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私樁安裝困難、公共充電樁“淩晨四點起床搶”,“私樁共享”可行嗎?

近日,王女士對紅星資本局講述,她購買了一輛純電動汽車,廠家附贈家用充電樁,但由于小區物業以安全為由不許安裝,她隻能每周五下班後在附近的充電站充電。遇上用車高峰、冬季續航裡程縮水等時期,王女士需要排隊一小時。

王女士聯系了附近小區的李先生,希望共享他的充電樁,但由于外來車輛無法進入、車型不比對等問題最終作罷。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不少電動汽車車主都面臨與王女士一樣的困境。電動汽車充電原本應以私人充電樁為主,公共充電設施隻是臨時補電需求。但“私樁”安裝困難,有車企隻有一半的車主安裝,随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快速增長,更多充電需求湧向公共充電設施,形成“僧多粥少”局面。

近日,“電動車‘私樁共享’可行嗎”的話題引起網友熱議。業内人士指出,“私樁共享”是解決充電難問題的突破口之一,但面臨收費、車輛進入許可、安全責任、車樁比對等現實問題。物業是“私樁共享”的最大難題。相比“私樁共享”,公共電樁走進小區才是未來的主流。

私樁安裝困難、公共充電樁“淩晨四點起床搶”,“私樁共享”可行嗎?

充電設施“跟不上”

車主淩晨四點起床搶充電樁

2021年年末,各地氣溫降低,特别是在北方地區,續航裡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不敢開暖風,這些問題讓新能源車主的裡程焦慮再度出現,甚至有新能源車主淩晨四點起床搶充電樁,稱“冬天充電跟偷地雷一樣”。

充電基礎設施增速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增速,充電能力不比對,是充電難的主要原因。

據公安部資料,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84萬輛,同比增長59.2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640萬輛,同比增長151.61%。

而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日前釋出的2021年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作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底,成員機關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114.7萬台;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261.7萬台,同比增加70.1%。2021年充電總電量達111.5億kWh,同比增加58.0%。

以此計算,目前的新能源車樁比為3:1,即每3輛新能源汽車共用一個充電樁。而公共類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更是高達6.8:1。

此外,由于部分公用充電樁的選址、建場站的布局不合理,加上車樁的适配性等問題,公用充電樁的平均使用率不到10%。

有汽車業内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購買電動車要謹慎考慮,特别是北方的使用者,考慮到冬季續航縮水、電池充不滿等情況,最好能夠安裝家充樁。”

一半車主未安裝家充樁

物業不配合、安裝成本高

然而安裝家充樁并非易事。

充電聯盟資料顯示,家用充電樁配建率在60%-70%。特來電的員工告訴紅星資本局,一二線城市的私人充電樁的配建率隻有約50%。多家新能源車企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即便是免費贈送,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車主沒有安裝家充樁。

2021年12月,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在微網誌表示,“每次聽車主向我抱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心情都很沉重。”

來自廣州的威馬W6車主私信沈晖稱,提車近兩個月,自己的充電樁還是沒法在小區裝上。找了各方,但物業就是不批,以車位無法安裝和用電配額等理由,始終不肯蓋章。該車主直言,自己甚至有點後悔。

沈晖稱,2021年威馬傳遞了4萬多輛,但随車配送的充電樁,卻有近2萬根送不出去。“電容量、停車位、安全隐患,物業拒絕的理由太多了,使用者說被物業拿捏的死死的。”

某物業公司從業人員告訴紅星資本局,小區在修建時沒有将充電樁納入規劃,變壓器電容不夠,無法滿足太多人的充電樁安裝需求。“目前有20多名業主安裝了充電樁,已經達到電容上限了。”他透露,“去年多地發生了充電自燃事故,我們是地下停車場,對這個比較慎重。”

方女士向紅星資本局介紹了她為安裝家充樁向物業提供的材料:首先要送出安裝充電樁的書面申請,并提供房産證、車位産權證、車輛合格證與充電樁合格證(影印件,原件核對);之後要向物業書面申請安裝電表,并提供業主與主機廠、充電樁銷售商共同簽署的安全承諾書,充電樁安裝公司的營業執照、資質(影印件),安裝勞工的身份證、電工證(影印件并加蓋公章),充電樁公司的保險證明(影印件并加蓋公章);最後要送出安裝充電樁的線路走向圖。

方女士折騰了一個多月,找到物業公司總部才獲得準許。此後還因在公共區域施工,與物業和業主委員反複協調。

還有一些車主因高昂的安裝費用卻步。比如國産特斯拉Model 3充電樁的安裝費用為8000元,其中隻包含40米的電纜,超出部分每米收費70元,加上人工費用,大約要1-2萬元。蔚來汽車(NIO.US)20KW家充樁的安裝費用為1.68萬元(含充電樁與30米電纜)。

“私樁共享”可行嗎?

汽車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指出,理想的情況是“一車一樁”,但這并不現實,要考慮到小區電網的承受能力、變壓器擴容成本、消防安全等因素。解決充電難,要從不同場景入手,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充電場所,技術上推進高壓快充,統一接口提高車樁适配性。

“私樁共享”也是提高充電效率的探索,能讓有限的充電樁服務更多電動車。

沈晖指出,“私樁共享”的結果是多方共赢。他認為,盡管建立小區已能做到提前規劃充電樁布局,但老小區因為種種原因确實難以承載更多私樁。“私樁共享”後,既能減輕電網負載,降低物業壓力,又能讓政府騰出更多資源用于公樁建設。而伴随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增加,充電頻次降低,私樁的閑置率也會上升。“私樁共享”充分提高閑置充電樁的使用率,為有樁使用者提供收益,也為無樁使用者提供便利。

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釋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完善居住社群充電樁建設推進機制,并鼓勵“臨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雖然“電動車私樁共享”受到鼓勵,但是現實中面臨“私樁”所在小區不允許臨時車輛進入、私樁充電的定價與收費、車位占用、裝置損害和車輛故障自燃等問題。

《汽車電子設計》創始人朱玉龍指出,從目前APP營運的情況來看,共享私人充電樁大部分其實沒有用。對于樁主來說,自己優先是最重要的,實際能看到的交流樁基本都标注着“需預約”、“限制進入”、“當面交易”以及“線下充”等字樣。

紅星資本局搜尋蔚來APP,所在地附件的80多個充換電資源中,僅有4個是共享私樁,3家收費需與樁主協商,一家收費1元/度。

私樁安裝困難、公共充電樁“淩晨四點起床搶”,“私樁共享”可行嗎?

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21年僅有約6%左右的私樁參與共享。

此外,大部分品牌車型比對的私家樁都存在接口不相容的問題,即便接口相容,但車型電壓和功率不同,依然無法實作全面互充。

目前僅有少數企業布局了私樁共享業務,據中國充電聯盟釋出的資料,截至2021年8月底,聯盟内成員機關中僅有星星充電、特來電和雲快充三家樁企營運了共享私樁,共計6.78萬台,其中6.65萬台由星星充電營運。截至2021年9月,星星充電平台上共有自建充電裝置終端64萬餘個,日充電量超過800萬度;2020年6月的星星充電APP月活躍使用者達到37.9萬人。此外,部分車企也通過建立汽車品牌私樁共享平台,開啟了共享私樁建設布局。

劉昊向紅星資本局指出,私人樁主将電樁分享出去的前提是不會影響自己的充電和停車需求。大多數樁主在白天工作時間段将電樁共享出去,與充電需求方時間重疊,且私人電樁多為慢充樁,而外來車輛并不友善。他認為,相比“私樁共享”,公共電樁走進小區才是未來的主流。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楊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