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作者:南方都市報

2021年,葉錦添帶來了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傾城之戀》,通過多媒體電影影像、流動變換的舞台裝置、華麗旖旎的服裝造型,把整體美學效果做到了極緻,給與觀衆一次多元度的感官體驗。

對于這次創作,他說:“恰恰因為張愛玲封閉内向,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張愛玲角度,是以她反而無所不在。”

新年伊始,導演、藝術家葉錦添新作《無時序的世界》新書首發活動1月14日晚在北京PAGEONE書店舉行。在活動中,葉錦添分享了三十多年的創作曆程、“新東方主義”美學觀點,以及關于“創意生發”、“生命本質”的獨到思考。

編劇、策劃人史航,作家陳冠中,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活動,與葉錦添共同探讨東方美學、藝術創作,引領觀衆走進了“葉錦添的美學世界”。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活動現場 左起:史航、葉錦添、陳冠中

在美的領域,不斷尋找新的可能性

活動上葉錦添通過圖檔和影像資料,講述了自己多年來的創作與思考,同時也預告了葉錦添即将在英國V&A美術館舉辦的作品展。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導演、藝術家葉錦添

1986年,葉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執行美術,與電影結緣。三十多年來,作為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師,他先後與李安、陳凱歌、李少紅、馮小剛、關錦鵬等衆多優秀導演合作, 為《卧虎藏龍》《赤壁》《夜宴》《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紅樓夢》《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多部影視劇,塑造了獨特的視覺印記與審美風格。他參與過的影視劇,每一幀畫面都是詩意的流動。

對葉錦添而言,影視隻是他藝術世界中的一部分。在舞台領域,他曾與諸多世界知名藝術家及著名藝術團體合作,創作足迹遍及中國、奧地利、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及以色列等地。2004 年,葉錦添為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八分鐘”交接儀式設計了包括服裝和舞美的整體視覺。2021年,東京奧運會,他為中國代表團設計了“符合中國人氣韻和身體結構”的領獎服。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編輯、策劃人史航

舞台劇《傾城之戀》是葉錦添的另一次嘗試。嘉賓史航與陳冠中在同一天觀看了這部舞台劇。史航說:“我認為,這部戲中有很多影像成分,不光是錦添老師在舞台手法的探索,甚至讓我們看到對于範柳原來說,一個白流蘇和一片海灘的礁石、和一個公主、和一個打洋傘的背影,可能是同樣具有價值的審美、一個影像而已。”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作家陳冠中

陳冠中表示:“《傾城之戀》前後三次被改編為舞台作品,第一次是1944年,張愛玲自己寫的劇本。第二次是1987年,香港話劇團的演出,是我做的改編。這一次是第三次。……葉錦添的做法是用各種手法把張愛玲劇本的節奏,甚至每句話都表現出來。”

本次活動中播放了一段視訊,在《傾城之戀》北京站一場演出結束後,葉錦添腳踩電動平衡車出場,繞場一周後向觀衆緻敬。日臻成熟的創作與不時流露的童心未泯同時展現在這位藝術家身上。

不希望被“藝術家”的标簽所定義

這是葉錦添首次擔任舞台劇的總導演,他表示,這和他過去經曆很不一樣,以前作為美術指導和服裝設計,很多東西要按照導演的要求做,而這次輪到自己來做決定,便需要有強大的“企圖心”和表達欲。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他在舞台、電影、服化道各方面的創作積累也為這次突破和創作做了準備。在《無時序的世界》中,他講到如何把劇組中的每個人都安置在一個恰當的位置組合成一體:“在《卧虎藏龍》時代,我看到李安把各路英雄好漢合而為一的能力與方法,在于要把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融合,在每一個不同的段落産生他們這種獨特性的散發。”

從電影到舞台、雕塑,再到如今做導演,葉錦添一直在嘗試新領域。“我的藝術創作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對世界充滿着的強烈好奇心。”旺盛的好奇欲與求知心,成為他做諸多跨界嘗試的動力,也賦予他獨特的魅力。

對于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藝術家”的光環,葉錦添表示“稱謂隻是“标簽”而已,我不希望被“藝術家”這樣的頭銜所定義。我喜歡去了解很多人,了解“人本身”這件事情就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他們的來源和去處、他們真正面對的人生課題是什麼......所有事情都遠比被标簽所定義更有趣。”

詩意真實地反映着人的價值

葉錦添不斷跨界于多個領域,探索與介紹“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诠釋古代文化對未來的啟示。

他的“新東方美學”,其實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時間。拍完《英雄本色》,年少的葉錦添去歐洲遊曆,随着對歐洲了解的深入,他發覺自己“缺乏一些本源的力量,必須要拍出自己的語言,不要一直跟着西方的語言走。” 于是便開始研究有關中國的傳統美學。

運用體系性的視覺語言,把中國的美表現出來。 在參與電影《卧虎藏龍》時,葉錦添已然在遵循這樣的理念。影片的美術設計摒棄豔俗複雜的元素,古城牆、竹林、灰瓦等元素營造出簡約古典的氛圍,清淡素雅,傳遞出中國畫般的詩意。

關于詩意,葉錦添在《無時序的世界》中說:“詩意有可能是人在文化中真正存在的最珍貴的東西,因為它不能以時間、以空間的現實來衡量。它是超越某種世俗的價值,是真正存在過的形而上的美感,它永遠都超越事實的意義存在着,更真實地反映着人的價值。”

《胭脂扣》濃麗暗魅中的欲望糾結,《卧虎藏龍》氤氲的古典文人氣韻,《大明宮詞》浸潤的流美绮幻與脆弱傷感,《傾城之戀》中張愛玲式的“羅愁绮恨”……葉錦添總能用獨到的美學語言,将作品的内在情緒展現得淋漓盡緻,他的“新東方主義美學”,影響着全球對東方藝術之美的了解。

“其實,我沒有一直做古典,我做了很多未來的東西。我的新東方主義其實是無限地發展各種可能。”

藝術讓我們成為喜新又戀舊的人

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處在飛速變化當中,人對于對世界的認知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同時,我們對人類本身的認知也在不斷突破既有的範疇。葉錦添的藝術創作是源于我們過去的記憶、現在的認知及判斷,是基于人類本身的思考和探索。他有着非常豐富且特殊的經曆,接受了跨越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影響,造就了他藝術創作的獨特性,他的作品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闡釋。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嘉賓與現場觀衆合影

《無時序的世界》中有關宇宙、時空次元和人類的物質和精神處境思考,這些思考為他的創作提供了思想的源頭,正如他所說:“我的興趣是重新去感受這個東西的出處在哪裡,怎麼樣可以找到這個源頭,并把它确立起來,成為一個新的起點。”

“精神DNA”是葉錦添近年來在不斷闡釋的一個概念,也是《無時序的世界》中一個重要的主題,試圖在消費與技術異化的現代社會中,重新找尋時間、記憶、關系以及真正重要的精神。這是他對自我内在的感覺與表達,也是對精神世界的了解與探索。

回望35年創作之路,葉錦添藝術随筆《無時序的世界》出版

葉錦添簽售

陳冠中說:“葉錦添在做什麼,簡單說,他自己一直在産生新意。談到書,裡面很多詞都很有意思,比如他對時間的看法,還有他對‘神’這個字的了解,都很有意思。”

史航則感慨道:“藝術有點像人間的帳房,會統計每年我們損失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搬走了什麼,藝術會告訴你這個東西有,藝術又誕生一些沒有過的,又留下一些有過的,就是這樣地讓我們都成為喜新又戀舊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