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說到宋朝,大多數人認為是後周将軍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他發動了陳橋起義。它始于960年,亡于1276年(不包括随後三年剩餘的流亡者)。在兩宋建立之前,曆史學家經常提到宋朝,這個宋朝當然不是趙匡胤建立的,而是劉裕。如果你熟悉曆史,你當然知道這指的是劉宋,也被稱為南宋。但在趙匡胤以前,劉宋和南宋很少直接稱為宋朝。直到趙匡胤建立宋,史學家才将劉裕的宋命名為劉宋或南宋,以差別兩者。由于趙匡胤的宋朝社會規模大,不宜稱為後宋(如梁、唐、金、漢、周)。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劉裕生于東晉艾興甯元年(公元363年)。劉裕雖然出生在長江南岸的靖口(江蘇鎮江),但王軍是彭城(江蘇徐州),後來劉裕一直被認為是徐州人。劉裕布衣起家,曆史上稱為“無兵全旅”,赤手空拳打倒了一個大宋朝。南宋的領土有多大?劉裕于417年滅了後秦,收複了洛陽和長安,這兩個古都後來由于某種原因失去了。盡管如此,南宋在宋文帝劉義隆統治時期還是一個龐然大物。當時,南宋東線以黃河和北魏為界,中部為河南平頂山。西線以秦嶺山脈為界。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在疆域上,南宋略小于宋朝,但功勞最大的是周世宗皇帝柴榮。劉裕不一樣,他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單槍匹馬打天下的人。公元420年,晉國元氣盡失,晉恭帝司馬德文将國禅賜給宋王劉裕。六十年後,劉宋亡于蕭道成建立的南齊。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有人說劉裕是劉的後裔,按照慣例,劉裕的國号應為漢。劉秀建立東漢國号是漢,劉備建立蜀漢國号是漢。與劉邦相差甚遠的匈奴劉淵建立漢趙。劉秀和劉備都是劉邦的直系後裔。劉淵自稱是劉邦的後裔,這是有道理的,是以劉淵稱自己的國家為漢也就可以了解了。劉裕不是劉邦的直系後裔。他的祖先遠至劉邦的弟弟劉交,著名的楚元王。

當然,如果他的國号是漢,那麼也是可以了解的,畢竟他也和劉邦有親戚關系。然而,劉裕最終将這個國家命名為宋,這讓很多人想知道劉裕和宋有什麼關系。趙匡胤之是以寫宋為國号,是由于他在後周擔任宋州節度使。後周的宋州節度使是俗稱,正式名稱是歸德軍節度使,駐紮在宋州(河南商丘)。趙匡胤篡位後,說我曾做過宋州的巡撫,國号為宋。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事實上,劉裕與“宋”的關系并不比趙匡胤差。首先,我們來看看劉裕的君王城,彭城(江蘇徐州),是楚國的都城,他的祖先是那裡的國王。春秋戰争期間,有一個二線國家宋國,它是商纣王弟弟微子啟的後裔。到了戰國時期,宋朝雖然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一個中等強國。宋國的疆域大緻包括江蘇、安徽、山東和河南四省的邊界,都城在商丘。在宋國,除了商丘,最重要的城市可能是東線的彭城。泗水在彭城,北邊是齊趙,西邊是魏韓、南可入楚越,東可臨海,戰略地位極為突出。劉裕定國号為宋,宋末元初的史學家胡三省就認為:因為宋武帝是彭城人,而彭城在戰國時屬宋國,在劉裕不準備用“漢”這個國号的情況下,用“宋”為國号是最合适的。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有人說,宋國終于在公元前286年被齊國和楚國滅掉了。彭城進入楚國,漢高帝劉邦自稱楚人。劉裕不想用漢國這個名字,而是用楚國這個名字。别的原因,劉裕是如何開始統治東晉的?是滅掉廢晉稱帝的桓玄,自立為帝。桓玄的國号正是楚!劉裕要給國号起名叫“楚國”,又怎能向世人解釋呢?你不是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跳下去嗎?此外,楚國還沒有統治過中原。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的經濟文化更像是正統的存在,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發展相對緩慢,一直存在重北輕南的現象。

南北朝第一猛人劉裕,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為何将國号定為“宋”

是以,劉裕要想鞏固北方的統治,就必須确定中原的國名。楚國、吳國、越國等南方諸國的名稱也不适用。中原、周、曹、魏、兩晉、前秦、後秦、前趙、後趙、前燕、後燕都用過。劉裕和齊國沒有關系。鄭韓的實力不比宋朝遜色,但其影響力可能不如宋朝。如果要用鄭或韓為國号,還不如用與劉裕能扯上一點關系的宋為國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