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近日,上海文化出版社·果麥文化出版了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赓哲新作《唐朝人的日常生活》,給讀者提供了隋唐人日常生活的全景畫幅。

該書多方位記錄唐朝人的生活細節。通過對史料的抽絲剝繭的分析,還原唐代群眾的日常生活,包括大唐飲食、大唐語言、大唐文化、大唐家庭生活等等主題。書中詳細描繪了唐代從宮廷貴族到士農工商各階層的生活細節,是一本實用的“唐朝生活指南”。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本書是于赓哲繼《隋唐人的日常生活》之後第二本有關隋唐日常生活史的科普向讀物。他在序言中表示:“為什麼我們要關心這些瑣碎的日常?以往以二十四史為主幹的中國史學體系,無不以政治史以及制度史、經濟史等為正朔,這也是中國數千年來官本位思維模式的“另類展現”,官本位思維的擁趸與反對者都是在同一個架構内叙述曆史,即政治的曆史、英雄的曆史、帝王将相的曆史。我們不否認政治史的重要性,但是必須要看到為整個社會提供推力的是基層群眾,他們在史料中默默無聞,為他們發聲,是現代史學工作者的責任之一。他們的所思所想、風俗習慣、生産經營才是左右曆史發展的中長時段因素。“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政治史的那些風雲人物其實也無非是在順應、利用或者拂逆這種民意,而順應、利用或者拂逆,則決定着政治史的走向。群眾的欲望、訴求、行為,又有哪一樣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分離呢?”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而在我們熟悉的唐詩中,有很多關于酒的佳作,李白《少年行》中有“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也寫道:“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于赓哲在第四章“食在大唐”中,與讀者探讨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李白喝的是什麼酒?

并且于赓哲認為看待中國傳統技術發展史上的各種成就必須堅持“點、線、面結合”的原則,要明了傳統技術曾經達到過的高度(所謂各個“點”),又要顧及中國傳統技術“經驗科學”的特色以及私相傳授的傳承模式(所謂“線”),還要考慮這項技術是否得到發揚光大,并且轉化成公共技術,進而對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福祉産生重大影響(所謂“面”)。并非所有的技術成就都經曆過“點—線—面”的曆程,有時“點”永遠是“點”,并沒有對中國傳統技術發展和全社會産生深遠影響,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慨歎古人某項發明無比高妙,進而又慨歎為何沒有流傳至今的原因。蒸餾酒的問題也是這樣,否則不會有博學如李時珍者也認為白酒是外來物的。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甘肅榆林窟第3号窟西夏壁畫(1)

于赓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出版,帶你讀懂唐朝的衣食住行

甘肅榆林窟第3号窟西夏壁畫(2)

《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所要展現的,是無數散落的珍珠,它們串聯在一起,就能形成一條美麗的項鍊,折射出隋唐時代的風華。

南都記者朱蓉婷 實習生譚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