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提起馮玉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覺得他是一個牆頭草,殘害忠良。但是,他确實是一位愛國将領,是我黨的摯友,為中國民主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是一位堅定的民主主義戰士。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她不僅是馮玉祥的賢内助,還在抗日戰争期間廣泛團結各界婦女,加入支援前線一緻抗日的工作。更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部長,為我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出生貧苦,立志學習

李德全本是蒙古族,她的父親李朝貴本來是替草原牧主放牧的一個牧奴。生活雖然困苦,但也安定。可在一次放牧中不幸遭遇大風雪,畜群走失,擔心被牧主懲罰的李朝貴,決定一不做二不休開始逃亡,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一路乞讨,逃到通州後,遇到了一個同為逃荒的女子,他們二人迅速墜入愛河結為夫妻。

成婚後,李朝貴為了給妻子一個安定的生活,決定不再逃亡,在通州安家。他開始四處奔波,謀求一份工作。最後,卻隻能在碼頭賣苦力。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不久後,他們就有了自己的孩子李德全。李德全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也十分的膽大豪放,周圍人都說她是塊讀書的料。可是,以他們家的收入,在通州隻能勉強生存,根本負擔不起她的學費。

幸好,李德全的父母都是基督教的信徒,而基督教也自己辦了一個富育國小,專門供那些信仰基督教,又沒錢讀書的小孩接受知識。就這樣,年幼的李德全才有機會在教會的幫助下順利接受教育。

進入學校的李德全非常珍惜這樣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每天都刻苦地讀書,從不有一絲懈怠。在她的努力下,幾年後她成功地升入了教會創辦的中學。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進入中學的她更是卯足了勁,瘋狂地汲取知識。在她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學畢業後她順利考入北京私立女子協和大學。

可這件好事卻讓李德全一家犯了難,國小中學她可以接受免費的教育,可大學不能。光是學雜費就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憂心忡忡,更别說還有其他的花銷。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李德全主動找到教會,說明了自己考上大學家中卻無錢供養的情況。

教會同意資助她讀完大學,可前提是她必須答應學成後回鄉教學。聽完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她痛快地答應了,幸福地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參加革命墜入愛河

大學期間,李德全接觸了很多的新思想、新文化,對很多事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不再是以前那個隻知道埋頭苦幹的書呆子。

後來,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時,她馬上報名,積極參加,成功當選為女子大學的學生會會長,帶領同學們上街遊行。可這一行動立馬就遭到了鎮壓,無數愛國學生被打傷,被囚禁。

幸運的是,雖然有傷亡,但這次運動卻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愛國運動,他們成功的讓當局改變了政策,也讓無數青年人開始覺醒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這給了李德全很大的鼓舞。同年,李德全大學畢業回到家鄉。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回鄉後,她便遵守承諾去她以前的中學任教。執教期間,她經常向自己的學生宣傳進步思想,希望他們也能解放思想,投身于革命之中,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每每講到興起,她便慷慨激昂,神采飛揚。而這一幕恰好被信仰基督教的将軍馮玉祥看到了,他深深地愛上了這個不一般的女老師。

經過李德全姐夫的介紹,他成功的和李德全相識。交流過程中,李德全也對這個赫赫有名的大将軍十分欽慕,兩人一拍即合,順利結為夫妻。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結婚後的李德全并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去當一個相夫教子的舊式女子。她深感自己年少時求學的不易,為了讓更多的貧困人家的孩子有機會走進學堂。她決定創辦求知學校,招收貧家子女免費入學讀書。

當然,結婚後她也盡到了為人妻的責任,是馮玉祥的賢内助。在1925年春馮玉祥到蘇聯考察,作為家屬的她陪同前往。在蘇聯,她了解到了蘇聯的社會制度和婦女生活狀況,開始受到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影響。

回國後,由于國内形式,馮玉祥在1930年和1933年兩度退隐泰山,她一遍照顧丈夫,一遍繼續辦學。在這期間,她相繼創辦15所國小,讓當地農民子女得以接受教育。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後來,她又到南京,為婦女解放忙碌。同時,由于早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熏陶,她十分同情因為救國而被捕的共産黨。是以,她積極參與營救被捕的共産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

抗日戰争爆發後,她又參加全國慰勞總會,廣泛團結各界婦女,和她們一起加入支援前線一緻抗日的工作。

戰争期間,無數人流離失所,許多兒童成為孤兒流落街頭。于是,她又發起籌辦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積極搶救由于戰争受苦受難的兒童。在幫助受難兒童的同時,她也從未放棄為婦女解放努力。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可是,好不容易抗日戰争結束了,全國又籠罩在内戰的恐懼中。為了國家的安定,她聯絡進步婦女,組織她們積極參加反内戰、反獨裁、争民主的運動。

後來,她被選為軍事考察團成員,繼續推動各大城市創辦事先串通的人所,為中國兒童福利事業的發展而努力。

生命未息奮鬥不止

然而,1948年,馮玉祥和她的小女兒馮曉達在回國途中因輪船失火遇難,這給她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得知消息的她悲痛欲絕,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可想到未盡的事業,她又強忍悲痛,去東北解放區繼續工作。後來,她又出席了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建國以後,她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部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成為我國第一位女部長。直到1972年逝世,她一直都在為中國兒童福利事業而奮鬥。

虎父無犬子,她和馮玉祥的兒子在蘇聯學成回國後,曾擔任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副部長,也被授予海軍少将軍銜。

她是馮玉祥的夫人,建國後當了15年部長,後為副國級,兒子授少将

或許李德全的故事不像其他的革命烈士那樣精彩壯烈,但她在我國兒童和婦女救助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