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在CES 2022上,索尼公開了其第二款概念車Vision-S 02 SUV,同時索尼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田健一郎宣布索尼集團将成立新的部門——索尼移動公司(Sony Mobility Inc),預計在今年春季正式成立,主要專注于電動汽車商業化。Vision-S 02由索尼人工智能團隊和機器人團隊打造……索尼的操作,可能開創一條新型電動汽車公司的方向麼?

備注:造車這個事情,戴森走了一輪沒走下去。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1 Sony的兩款Vision S概念車

Part 1:Vision S系列的重點

索尼Vision-S這個系列概念車是由索尼人工智能團隊和機器人團隊來牽頭(機器狗産品Aibo),并且是拉着一堆其他公司來做的,包括NVIDIA、高通、采埃孚、博世(很多部件)、黑莓、QNX、Conti(大量的開發ECU)、本特勒(底盤和電池)、麥格納(整個EE設計)等等。這個系列最大的特色,還是Vision-S車身内外部署了一套完整的面向高階自動駕駛的傳感器套件,目的是提供全景影像、360音效、全時連接配接等特性。

Sony Vision上的40個傳感器包括——

16個Camera——外部8個,分别是環視 4個(IMX390)、側後攝像頭2個(IMX390*2)+、側視2個(IMX490*2);内部8個,分别為兩個前視立體相機(IMX490*2)、兩個ToF 相機(IMX456*2)、駕駛員監控*1、行車記錄*1、後攝像頭和内部電子1個;

以及18個超音波/雷達傳感器和4 個LiDAR 傳感器。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2 Sony Vision-S的傳感器分布

目前這台索尼Vision-S的原型車,已經在奧地利進行了公開的路面測試。從邏輯上,這是所有參與整個系統建構的一次技術示範,圍繞5G技術,可以把諸多感覺的電子技術,通過車載系統和雲端之間實作高速、高容量和低延遲的連接配接。也就是通過索尼,合作的小夥伴們還将VIsion-S在移動性基礎上發展為一種娛樂空間,對于Sony來說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展示的管道,把Sony在内容、遊戲體驗和音頻上的優勢項展現出來。通過對VIsion-S的探索,以及通過支援這些行動的合作夥伴,對這個方向有了更多的了解。

仔細研究Sony的業務構成,我們發現索尼已經變成一個圍繞遊戲機、内容(音樂+電影)的公司,而我們傳統認知中Sony主營的電子産品現在隻占了1/4不到的業務,而圖像傳感器CIS成了很重要要的一塊業務。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3 Sony FY21 Q2的業務構成

也就是說,隸屬于Electronics Products & Solutions 部門的VIsion-S概念車項目,現在成了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從這個意義上來看,Sony和現在的蘋果不一樣——蘋果可以圍繞Apple Car(據說最近蘋果抽調了很多資源去做AR和元宇宙了)不停撒錢。Sony肯定和戴森一樣燒錢,成立這個業務部門做什麼呢?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4 索尼的概念車隸屬于一個小部門

Part 2:Sony的CIS和雷射雷達

在Sony的科技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雷射雷達: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5 索尼的雷射雷達視訊

而最重要的還是,Sony現在的CIS業務中,在汽車裡面的占比很低。也就是說,索尼的圖像傳感器CIS部分,在新業務的開拓上,目前還局限在日本車企部分使用,索尼是想通過ADAS上的需求,能夠把自己在移動領域的優勢發揮出來。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6 後疫情時代索尼對于CIS的預測

在Vision S系列裡面,應用最多(最核心)的還是攝像頭,這些東西可以作為面向全球汽車企業的展示,以在這個細分市場對安森美進行超越。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7 Sony的優勢領域CIS目前在汽車裡面還沒做起來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8 Sony的圖像傳感器在汽車領域的應用

而且一旦有了這個平台,在各項業務和内容中,可以找到和合作夥伴,特别是Sony較少接觸的OEM的直接的需求,我個人判斷這才是重點——自己去做個汽車公司,真的完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索尼的“汽車大計”怎樣了?|朱校長專欄

圖9 汽車使用的圖像傳感器,Sony起步較晚

小結:

我個人判斷,除了中國和美國,歐洲和日本很難出現創業汽車公司,而這兩個地方也沒有所謂的軟體巨頭,戴森和Sony這樣做産品的公司進入汽車行業也很難赢。我想Sony下一步就ADAS攝像頭和汽車CIS這個市場進行打開分析,可能效果好一些。

圖|網絡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寫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國首個全部由博士組成的

汽車新出行深度研究組織

·

知乎私信 ID:魚非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