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現在的打仗我們都知道,說白了拼的大多都是軍火,拼的是科技、經濟,但是在古代的話,打仗拼的那不僅僅是武器,計謀、戰術,還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拼人了。

比如士兵打仗的兇猛程度,是否是熱血高漲鬥志昂揚,是否是人數碾壓等等等等,而且那麼多士兵去了别的國家打仗,水土不服是常有的事,要克服這些困難都是不簡單的問題。

就比如,看看戰國時期那會兒,科技和生産力都不咋樣,再加上連年的戰争,不僅大量消耗人力,物力的消耗更為驚人,幾十萬大軍天天都要吃飯,光是糧食的用量,每天也是很吓人的了。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秦軍去攻打楚國的時候,帶了六十萬大軍就去了,光路上就走了一千多公裡的路,辛辛苦苦的到了楚國,楚國那邊還有五十萬大軍嚴陣以待,想想都覺得辛苦,而且我覺得,别看秦國這六十萬大軍看起來比楚國五十萬多了不少,但是裡面有不少人并不是能打仗的士兵,因為就像是現在的軍隊都是有後勤部炊事班的一樣,那會兒的大軍裡面也是有很多後勤人員的,負責照顧士兵們的口糧生活之類的事情。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然而在古代的話,糧食的運輸更加的麻煩費時費力,是以需要的後勤人員就會更多,一次性運輸太多的糧食顯然是不行的。

如果用耕牛來軍隊運糧的話,雖然糧食能運不少,但是顯然還要每天按時找地方放牧,如果沒找到合适的草料的話,耕牛就會被餓死了,耕牛餓死了的話,食物太多帶不上就隻能扔掉了。

而且在當時耕牛的數量并不多,還屬于都是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秦國為了征戰天下,需要大量的耕牛來耕地,是以耕牛是不能随便用的,更别提還大量讓它們跟車出去送糧了,是以隻能靠人力來背。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據記載來看,一個後勤人員背6鬥米,六十萬大軍的口糧全指着人力的話,那麼裡面估計也就十萬左右真正的士兵,剩下的估計都是後勤人員了,差不多要四五個後勤人員養一個士兵,如果路上的米都吃完了的話,還得後勤人員再回去背,十分的辛苦,是以也是以打仗的補給線就會拉的非常長了。

很多古代的将領為了能迅速又省力的補給糧草,都會選擇就近征糧征兵的方式來進行糧食補給士兵補給,但是很顯然秦國就不能使用這種方式了,秦國王翦帶着士兵們都打到楚國了,附近征糧的話,楚國人民肯定不會把糧食供給秦國,讓他們反過來再攻打自己的國家。

就近征糧這條路是行不通了,是以秦國隻能不停地從自己國家運糧,從自己國家繼續出人,是以為了能夠盡量的節省,秦國不僅在國内大量的修建糧倉,就連出去攻打下來的城池,都會修建起一座座的糧倉,再把監獄裡那些犯了事兒的囚犯都運過來讓他們種地産糧,以供士兵們繼續向下一座城市攻打。

中國最強帝國是誰?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活活把鄰國耗死

為了能夠好好地打仗,讓前線的将士們沒有糧草的後顧之憂,秦國還修建了許許多多的運輸道路,不僅僅是陸地上的,還有許多水路,就是為了怕戰争一旦打起來陸地上不好走。

秦國為了打仗還建造了許許多多的車,四個輪的好運輸,品質都是杠杠的。

秦國能征戰天下最後統一六國,真的是實力非常的強大了,但看這些後勤的補給,就已經讓人驚歎于巨大的工程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