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紐約市地鐵站發生惡性事件:亞裔女子被推下軌道,遭碾壓當場死亡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據《紐約時報》消息,當地時間1月15日,美國紐約曼哈頓時代廣場地鐵站發生一起惡性事件。一名男子在列車進站時突然将一名候車的亞裔女子推下軌道,導緻她當場死亡。

紐約警方稱,兇手存在精神病史,可能是無家可歸者,沒有迹象表明被害人因種族而成為受襲目标。目前,紐約曼哈頓地區檢方正在準備對該男子提出指控。

自美國疫情爆發後,紐約市地鐵站湧入大量無家可歸者,其中包括不少精神病患者與瘾君子,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該事件也是紐約市地鐵站在今年伊始發生的第二起死亡案件。

新任紐約市長埃裡克·亞當斯表示,該事件中的“愚蠢的暴力行為”表明“地下心理健康危機”迫切需要解決。此前,亞當斯與紐約州長凱西·胡赫爾宣布計劃稱,要讓警察在地鐵中“無所不在”,并同時通過訓練有素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加強對無家可歸者的服務。

案發後,紐約市警方趕往曼哈頓時代廣場地鐵站 圖源:《紐約時報》

據《紐約時報》報道,1月15日上午9時30分左右,家住紐約曼哈頓上西區的40歲亞裔女子米歇爾·高正在時代廣場站候車。列車進站時,61歲男子西蒙·馬西爾突然将高女士推下軌道,導緻她因撞擊和碾壓當場死亡。

紐約警方稱,行兇後的馬西爾乘坐地鐵前往曼哈頓下城,并告訴運河街車站的警察,自己把一名女子推到了軌道上。

馬西爾此前至少有三次因精神問題同有關部門接觸,在高女士被推下去的幾分鐘前,他曾與另一名女性對峙,并以将對方推下軌道為威脅。

紐約警方和紐約州政府的記錄顯示,馬西爾此前也曾數次被捕,兩次被判入獄,其中一次是因搶劫未遂,他的假釋最近剛剛結束。

報道指出,被害人高女士的亞裔身份引發外界關于“針對紐約亞裔的仇恨犯罪”争議,但紐約警方表示,沒有迹象表明高女士因種族而成為受襲目标。

目前,紐約曼哈頓地區檢方正在準備對該男子提出指控。

報道稱,這起事件也是紐約市地鐵站在今年伊始的第二起死亡案件。

1月1日當天,一名男子跳下軌道去幫助一名被一群青少年襲擊後摔倒的男子,結果被火車撞擊死亡。事後,該事件中的兩名青少年被控謀殺。

《紐約時報》稱,自美國疫情爆發後,紐約市地鐵站湧入大量無家可歸者,其中包括不少精神病患者與瘾君子,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僅帶來“驚愕和恐懼”,還登上新聞頭條。

2020年4月,前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公開展示了《紐約每日新聞》的頭版畫面,上頭顯示無家可歸者們躺在空蕩蕩的列車座位上。科莫宣稱,這幅光景“令人作嘔”。

2021年2月,一名住在無家可歸者庇護所的男子在地鐵站内外刺傷了四名無家可歸者後,前紐約市長白思豪額外派遣了500名警察對地鐵系統進行巡邏。

2021年5月,另一場地鐵站襲擊事件發生後,白思豪又增派了250名警察,并表示這将使在地鐵系統巡邏的警察人數達到曆史最高水準。

報道稱,許多地鐵乘客抱怨,他們經常遇到精神錯亂、威脅他人的人,但地鐵站中的犯罪率是否增加還存在争議。

資料顯示,紐約市地鐵站在2019年的前11個月裡發生的重罪襲擊事件要比2021年全年多50起。

但是,由于該時期的地鐵客流量也大幅減少,甚至不足疫情爆發前的一半,是以每百萬乘客中發生搶劫案的比例翻了一倍多。

前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展示《紐約每日新聞》頭版畫面 圖源:《紐約每日新聞》

報道指出,這一系列現狀也表明,該市幫助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機制已經嚴重受損,而且資源不足。

一些為無家可歸者争取權益的人士聲稱,精神不穩定或有暴力行為的人經常被帶到醫院急診室,然後直接出院,因為沒有地方收留他們。

雖然2022年的這兩起死亡案件會引發在地鐵中部署更多警力的呼籲,但維權人士警告稱,不要以此為借口騷擾這座城市中的那些“最脆弱的人群”。

“這是一場可怕的悲劇,但這不應該成為加強警力的借口。”紐約市非營利性法律服務和倡導組織城市司法中心(Urban Justice Center)的社會監督工作者克雷格·休斯稱,“更多警察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安全,而對于許多無家可歸者來說,這意味着更少的安全。”

1月6日,新任紐約市長埃裡克·亞當斯與紐約州長凱西·胡赫爾共同宣布,為了讓紐約市的地鐵更加安全,将讓警察在地鐵中“無所不在”。

他們表示,2000多名警察将被派往地鐵系統進行巡邏,會更頻繁地對地鐵站台和列車進行“清掃”(sweep)。此外,紐約州還計劃發展由社會工作者和專業醫療人員組成小型團隊,為紐約街頭和地鐵站内成千上萬的無家可歸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15日的這起事件發生後,亞當斯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該事件中的“愚蠢的暴力行為”表明“地下心理健康危機”迫切需要解決。

新任紐約市長埃裡克·亞當斯 圖源:視覺中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