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起學論語(十六)

一起學論語(十六)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zhuān yú),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xiá),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内。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冉有、子路為了季夫子要攻打颛臾的事情去見孔子,孔子一聽就不滿意了,虧你倆還是我的學生,為什麼不阻止這件事情?況且颛臾是自家的封地,不應該攻打。冉有說,老師,我也冤枉,該說的、該勸的都講了,上邊不聽啊!孔子一聽,還給老師耍心眼,繼續循循善誘,在其位要謀其政,有能力勝任就幹,沒能力勝任就讓賢,不讓要你們輔佐有什麼用呢?好比老虎、犀牛從籠子裡跑出來,龜甲和美玉在盒子裡被毀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冉有再次辯解,孔子說,君子最痛恨那些不說自己想做,而是找托辭進行掩飾的那種人。一個國家,不怕人口少,而是怕配置設定不均,不怕窮,而是怕動蕩不安。現在這些問題都沒有,為什麼不選擇修仁義禮樂的政教讓外邦安服呢?你們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又不能安服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謀劃在國内動用武力。我看季孫的憂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宮牆之内呢。

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在孔子看來,理想的社會就應該這樣形成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社會,上下有序,一級為一級負責,下一級幫助上一級,下一級執行上一級的指令。禮樂征伐,也就是制禮、作樂、是否出兵征讨攻伐,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大政方針,這些政策的最高決策者,應該在中央朝廷,也就是由周天子釋出實施,這是天下有道的一種象征。如果由諸侯、大夫、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絕對不會長治久安。而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會議論朝政了。

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與上篇意思承接,用魯國的例子進行說明。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交友一定要謹慎,同正直、誠信、見多識廣的人交友,受益匪淺,反之,同逢迎谄媚、表裡不一、花言巧語的人結交朋友贻害無窮。

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以用禮樂調節自己,稱道别人的好處,結交很多德才兼備的朋友為樂,是有益的。以驕縱享樂、安逸遊樂、宴飲無度為樂,是有害的。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gǔ)。”

說話要有的放矢,要恰到好處,該說的時候就說,不該說的時候一個字也不要說。尤其侍奉在君子身邊,容易犯三種過失:沒輪到發言時而發言,這是急躁;該說話時卻不說話,叫作隐瞞;不看君子的臉色而貿然說話,叫作盲目。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應該警惕戒備,少年時莫貪戀情色,壯年切莫意氣用事,打架鬥毆;老人要注意修身養性,不要貪得無厭,該放下的一定要放下。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無比渺小的,所謂渺滄海之一粟是也,對上天,對自然,要由發自内心的敬畏,不能狂妄自大;對位高權重的人,對聖人的教誨,也要由敬畏之心,這是做人基本的修養。小人心中裝的都是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直到惹出禍端,後悔晚了。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人的智慧或者靈光生來是由差别的,有些道理,對于上等人來說,能夠自然領會,次一點的通過後天學習能夠領悟,如果不懂,再不通過學習彌補,一輩子恐怕要過得稀裡糊塗了。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一段有意思,一個人的修養,表現在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用佛家的話講應該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尤其在生氣發火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後果。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隐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嚴格自律,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就像手伸進了沸水中那樣趕快改掉。孔子看見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語。據說還有一種人,即便是隐居起來,也要保全自己的志向,始終按照義的原則行事以貫徹自己的主張。這種人隻是聽說過,但是孔子沒見過。

齊景公有馬千驷,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一個人能夠被後人景仰,萬古流芳,靠得不是權勢,或者财富。齊景公即便有四千匹馬,死的時候,百姓實在找不到誇贊他的言辭。伯夷和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上,百姓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孔子誨人不倦,一視同仁。伯魚是孔子的兒子,陳亢認為孔子一定給他考了小竈,但是并不是陳亢想象得那樣。孔子,作為萬世師表,沒有偏私自己的孩子!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哪!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春秋時代,禮制遭到破壞,諸侯嫡妾稱号混亂,而稱号實際上意味着某一種秩序的遵循和規範,孔子故而提到周禮,也是正名之意。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