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第九兵團缺乏冬裝?

《長津湖》電影中,向我們展現了第九兵團在兵團司令宋将軍的指揮下,火急火燎地奔赴北韓作戰。衆所周知,當時第九兵團在南方,是粟司令準備攻台的主力部隊。第九兵團隸屬于第三野戰軍,戰士們大多數是南方人,他們缺少在寒冷氣候下的鍛煉,一般來講是很難一下子适應高原作戰的。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自抗美援朝戰争開始後,第九兵團就被編入預備隊,随時等候上級的指令入朝。兵團司令員宋将軍接到入朝的指令十分倉促,當時部隊在山東集結,後勤保障方面完全沒有準備好,僅僅三四天的時間,全軍在鐵路火車的運輸下,全員來到了東北,跨入了北韓的國門。

宋将軍是兵團司令員,對于後勤的重要性他不會不知道,九兵團接到指令後,将軍向上級反映了情況,請求東北軍區的相關同志們負責兵團的棉被等冬季物資。可當時物資比較匮乏,一下子拿不出十幾萬件冬裝。九兵團抵達東北沈陽後,負責後勤保障的賀晉年大吃一驚,将倉庫裡的冬裝全部調了出來,數量不多,一共就幾萬套。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賀晉年知道北韓天氣寒冷,看到第九兵團沒有準備冬裝,他提議部隊在東北暫作休整,當即表示:“這怎麼行?這樣上戰場是會被凍死的啊!”九兵團司令宋将軍想了一下後還是決定執行上級指令,沒有在東北停留休整,直接奔赴北韓作戰了。

九兵團戰士離開東北前往北韓那天,車站上的士兵看到九兵團身上沒什麼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盡管如此,九兵團人數高達15餘萬人(超編滿員),幾千件棉衣還是遠遠不夠的,奔赴北韓前,應該有超過一半士兵是沒有足夠的禦寒冬裝的。

叛徒告密,九兵團提前入朝作戰?

講到這裡,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九兵團在如此缺乏補給的情況下,上級還是指令宋将軍将兵團開赴北韓戰場?整個行動明顯過于倉促了,如果該兵團在東北停留幾天,湊夠了必備的補給品,恐怕後來的長津湖戰役中也不會有四萬餘人的非戰鬥減員了。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可當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九兵團之是以如此倉促赴朝作戰,除了前線吃緊,需要增援外,與國内的一個“叛徒”關系也很大,這個“叛徒”叫張東荪,“叛徒”二字為什麼要加個引号,主要原因是張東荪身份特殊,時任中央政府委員,在國内的威望很高,民盟人士的重要一員。

新中國成立前,張東荪為全國的解放還是做了許多貢獻的,解放戰争期間,他反對老蔣獨裁,擁護共産黨,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會議。新中國成立後,張東荪是民盟代表的重要一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

從實際情況來看,張東荪是飽讀詩書的書生,身上有一股“迂腐”的氣息。新中國成立後,迫于時局,中國選擇了親蘇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在當時是非常正确的,能夠保障蘇聯對于我們的援助和重建。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作為民盟代表的一員,張東荪與許多人不了解我黨的“一邊倒”政策,他認為美國更強大,中國得罪不起。在政治鬥争中,幼稚的張東荪冒險向美國喊話:中國無意與美國為敵,美國千萬不能把戰火燒到中國。可現實打了張東荪的臉,美軍的飛機将炸彈丢到了東北的丹東地區,炸死炸傷了我國不少百姓。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志願軍打勝後,張東荪還是不消停,二次戰役打響前,他與特務王志奇接觸,将志願軍第九兵團即将入朝作戰的消息傳遞給了美軍,這個消息很嚴重,因為部隊的調動向來是軍中的絕對機密,除了少數高層外,其餘下級軍官和士兵是不可能提前知道部隊在什麼時候入朝作戰的。

主席寬宏大量,為張東荪說情?

張東荪是如何知道志願軍第九兵團入朝作戰的計劃呢?當時他在中央擔任要職,利用職務之便自然會知道一些相關計劃,這也是我方保密工作的一些失誤。可事先誰都沒有想到,張東荪是黨的進階幹部,他為新中國的解放也做了很大的貢獻,事先不會有人懷疑他會叛變。

張東荪将機密洩露給特務王志奇後,王志奇再将資訊傳給了在香港的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是美國人,他能很快将這個情報傳給美國軍方。很快,我國相關部門查到了張東荪“叛國”的行為,将這一情況報告給了中央軍委等部門。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為了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九兵團入朝的時間不得不提前,這樣一來時間就很緊張了,志願軍戰士在沒有準備冬裝的情況下奔赴戰場,冒着嚴寒的天氣行軍,在長津湖附近埋伏,凍死凍傷了幾萬人,張東荪是有一定的責任的。

從行為來看,張東荪這種行為是賣國,按理來說槍斃都不為過。事後,考慮到張東荪對美帝的“無知”和他特殊的身份以及為全國解放作出的貢獻,原本已經被民盟内部人士踢出局的張東荪得到了主席的“庇護”。

長津湖戰役前,第九兵團為何火急火燎入朝,與國内此人洩密有關

起初有人提議将張東荪法辦,按照“叛國罪”論處,主席了解張東荪此舉也是向美國示好,擔心志願軍打不過強大的美軍,在張東荪即将大難臨頭的時候,為他說了請:按照人民内部沖突處理,養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