匪首,被司令員連升三級

“聾啞人”果然原形畢露,迅速往樹叢中一閃,随即掏出槍來還擊,一顆子彈正中楊炳高的左臂。

好一個楊炳高,雖然左手受了傷,卻馬上扔出一顆手榴彈,把“聾啞人”炸翻在地。

此時,第八團一營一連的戰士也循聲趕來,衆人一擁而上,把“聾啞人”綁了起來。

後來經證明,這個“聾啞人”就是匪首李華堂。不過,由于他被手榴彈炸成重傷,在押送途中就死了。

楊炳高憑借自己的智慧,用扔石塊這一招逼得李華堂現出原形,鏟除了這個土匪頭子,受到剿匪總指揮部的表彰,被評定為二等功。

合江軍區司令員賀晉年得知此事後,決定對楊炳高委以重任,提拔他當了營長。

此前楊炳高當作戰參謀時是副連級幹部,這一下相當于連升了三級(副連——連級——副營級——營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