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古往今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發生了無數場戰争。在古代的戰争中,人們使用的是冷兵器,短兵相接時死亡更接近每個人。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在看古代的的電視劇時,軍隊最前列總有一列排頭兵,在兩軍交戰沖鋒時,顯然先接觸的便是排頭兵,一瞬間便能死傷無數,那為什麼這些士兵要當排頭兵,而且看起來悍不畏死?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在我國古代,由于還沒有火藥被發明出來,人們還是使用的還是冷兵器。在剛開始原始部落中,人們為了搶奪食物和其他物資,時不時爆發沖突。原始人類打獵都沒有像樣的武器,加強心智尚未完全開發,部落發生沖突時隻是毫無章法地互毆,沒有什麼戰略規劃。

在秦國成立後,為了一統六國,發動了很多的侵略戰争。當時秦國征戰四方不再是毫無章法,而是有很多的謀士和身經多次沙場的将軍進行排兵布陣。兩國在發生戰争後,排兵布陣可是很重要的,好的陣法甚至可以讓弱國吞并強國。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秦國當時最大的對手是趙國,因為趙國是六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本來想着是先滅趙國,其他的國家就好辦了,但是與趙國對戰數年後,還是未能攻下趙國一個城池。

這是因為趙國當時有個排兵布陣的奇人,李牧,這個人特别擅長排兵布陣,尤其是對于前排兵的規劃。當時,趙國的前排兵組成基本上都是軍隊的精兵強将,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李牧認為,兩軍交戰的時候,排頭兵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把排頭兵比做是矛槍的頭,最好的兵才能組成最勢不可擋的頭,在兩軍交戰之時,可以一下紮進敵人的陣容裡面,甚至沖散敵人的陣型,讓敵人慌亂進而一舉拿下戰争的勝利。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對于前排兵趙國是有很強的挑選制度,當然也有很好的撫恤政策。排頭兵挑選的個個都是精兵強将,每損失一個對軍隊來說都是一件憾事,但是這些兵要是在戰争中死亡軍隊對其是有豐厚的撫恤金的。

比如一個普通士兵在征兵時候會直接給一吊錢,而死後撫恤金也就最多是這一吊錢,但是趙國當時給前排兵的撫恤金是普通人的三倍。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都很疾苦,常年的戰亂加上還有時不時顆粒無收的年份,糧食對于普通人都已經是最好的。

當時的一吊錢都已經夠一個家庭省吃儉用半輩子,是以才有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去當兵,要是戰死沙場,自己的家庭最起碼不愁吃喝。而排頭兵戰死一共能得四吊錢,這一下可以讓自己的家庭豐衣足食,是以趙國的排頭兵在打仗時悍不畏死。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而且這是趙國對于戰死的士兵,要是排頭兵在戰争勝利的時候活了下來,班師回朝便會加官進爵,從此就不用再去打仗了,以後也不會有戰死沙場的危險了。是以,當時還有人刻苦訓練就為放排頭兵,戰死家裡吃穿不愁,活下來當官了就更錦衣玉食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秦國的排兵布陣和趙國不同,秦國的排頭兵是由奴隸組成。秦國在立國之前,經過了大大小小數次戰争,收獲了大量的俘虜。秦王當時對于俘虜的處理方式是,把俘虜劃分成完整的軍隊編制,并且對這些俘虜進行軍隊的訓練,還給俘虜們吃軍糧,在各種待遇上個秦國士兵基本上沒啥差别。

但是,秦王真正的意圖是把這些俘虜用作排頭兵去送死,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消磨掉敵軍的銳氣,這種想法和趙國恰好相反。而這些奴隸甘願充當排頭兵,也是因為秦國有相關針對奴隸的政策。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那就是奴隸兵如果在戰争勝利後存活下來,就下令赦免恢複自由身,而且可以以秦人的身份在秦國定居,對于這些俘虜來說,本來自己被俘就沒想着活,既然現在有了可以重新開始生活的機會,自然想要放手一搏,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死亡。

但是,秦國最終還是統治了六國,如此厲害的趙國也敗在了秦國的鐵騎腳下。在統一之後,秦國對于士兵的裝備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而秦國滅亡之後,後面的曆代國家還是着手于裝備的研究。

士兵佩戴的裝備,最開始有藤甲,但是在有了青銅器和鐵器制作的武器之後,藤甲在這種武器面前就是薄紙一張不堪一擊,而且藤甲忌諱火攻。于是,人們又用鐵器打造戰甲,但是鐵制的戰甲很重,太過笨重,在長途奔襲的戰争中起到了反作用。在最後,一種新的鋼制的戰甲應運而生。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大唐盛世的形成也是經曆了無數殘酷的戰争,而唐朝當時對排頭兵的待遇和趙國如出一轍。是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這不僅僅是士兵們願意充當排頭兵的主要原因。

發展到唐朝時期,人們的鍛造和冶煉已經十分發達,在當時人們研究出來了一種明光铠。這種铠甲堅韌程度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而且重量都比較輕,而且銜接比較好,重要部位都能護住。

但是明光铠的制造比較費時費力,是以隻有将領可以配穿,普通士兵還是鐵質的甲衣,而且隻有上半身。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唐朝為了健全軍隊制度,下令給排頭兵每人頒發一套完整的明光铠,這意味着,士兵首先可以得到和将領同樣的體驗感。最重要的是,明光铠的防禦力驚人,這可以讓自己在戰争中存活下來多了近乎兩倍的機率。

雖然排頭兵作為沖鋒是最先沖到敵軍陣營裡面的,但在兩軍交戰到一塊後,排頭兵受到的威脅也就沒有那麼大了,而士兵們相信明光铠可以保自己安然無恙在第一波沖擊中存活下來。是以,優良的武器裝備解決了排頭兵的大部分顧慮,在征戰中才能勇猛無雙。

是以,士兵被挑選成為排頭兵,也并不是真的去為了送死。而相反的是,成為排頭兵是有福利的,退則身死保一家衣食無憂,進則功成名就一生榮華富貴。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為什麼古代前排士兵還要拼命沖鋒?

而且,在某些時候,不論是排頭兵還是其他兵,身後就是自己的國家和家庭,戰争從來就是成王敗寇,為了家人和祖國,士兵們都是毅然決然不懼死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