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孔老師:如何去做“名利”這一道人生的必考題?

回到孔門師生身上,哪些是人生的必考題、必做題呢?名利就是,尤其是對那些本已成名而将欲繼續向上爬的學生。是以啊,孔老師真不容易,自己諸事不順又奮鬥不止,學生們怎麼看?還怎麼好好聽話,好好學習?他又如何向大家夥解釋自己的堅持、堅持奮鬥的意義?

​《論語》中有不少“兄弟章節”,或“同卵兄弟”,兩章文字全同;或“異卵兄弟”,文有小異而章義差似。怎麼回事呢?于第一種情況,在年代久遠的古籍裡實屬正常,一般謂之為“重出”——就是記載重複了。《論語》本就系孔子的一衆徒子徒孫憑各自的回憶而作,孔子孔老師亦常常地講大課、開放課,對着全體學生徐徐“曰”來——不同的人記下同樣的話,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然則第二種情況又是怎麼回事?怎麼會記載的内涵一樣但遣詞造句、語氣又不那麼一樣?

——如“不患人之不己知”,在《學而第一》裡,下句落腳在了“患不知人也”。

孔子孔老師:如何去做“名利”這一道人生的必考題?

在《憲問第十四》裡,卻落腳在了“患其不能也”,而這還僅僅是落腳點有所不同;在《裡仁第四》裡,這一章給完全重說成了:“不患無位,患是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怎麼回事呢?不妨先看,它們共同說的乃是個什麼事。所謂“不患人之不己知”,不複雜,就是别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誰,别怕别人誤解你;至于“患不知人也”,也不複雜,就是你真正該擔心的是,是否誤解了别人——“患其不能也”與之殊途同歸,即真正值得一慮的是,你的能力也許配不上你的名聲。

——《裡仁》“不患無位”一章,差可算是一種綜合:要努力掙得實在的名、位。

孔子孔老師:如何去做“名利”這一道人生的必考題?

大家一定也發現了,這些看似同一内涵的話,實則走向了同一起點的不同遠方。所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厥為:同學們啊,别被虛名、浮名所累。所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待看懂了虛浮實為無物,自應求諸己身,默默地把自己栽培成一株參天大樹——聲名雲雲,亦複此樹的肥料之一耳。如此,孔老師說:我們總結一下就下課,它是“不患無位,患是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别怕好工作、好位置都被虛浮之徒占完了,還是多想想如何才能振作自己,以令實有其智、實有其力。

——是以,第一,那些猛一看差不多的章句,實則各有各的被記載下來的道理。

孔子孔老師:如何去做“名利”這一道人生的必考題?

第二,這也很可能因為學生們不免總懷抱着一樣的煩惱,就像我們的老師對着同樣的題型講了又講——無非針對不同的學生,講不講衍生題型?講多少?講多深?回到孔門師生身上,哪些是人生的必考題、必做題呢?名利就是,尤其是對那些本已成名而将欲繼續向上爬的學生。是以啊,孔老師真不容易,自己諸事不順又奮鬥不止,學生們怎麼看?還怎麼好好聽話,好好學習?他又如何向大家夥解釋自己的堅持、堅持奮鬥的意義?……想來,夫子座下聽不進去“不患人之不己知”的學生應也不少……

孔子孔老師:如何去做“名利”這一道人生的必考題?

——誠可歎者,《論語》之有那些反複叮咛,亦見得到為師之人共同的拳拳之心。

孩子們啊,我也隻是個老師而已,也隻能竭盡全力幫你們理一理人生的基本原理……至于你們聽沒聽得進去,亦或是終究怎麼去做,終究是不是帶着對老師的冷嘲去做,終究是不是探索到了人生更深層次的真理……我這裡隻有“起點”、“關心”和綿長的祝福。最後,隔着兩千多年,我們不妨先别着急下課,不妨最後再看一眼孔老師在黑闆上擦了又寫的“不患人之不己知”。其彌足觀者,至少有二:一者,這是逃不掉的問題,誤解或了解,實力或虛名,機遇或錯過——既逃無可逃,便面對之,慎思之,力行之。

——再而,老子亦有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别無他法時,自勝即辦法。

寫于北京辦公室

2024年6月7日星期五

【主要參考文獻】《論語》,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程樹德《論語集釋》,錢穆《論語新解》,李澤厚《論語今讀》等。

#頭條創作挑戰賽#​#孔子#​#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