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家長快樂,孩子健康——雙減時代如何為孩子減壓

由騰訊新聞、騰訊育兒主辦的2021TWP騰訊智慧育兒年度盛典于1月11日在北京成功舉辦,盛典彙聚育兒領域專家學者、母嬰大V、行業協會與機構代表,以“向未來·一路童行”為主題,就當下養育環境、兒童教育熱點及母嬰趨勢展開分析讨論,為實作母嬰健康發展之路,尋求有價值的、變中求新的養育理念。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徐凱文,作為本次盛典活動的重磅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家長快樂,孩子健康——雙減時代如何為孩子減壓”的主題演講。

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家長快樂,孩子健康——雙減時代如何為孩子減壓

以下為現場實錄:

我是徐凱文,我是一個臨床心理學博士,也是一個神經科大夫。在原來神經科算是很偏的科,24年前我做精神科醫生的時候,精神病院門口羅雀,現在的精神病院非常火爆。我覺得自己都稍微有點抑郁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疫情對整個人類的影響沖擊太大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完結。心理健康會成為這個世界的顯學,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一些問題的影響,但是這些問題受到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孩子,原因很簡單,成年人的壓力和焦慮會轉移到孩子身上。在很大程度上,現在孩子出現很多問題是跟家長、成年人包括我們作為職業人的很多焦慮和壓力傳遞到孩子身上有關。

是以我這個題目叫做“家長快樂,孩子健康”。實際上我想說的意思是,為什麼我們孩子心理不健康了?是因為我們家長太不快樂了,家長太焦慮了,家長太看不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

首先我第一個想談的是房間裡的大象,日益凸現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我為什麼講這一點呢?是因為在這之前12年,我從09年到去年,我在北大心理咨詢中心工作,我在北大工作主要是心理咨詢和危機幹預。我發現我越來越被需要,成為學校越來越注重的人物,因為各個院系都要找我,因為我們的大學生,頂尖大學的大學生們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危機。幾乎隔三茬五,甚至每天都在處理。

我們看到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叫做帶病入學。學生還沒有進大學之前,心理健康狀況就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情況,我們不斷的把我們的幹預提前,提前到軍訓營,甚至要提前到錄取的時候,是因為他們帶着很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到了學校。到了學校即便是最優秀的孩子,就是即便是在清北最優秀的,學業成績最好的,最有天賦的這些孩子依然極其的焦慮,自我否定,自我貶低,甚至于自我傷害。

而這個孩子在大學前發生的情況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些基本的資料,這都是最新的2021年的資料,剛剛完成的全國性的調查都是權威資料。國民心理健康調查每年都做,現在兒童青少年的抑郁症是24.6%,四分之一的孩子有抑郁症狀,不是抑郁症,是抑郁症狀,什麼時候到了抑郁症的程度呢?到了患精神疾病的程度呢?需要去北大六院,去宛平南路600号去看病的程度呢?那就是17.5%的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礙,在我剛做精神科醫生的時候,1997年的時候,中國人精神障礙患病是多少呢?1%。現在是多少?是17.5%,增加了近18倍。而這個是我們中國曆史上經濟發展最好的時期,國泰民安,人民富裕,但是實際上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物質豐富的同時,内心可能是荒蕪的。

我們孩子現在什麼都怕,非常脆弱,但居然不怕死,不怕傷。你知道嗎?南京腦科醫院做的全國性的調查,全球兒童青少年非自傷性自殺的發生率為19.5%,中國比全球水準要高得多,是27.4%。我們精神科門診當中,自殺、自傷,就是非自殺性自傷,不是以自殺為目的的自我傷害行為的比例是多少?15.9%,而且是青少年。

我是70後,我女兒剛上二年級,然後在她的好朋友當中就有自我傷害行為,每個班級都有,而且不僅是北上廣深,這是我們最近做的研究。我們取樣非常廣泛,有國際學校,有公立學校,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所有這些城市當中明确表示有自殺傾向的比例最低的是22.9%,最高的高達37.1%。當然我有自殺的傾向和想法并不意味着我會做,做了有多少呢?大概每年近10萬人,這是自殺緻死的人。疫情之後,這樣的狀況是往年的兩三倍,我現在接觸各地的教育局的上司告訴我說,這個數字不敢說,因為比原來要嚴重得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我接下來要跟大家讨論的主要的問題,我覺得今天我們是在講育兒,育兒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怎麼了解我們的青少年。剛剛盧老師提到我們需要一把鑰匙打開這個心結,有的時候我們就是打不開,硬捶也要把這個心捶開,最後捶到親子關系破裂,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親子沖突的問題,孩子們為什麼這麼抑郁、不快樂,我們什麼都有了,物質那麼豐富了,反而我們精神上心理上不快樂不幸福了,這是荒謬的。

我覺得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層面的問題,我重點今天談第二個和第三個。第一個學業壓力,疫情之後出現這麼多問題不是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學家在渲染這個情況多麼嚴重,全國人民都知道,我知道去年兩會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成為一個熱點問題,我還參加了國家衛健委的讨論會,這個讨論會當中,我們一開始讨論很多方式應該用什麼藥,應該怎麼樣做宣傳,最後我提到一點說學業壓力減不下來,不要指望,我們的孩子連睡覺都不能早睡,不要指望心理健康。這個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共識,大家知道後面有雙減政策,雙減政策壓力減了嗎?客觀上減了很多,但是我要說的是家長的心态如果不改變,家長依然那麼焦慮,家長依然還是在把自己很多的内心的沖突和焦慮給到孩子,或者不能了解孩子,大機率問題是不會解決。

我現在從北大離職了以後,我創辦了一個心理咨詢中心,我的大部分的來訪者都是青少年,我會發現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今年的咨詢量是往年的兩到三倍,很快過了4000人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來訪者,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青少年問題是怎麼産生的?我想談這麼幾點。

第一點,我要說的是代際差異,經常說代溝,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現在代溝比原來嚴重多了。我跟我父母也有代溝,我們差20、30年,肯定是有代溝的,但是現在代溝不是三年有一個代溝,可能同一個年齡的孩子,他們能接受不同的文化,他們都會有代溝,而我們和自己的孩子經曆的恰恰是我們這個國家曆史上發展最迅速的時期,這就意味着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體制都有非常巨大的改變,再加上網際網路的助推作用,這個網際網路改變了整個世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代際差異變得越來越大。

我想說一句話,這句話就是我覺得我們的家長很單純,我們一直在做刻舟求劍的事情,這是什麼意思呢?我來舉幾個例子,有一天我有一個北大的同僚,他也是一個教授博導,他跟我聯系,他說他的孩子拒絕上學,拒絕上學的孩子多了去了,我順便說一句,關于拒學和厭學這件事情,我也問過我女兒,我說你們班裡大概有多少人,你覺得可能是厭學,當然我們不是很嚴謹的研究。她說現在誰不厭學呢?她說我們班都厭學,我知道她厭學,因為我每天接送她的時候,她每天早上起來說的第一句話都是我不想上學,當然她還是會去。那為什麼會厭學呢?我說那麼高的比例嗎?我跟她說學習沒有意思嗎?她說學習挺有意思,學曆史,學地理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學的時候,我腦子裡跑出來這是考點,這是要考的東西,一旦它變成了考點以後,學習就沒意思了,因為你記不住就要考試失敗,考試失敗以後,你就會經曆一系列的挫敗和否定。

回過頭來看我的這個同僚,他跟我說孩子初三拒絕上學怎麼辦?他說我沒法兒了解現在的孩子,我說怎麼回事?他說初三的孩子說我太單純,他說我和我先生很單純,頭腦簡單,我們怎麼頭腦簡單,我好歹也是一個博導對吧?好歹還是大教授,我怎麼簡單了?但是我跟他說,我接觸那麼多的青少年,我覺得我們真簡單,我們現在當父母真簡單。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的價值觀特别單一,五講、四美、三熱愛,學習雷鋒好榜樣。是以我們沒有價值觀沖突,我們很堅定自己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是我們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網際網路的世界,他們在國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海德格爾,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他們比我們更早熟,但是他們的價值觀也更混亂,沒有很好的引導和教育,學校教育本來就不足,再加上所有的學校教育當中隻有智育,沒有德育,沒有德智體美勞,其他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孩子又沒有引導,就特别容易陷入價值觀的沖突,他們頭腦很複雜。一個國小生他跟我談海德格爾,談哲學已經頭頭是道了。

第二層面,我們特别容易刻舟求劍,這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是吧?劍在江中掉下來了,我們在江邊的時候再去找它,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經常用我們年輕的時候、青春期的時候、我們兒童時期的經曆和經驗去衡量現在的孩子。我舉個例子,我曾經咨詢過一個高中生,兩次到了學校樓頂,兩次被救下來,非常危險,她不是鬧着玩的,她不是威脅,差一點點就出事了,她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家人非常着急找我做咨詢,他們坐下來之後,一家三口就開始吵架,你知道吵什麼問題嗎?就是什麼叫幸福?

三個人先跟我讨論什麼叫幸福?結果一讨論這個問題就又吵開了,他父母說什麼是幸福呢?他父母是60後,從北方農村一道題一道題做到了博士畢業,然後現在是北京高校的老師,然後他的父母親的回答是什麼是幸福?吃得飽穿得暖就是幸福。吃得飽穿得暖,人生很幸福。孩子一聽這個他就着急了,他說怪不得你們一天到晚說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吃飽穿暖就叫幸福,我從來沒有感受到吃不飽穿不暖的不幸福過,是以你們老是指責我。

然後我說那你來說說看,對于你來說什麼是幸福?我要說的是這個問題在我接觸的00後、05後基本上答案是一樣的,我不知道在座的父母知道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如果我能夠被我父母平等尊重的對話、對待,這才是幸福。這個孩子一說這個話,他60後的父母急了,急什麼呢?他說我們怎麼不平等不尊重了?我們夠民主了,什麼都讓你做決定,然後這個孩子的反駁是對的,你們什麼都會聽我的意見,讓我做決定,最後你們一定會證明我的決定是錯的,我還得聽你們的。

你知道嗎?我曾經幹預過一個北大的孩子,自殺未遂,救回來了,救回來發現她沒有任何的自殺的理由,家庭幸福,父母婚姻關系也不錯,她學業也不錯,為什麼要死?她自己都不知道。我跟她深入的長期的咨詢以後,我們探索到了,當然這個不見得是所有的原因,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什麼?“是父母進我房門從來不敲門,他們不尊重我,他們可以随意決定我的一切。”由此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就跟他父母一起讨論這個問題,他父母的反應是為什麼我進自己家的房門要敲門呢?這是我自己家,我進自己女兒房間需要敲門嗎?

我小時候,從來不需要敲門,我父母随便進來,我一點都不生氣的。但是我們的孩子經過其他文化的影響,我們的個人獨立意識更強烈,可能就會把這件事情變成我是否有存在價值的意義的标志。是以你知道我們很多孩子會這樣說,說這麼多年來,我從來沒有活過,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是以對于他們來說,好像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因為這本來就不是我的。

再加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給予他們極高的期待,拔苗助長。我再說一件事情,我自己印象很深刻,就是去年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年初三,我住在北大的教師小區裡面,然後我有一個同僚,其實我們未曾謀面,但他知道我,我在北大裡還挺有名的,因為很多人找我。然後他給我打電話,非常着急地說,你能不能到我們家裡危機幹預,我們住同一個小區。我說出什麼事了,他說孩子要出事了,出什麼事了?說跟父親嚴重的沖突,沖突到要離家出走,不讓他離家出走,他就威脅自殺的程度。很多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是威脅,你要知道孩子現在是威脅,你如果你讓他挫敗的話,他真幹,他真的會做,我知道這也很着急,确實很危險。

我就問他怎麼回事。媽媽跟我說的時候,爸爸一下子把電話搶了過來,他說徐老師,我來跟你說怎麼回事,他爸爸也是我們學校的一個教授,他說你們一定認為我對孩子要求太高了,希望他上名校,我對他沒要求,他考什麼大學,我都認,我已經躺平了,我是一個躺平的父親。我說那你還生什麼氣呢?他說做人是要有底線的,我兒子做人沒有底線,我在想他兒子幹什麼事情是沒底線的事兒了?是吸毒了還是嫖娼了?都沒有。他說我是成年人,我成年人的底線是什麼?我得上班對不對?我也不喜歡上班,但是不上班,誰來養家糊口,是以這是我做人的底線。那作為一個學生,做人的底線是不是要做作業啊?然後我發現我查了一下,他上個學期,我一個學期沒管他,一個學期看下來以後,他有120次作業沒交,他一下子擊破了這個當爸爸的底線了。

是以他爸爸就很着急,就跟他兒子吵了起來,我說他這樣說的時候,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情況,是以我就去找我女兒,我去找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顧問,她比我知道青少年的情況,是以我就問我女兒,我女兒跟他兒子是同學,我說你們交作業嗎?我問這個問題,她一定會告訴我真實的情況,因為我幫我女兒做作業,我從來不逼我女兒做作業,因為我太心疼了,11、12點鐘,作業還沒有做完,是以我幫她做作業。但是我不知道,因為我孩子比較大了,剛剛談的孩子比較小,你們知道現在孩子的作業有多難嗎?

北大、清華的教授理科作業都是做不了的,我們現在勉強可以做一點文科的作業,做一點曆史,做一點國文,做一點英語,但是曆史都很難,因為曆史的題都是《二十四史》當中直接摘出來的,古文看不懂,你連這個題意都搞不清楚。然後國中升高中的詞彙量就已經3000多,我後來核實過真的是這樣的,3600,四級才3000,是以真的挺難。她的英語題很不容易做,我跟她說作業多嗎?他說是這樣的,在他們班裡,女生基本上作業都能完成,哭着把作業寫完,因為11、12點還沒做完,太累了,但是一定要把作業寫完,一邊哭一邊把作業寫完。男孩子呢?男生一半是不交作業,他們已經放棄躺平,他們也比較敢于反抗,是以看起來不做作業,它并不像我們30年前真的是放棄自己學業的孩子才會出現的情況,而是一個普遍的情況,普遍的原因不是孩子太脆弱,而是作業負擔太重太重了。

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們老說自己的孩子脆弱?我覺得确實事實如此,我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尤其在學校裡工作,我看到的孩子越來越脆弱,軍訓營的時候,第一天走正步就崩潰了,就是踢正步就崩潰的這種情況都有。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覺得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我們評價孩子的标準太單一了,我們隻有用學習成績作為評價他們唯一的标準,是以其他的都隻要學習成績好。剛剛有很多家庭舉了這個例子,什麼都不要做,你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你連孝順父母,給父母端一杯水都會被孩子的父母排斥,是以在這樣一個極其單一的價值評價體系下面,我的學習成績就成為我唯一的自我評價的标準。你知道這後面的後果是什麼嗎?我來說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極端的例子是我曾經認識一個高中生,她父母都是銀行家,然後在南方的一個城市,家裡非常富裕,但是我會發現她的學習非常努力刻苦,是一個女孩。她非常努力刻苦的學習,後來我會發現她從國中開始到高中,她學習時間越來越長,從11點鐘到12點鐘,到1點鐘,到她高二下學期的時候已經到快三四點鐘了,然後她已經出現了自殘行為,已經出現了嘗試想要自殺的念頭,那個時候我趕緊警告她的父母親要趕緊把她送到醫院去,她得治療了,先得保住命才行。然後她住了兩天醫院以後,她很快就出院了。我問她為什麼要出院,她說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考第一名是她的人設,她是她的私立的國際學校的第一名,她必須要保住這個人設,否則她什麼都不是了,是以她每次努力刻苦學習就是為了保住第一名的人設。然後她就出院了,出院以後,我也告訴她父母一定要看護她,她現在可能是有危險的。精神科大夫也是這樣判斷的。

然後過了兩個禮拜,她媽給我打電話說,這個孩子用她學的化學知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真實的案例。是以我要說的是,好像我們瘋狂的追求物質,物質滿足了,對于我們這一代人,70後,我們當時還是比較貧困,好像滿足物質就會成為我們生活的動力,但是現在的孩子們,物質已經滿足了,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因為時間關系,我不跟大家講了,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的孩子物質上已經滿足了,如果不給他們更加美好和高尚的目标,他們會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的結果,然後我們所有人的社會壓力都存到這些孩子的身上。

是以我也想說,我們做父母的,我們希望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他隻要成績好,其他什麼都不行就可以嗎?比如說親子關系很惡劣,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是聯考狀元,著名的某省的聯考狀元,但是他跟他母親半年都不說話,親子沖突嚴重,在我這兒看到的親子沖突嚴重到割裂的這種程度多了去了。然後這個孩子一天到晚焦慮不幸福,包括最高學府的孩子這種問題發生率非常非常之高,但是我們還是要一個可能并不是學習成績那麼突出,但是親子關系好,自己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人生,我們希望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把他推向一條我們自己的成功道路,讓他重複我們的人生,取得某種學業上或者是事業上的成功,賺很多錢,然後拿到一些房子就是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了,但是現在孩子不要這個。國中生、高中生就告訴我說,為什麼不上學,我為什麼要上學?我吃那麼多苦上學無非就是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好的大學,然後呢?無非就是找到好的工作,什麼是好的工作呢?好的工作也是單一,就是掙錢多。掙錢多又怎麼樣呢?掙錢多了以後,我無非是到一個大廠去做社畜,996的工作,還是疲憊不堪,這樣的人生我要嗎?我非但我自己不想要,我也不想要孩子了,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重複這種糟糕的人設。這個是一個客觀現實,我覺得孩子們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們的價值觀極其的扭曲,我們迷失在物質當中,是以才會産生這麼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是以接下來因為時間有限,我們非常簡單的說一下空心病的現象,差不多在十年前,我發現我們的學生當中出現這種情況,我原來以為隻有名校的孩子才會這樣,我後來做了,應該全國現在有近100所大學的學生,還有大概有8000多的中學生做過這樣的測評,我發明了測評的方法,是評估這樣的現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是普遍現象,跟是否名牌大學沒關系,是不是大學生沒關系,普遍存在,我不知道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的現象。

這是導緻他們抑郁甚至于自我傷害行為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重要的原因,在精神科醫生那兒可能被認為是難治性的抑郁,為什麼呢?用藥物治療無效,電擊無效,住院也無效,因為我不知道我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什麼地方。他的行為表現是抑郁,是以他會被診斷為抑郁症,但是吃藥沒用,然後他會極其的孤獨,孤獨到跟這個世界沒有聯系,我跟這個世界沒關系,是以我可以随時離開,因為我沒有意義感。然後自我缺失,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以我剛剛說的那個人設,第一名就是我的人設,我有來訪者是最高學府的學生,在最高學府他能夠考前三名,但是他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我不允許别人比我強,是以我所有的學習動力就是要比别人強,然後拼命的學習,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最後終于他耗竭了,休學了,甚至要退學。

是以我們這麼聰明的人被一些無意義的目标支撐着自己的人生,這個人生哪來的意義感,是以我不知道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缺乏高尚的引領,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的時候,我需要别人告訴我,我是什麼樣的人,别人怎麼告訴我呢?我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家長的肯定,老師的肯定,我隻有用所謂的最好的成績去滿足他們,如果我滿足不了他們的話,我就躺平,我就放棄,我就退學、休學、拒學。

是以他們所謂成功的适應了這樣一個環境的孩子也活得極其的累,因為他需要取悅和讨好所有人。然後在這種情況下,我一開始覺得非常驚訝,明明那麼金光閃閃的學生,你有那麼多明顯的優點,那麼聰明,那麼有才華,那麼有思想,但是你極其的自我否定,這個否定沒道理。我覺得人生是自戀的,我們都喜歡自己這是最基本的,我都不喜歡我自己,别人怎麼喜歡我。但是他真的不喜歡自己,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我在做一些我認為沒價值和沒意義的功利的事情,我在為學習成績而學習,而不是學習本身有價值而學習。

我為了發文章為了畢業做研究,而不是為了探索科學的奧秘,是以當我被極其的功利的目标驅使做那些我自己都覺得不堪的事情的時候,我不得不去做的時候,我越來越厭惡自己。因為這和人的本性相違背,是以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自殺的傾向,因為人生無價值無意義然後又很累,又沒有任何有愉快的事情,展望将來自己就是一個社畜,就是為了掙錢。然後我們家裡已經有三四套房了,我父母已經積累了财富,那我還有什麼人生目标可言。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越來越多這樣層面的問題。這樣層面的問題,我覺得根本上還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其實類似的情況,西方早就出現了,基本的情況就是個人主義、虛無主義、極端的消費社會,什麼東西都可以買賣,資本和物質将人異化和異構。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西方為什麼有那麼多吸毒,為什麼有那麼多所謂的性解放,不是說性壓抑是對的,但是過度的性解放、濫交顯然也是問題。還有為什麼那麼多的重金屬、搖滾樂都是西方青年在尋找自己内心歸宿的這樣的一個曆程。包括因為找不到答案是以陷入虛無主義。

這樣一些情況,這樣一些西方的文化對我們青少年的侵蝕也越來越多。大家知道喪文化嗎?我們現在孩子們都很喪,甚至以自殺作為一個遊戲的這種極端情況也比比皆是。這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層面,從我們教育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開始了,總體來說,我非常支援教育改革,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把教育變成了商品,我去年這個時候,我在電梯廣告當中看到的就是“您來,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培養您的孩子的競争對手”,赤裸裸的激發家長的焦慮。用我們愛孩子的心讓我們焦慮到逼孩子學習,把孩子逼出問題來,是以雙減已經在初步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根本的東西并不隻是有這樣的産業,而是後面的功利心,功利主義的價值觀。

是以我們在教師當中傳遞這樣的價值觀當然會出現問題,當然會隻要把孩子逼進所謂的名牌大學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接下來就是進了名牌大學,怎麼辦?進了大廠怎麼辦,我年收入已經二三十萬了,然後怎麼辦?還有什麼,我追求什麼呢?

最後我想談一點點療愈。首先我們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非常大的不同是什麼?西方文化認為人生而惡,我們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在分析人性之惡,人性的病态,但是中國文化一直是相信認為,這是我們文化最根本的東西,傳承。人是有道心的,有明德的,孟子說的人,人是什麼?人是側隐之心,什麼是恻隐之心?

我們這邊有産科醫生,産房裡面一個小嬰兒哭了,他一哭,别的小孩也都哭,這就是最早的共情。我們能夠了解别人的痛苦,想去幫他解決。包括包括佛教也有人的自信,簡單歸納一句,王陽明是儒士道的集大成者,心學當中提到一個對人性的基本洞察,我是非常贊成的。就是“夫人者,天地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人生而有良知,我做賊就心虛,我做了對他人、對社會、對家庭、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的事情,我就自我肯定。如果我一天到晚在做無聊的無意義的事情,我當然會自我否定、會抑郁。

我博士論文是在監獄裡做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研究,監獄裡的最惡劣的犯人、殺人狂他都有良知,經過我們的心理治療,都會喚醒他的共情能力,喚醒他内心當中的人,他都會想立地成佛,這個不是宗教故事,這是客觀現實。然後我我和湖南師範大學的殷教授,我做空心的研究,他做什麼?他做青少年良心的研究,我的觀念是空心是缺了良心的緣故,不是說我們孩子缺良心,是我們沒有受到這樣的教育和引導,是以缺乏這個良知。殷教授的研究是什麼呢?是感恩心、孝敬心、責任心、是非心、恻隐心、羞恥心、寬恕心、誠信心,其實這個也不完全是研究結果,仁義禮智信無非就是講這些,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

我們會發現越是空心的孩子,這些感恩心、孝敬心、責任心,他就越缺乏。倒過來講,正因為我們這樣的教育的缺失,我們隻要他好的成績,感恩不感恩不重要,有沒有孝敬父母不重要,有沒有對社會有責任不重要,是不是明辨是非也不重要,隻要你成績好,你犯法都行。然後也沒有恻隐心、同情心,幫助别人的心,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空了,空了以後就自我否定,因為這和我們的本性相違背,最後我們連自己都不喜歡,甚至于想放棄自己的生命。

是以我會覺得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為什麼出現一些明星,明星有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我們全國人民都反對他,是因為我們内心當中都希望我們的明星,我們的各種各樣的人物是在人品上也值得我們敬仰的人,現在是一個需要價值觀回歸的時代,需要立德樹人的時代。當我們的教育回到立德樹人,可能沒有培養出來一個最高學府的學生,但是他是一個人品好的,幸福快樂的孩子,是跟我們一起共度美好一生的孩子。而不是劍拔弩張,天天打架甚至不說話的這樣的一個孩子,這個才是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真正的意義所在。

是以關鍵的一點是家長調整自己的心态和價值觀,經常有人問我說,你怎麼治療孩子的空心病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先治好自己的空心病的問題,如果我們做德育,自己都知行不一,不能夠立德樹人,有美好品德的話,我們教給孩子是僞君子,孩子會更讨厭我們,更看不起我們,是以我們先把自己的空心治好,再來治好孩子的空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