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牛祖墳,後人出了16個皇帝,一直沒人敢盜,高鐵都得繞着走

引言:

縱觀我國5000年的曆史,曾出現過很多賢明君主,也有很多盛世繁華,然而再多繁盛也抵不過時間。時光荏苒,那些曾經的輝煌已變成歲月的記憶。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道: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遙想秦宮當年多麼宏偉,如今早已經變成一堆泥土,可見曆史的殘酷性。

到了21世紀,我們更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每當人們回想那些古代君主的時候,都覺得距離我們很遙遠,可依舊有些帝王将相沒有在曆史中被抹去,後人也非常喜歡聽這些曆史故事。當一座座古墓被皇家挖出後,更為我們揭開了很多曆史故事。在衆多的皇家墓葬當中,有一個中國最牛祖墳,這裡的後人曾出了16個皇帝。不僅如此,此地一直沒有人敢盜,就連高鐵都得繞着走,這又是哪個朝代的陵墓呢?其實這就是明皇陵。

朱元璋坎坷的一生

朱元璋算是一屆草民出身,他雖然曾經做過乞丐,但是朱元璋的生命中出現了很多奇迹和機遇,他更是憑借自己超乎常人的拼搏精神,成為明朝的一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一生充滿着傳奇的色彩,有些後人甚至為朱元璋加上傳奇色彩,甚至傳出朱元璋之是以能夠順利登上皇位,源于他的祖墳風水好,更是有人将朱元璋家的祖墳稱為“最牛祖墳”。

中國最牛祖墳,後人出了16個皇帝,一直沒人敢盜,高鐵都得繞着走

朱元璋的人生并不順利,他本就是一個貧苦的孩子,曾經經曆過人間的酸甜苦辣。小時候的朱元璋,家中孩子衆多,正好趕上了饑荒,讓朱元璋一家人的溫飽都成為問題:如果想“吃得好,穿的暖”,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當饑荒來臨的時候,朱元璋的父親更是活活餓死了,随後為整個家庭增添負擔。此時,朱元璋家裡已經沒有了經濟來源,朱元璋更是沒有錢為父親下葬,于是坊間便有了一個傳聞。

當時朱元璋沒有錢,隻能夠原地埋葬父親,沒想到本來晴朗的天空卻突然下起了大雨,朱元璋擔心自己被雨淋到,負擔不起沉重的醫藥費,是以便将父親的草席放在一邊,自己來到旁邊的亭子中暫時躲雨。可沒想到,就在這時突然有了一陣雨水,将泥土和石頭等全都卷走了,其中也包括朱元璋父親的屍體。

中國最牛祖墳,後人出了16個皇帝,一直沒人敢盜,高鐵都得繞着走

此時的朱元璋認為這就是天意,于是就将父親安葬于此,随後朱元璋的生活更是發生了變化。朱元璋起初也曾經因時運不濟出家當和尚,甚至當丐乞讨飯,雖然早年間的經曆充滿了辛酸,但這卻都是朱元璋成功路上的基石。朱元璋在這段期間四處流浪,受盡了人間的冷暖,于是便決定投身起義,終于結束了他四處漂泊的生活。

我國最牛的祖墳:甯可多花2.3億,也要保留明皇陵

在起義軍中,朱元璋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勇敢和決心,很快就受到了關注,并且赢得大家的喜歡,有很多人都願意和朱元璋交朋友。這樣一來,也讓朱元璋的人生之路更加順利。随後,朱元璋成為了隊伍中的首領,并且自稱為“吳王”。稱王之後,朱元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為父親遷墳。

中國最牛祖墳,後人出了16個皇帝,一直沒人敢盜,高鐵都得繞着走

雖然這是一個很孝順的想法,但是曾經有一個人為朱元璋父親的祖墳墓地看過風水,覺得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才能讓朱元璋走向成功。朱元璋也和很多人一樣,非常相信風水,于是他就沒有為父親遷祖墳,而是在原位址進行擴建修繕,為父親修建一座占地2萬多畝的墓葬,随後這裡也成為了朱家的祖墳,就是人們常說的明皇陵。

在此後,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朱家後代全部葬于此地,這就造成明朝16位皇帝齊聚明皇陵的局面,更是被人稱為“我國最牛的祖墳”。與此同時,這裡因為設計陵墓設計的非常複雜,盜墓賊很難進出,是以沒人來這裡盜墓,是至今為止儲存非常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墓。由于這裡的地勢特殊,是以就連修建京滬鐵路的時候,高鐵都要為其讓路。

中國最牛祖墳,後人出了16個皇帝,一直沒人敢盜,高鐵都得繞着走

蘇轼在《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茫茫的曆史當中,有數不盡的英雄,如今這些英明的君主和英雄已經不在了,但他們的陵墓卻有着無可估計的價值,是以國家甯可多花2.3億,也要保留明皇陵,這不僅是對明朝皇帝的尊敬,更是對于曆史文物的保護。

參考資料: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蘇轼在《念奴嬌 赤壁懷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