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讓須眉”。在中國古代有不少女性的英雄豪傑,他們在曆史中留下了不少的豐功偉績。雖然中國古代是以父系社會為主,但是有部分女性給了男性一個答案——女性當自強。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前有呂雉垂簾聽政,後有武後創立武周。凡此種種都在訴說着女子并非軟弱,她們可以擁有更多的權力。

漢高祖劉邦離世後,漢朝的朝廷大權逐漸轉到了呂太後手中,這也是中國較早的女子執權的例子,但是呂雉任用外戚,使得漢朝朝堂紊亂不堪,這一點與武則天的後期有十分相似之處。
武則天的出身
呂雉與武則天有相像之處,卻也有不同之處,比如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帝,而呂雉僅僅是靠着後宮把持朝政,這兩者有着根本的差異。
武則天能成為女帝,大部分與她的出身和教育脫不了幹系。盡管當時的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開放文明的朝代,也有不少女性深受封建思想影響,沒有自主向上的求知心。
武則天的父親是武士彟,母親是楊氏。武則天真正的名字并沒有具體記載,武則天這一名諱是後來修改的,年幼的武則天在史料上被稱為——武氏。楊氏嫁于家庭富足的武士彟,生下武氏三姐妹。
武氏一族因為早年與唐太祖李淵有過幾次會面,并且武士彟曾經資助李淵起義,在早年給李家的反隋帶來了不小的助力。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後,論功行賞,武士彟成為“太原原謀臣之一”,封應國公。
在李世民執掌大權後,唐朝開始了傳說中的——貞觀之治。雖然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是民間也有不少的傳聞,其中一個便是“屠殺武氏”的民間傳聞。
傳聞在李世民執政期間,曾經向天命師求問李唐宗族的滅亡之時,天命師給李世民的答案是——李唐亡于武。李世民因為這一句話,不問緣由大肆屠殺武氏宗族,但是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武才人。
李世民并沒有像傳聞那般昏庸,但唐朝卻的确被武才人斷開了傳承,這個武才人便是武則天。可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何在李世民離世前,武則天依然是一位才人,她的才華可不低于男子。
這一個問題與其母親楊氏有關。武士彟離世後,楊氏和武則天成為了孤兒寡母,這樣的情況下,楊氏對武則天開始自我獨立的培養,期望武則天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
武則天在年幼時,一直都是受到與其他女子家不同的教育。在楊氏的有意培養下,武則天喜好讀書,對衆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漸漸地在豆蔻之年就養成氣質非凡的模樣。
貞觀十一年(638年),此年武則天正處于豆蔻之年,在這一年,李世民聽聞武則天樣貌端莊,知書達理又是武士彟的女兒,于是便将武則天收入後宮中,賜五品才人,号媚娘,俗稱“武媚娘”。
武則天的才華和容貌的确如傳聞說描叙的一般無二,對此李世民十分的開心,但武則天卻有緻命的一點,讓李世民感到不安——氣魄。在一次随駕中,武則天的一番言辭,将李世民感到震驚。
李世民有一隻獅子骢,這頭獅子骢天生傲嬌,不堪屈于人下,對此李世民也無可奈何。當武則天看見那頭獅子骢後,便向李世民說道:“我又一個辦法可以馴服獅子骢”。
随後李世民便讓她不妨一試,武則天又說道:“我需要三個道具。一個是鐵棒,一個是鐵棍還有一個是匕首。”李世民聽出了其中的門道,暗暗地為李唐的未來感到擔憂。
他百年之後,李唐宗族必然沒有人可以遏制武則天,加之武則天過人的手腕和才幹,倘若武則天有崇高的地位,那唐朝必然會被推翻,成為短命的王朝,是以斷不能放縱武則天做大做牢。
女皇的統治
對于李世民的觀點,曆史對此做出了回答——确實如此。在經曆了一系列的阻礙和波折,武則天漸漸地成為了唐朝勢力最大的人,她與李世民的接班人李治在唐朝共稱“二聖”。
李治在武則天的幫助下,與勳貴的抗争中逐漸取得優勢,将唐朝的異姓貴族逐漸的剿滅和吞并,最終以斬殺長孫無忌為結局,使得唐朝全部政權落入李唐的宗族的手中。
就此,李治和武則天打破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動蕩的情況。武則天因為與李治一同對抗舊貴族而深受李治寵愛。
武則天的權柄越發膨脹,後因李治有嚴重的頭風不能處理政務,又将自己的職權交予武則天。此時身上有着唐朝全部權柄的武則天成為了唐朝名副其實的執政者。
随着李治的身體越發虛弱,武則天的名聲便開始壯大。最終李治在弘道元年(683年)駕崩,經過了一系列的換血和紛争,迎來了一個結果——武則天稱帝,改國号為周,後世人稱“武周”。
武則天把持政權後便對唐朝朝堂開始大換血,好用酷吏,對一切意圖謀反之人都會施加極其嚴重的懲罰,一時間朝中人心惶惶,生怕當日的早朝便是最後的早朝,甚至有人每日早朝時都會寫下一封遺書。
朝中臣子都十分懼怕武後,但是有一人例外——狄仁傑。狄仁傑深受武則天的信任和重用,凡是狄仁傑所訴的言論武則天都會細細思考。武則天對狄仁傑的信任是顯而易見的,在常人面前稱其為“國老”。
武則天十分信賴狄仁傑,但也并非事事都會聽從狄仁傑的建議。在武則天的後期,武則天養了兩個面首,武則天成天和這兩個為首在宮中交歡,對此狄仁傑曾經大力勸谏武則天遠離色欲,色會傷身。
但是武則天卻将口中的牙齒露給狄仁傑看,對狄仁傑說道:“我口中長新牙,是年輕依然在的證明,也是返老還童的征兆,無需為我的身體擔憂。”狄仁傑對這樣的回答很是無奈,卻也無法反駁。
而武則天用實際行動書寫了重用奸臣的弊端,在武則天年邁即将離世時,武周便被李顯推翻,複辟唐朝,這一點與呂雉重用外戚有十分相似之處。
武則天的存在是中國曆史上最鮮豔的一筆,她打破了封建社會的守舊觀念,一方面證明了唐朝的開明,另一方面叙述了武則天的才幹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