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如果有關注各大平台的一大堆汽車自媒體,不難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越懂車、越了解汽車文化的媒體人就越不會把“超跑”這個詞挂嘴邊上或者寫在字裡行間中,而越是希望“博出位”的小年輕卻動不動就“超跑”、“超跑”個沒完,是個跑車就超跑,甚至見到過一些自媒體在介紹法拉利412這類GT 2+2轎跑車或者保時捷911時也都冠以“超跑”作為形容詞;更有甚者,某些大V号會直接把跑車分為“超跑”和“GT跑車”(視訊原話是:這台Portofino是一輛GT跑車而不是一輛中置引擎的超跑),即使法拉利公司看得起妳,借台車給妳拍視訊,也不用這麼沒文化地濑腳趾吧?

超跑到底是個什麼玩意?為什麼這麼多人不求甚解地對它趨之若鹜呢?或者咱們通過汽車文化和曆史發展的角度,為各位車迷梳理一下、到底些什麼前提和背書的車才能名正言順地稱之為“Supercar”或者“超級跑車”吧。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圖中所見的這類車型及其後續衍生型号,在國内很多媒體小編嘴裡已經成“超跑”了,大錯特錯,它們隻能算是Sportscar級别,翻譯成運動車或者跑車即可,遠未及超跑檔次。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Bentley Speed Six在泰晤士報的一則廣告創造了Supercar這個單詞,但沒人反駁是因為它無論做工和性能都是實至名歸的超級汽車,而且還有參加勒芒賽事的背書,更是無人反駁。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汽車業界公認的第一輛超級跑車是它,1967年面世的愛快Tipo 33 Stradale,無論賽車基因還是操控性能、動力性能、還有售價等,在那個時代都是業界的天花闆,Miura敢在它面前叫自己是超級跑車,在當時是會被天下人恥笑的,對的,是恥笑!

當然了,在國内的車迷圈裡,因為絕大部分人隻看到了Lamborghini林寶堅尼今天的名氣,因為确實了對于這個品牌曆史發展過程的了解、更不知道他們在“是如何被媒體界定義”的,就武斷地将Miura冊封為“第一輛超級跑車”,其實這是錯誤的,當時的Lamborghini充其量就是一家蚊型車廠,别說在賽車界了,即使在民用車領域,也隻能算個另類或者異教徒,除了有兩三位在車壇有點兒名氣的工程師外,無論從品牌地位還是性能,都難望愛快的後背,這個差距不是一個燈位,而是好幾條街,這才是當時的現實,在這樣的現實下,哪位媒體編輯和汽車記者會為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跑車作坊推出的Miura冠以一個“超級跑車”的Title呢?要知道那是在60年代,一個賽車風起雲湧的時代,能打不能打,别吹,拉出去賽道溜溜就知道。

介紹到這裡,Supercar的誕生知道了,1926年的Bentley Speed Six,當時的意思是超級汽車、或者豪華GT;首款被車壇公認的“超級跑車”是1967年的Alfa Romeo Tipo 33 Stradale,其含義是源自正統賽車科技打造的民用版型号。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筆者從不否認Miura是一輛好車,它首創了将V12引擎橫置于後軸之前的RMR布局,但一碼歸一碼,RMR布局的街車不是它原創,它也是受到法國人的啟發而為之,再者,以林寶堅尼當時的車壇地位,除了生産拖拉機的背景外,難以與愛快、法拉利這類傳統的賽車豪門平起平坐,更别說會有人将之冠以“Supercar”定義了,曆史就是曆史,不懂曆史而亂發言,跟老美國務卿何異?!

但沒過多久,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幾乎讓全球所有的跑車廠商都陷入了危機,很多公司倒閉了,也有很多公司變賣了,是以在一個銷量不濟、人人自危的時代裡,幾乎沒有誰也沒有勇氣在原有的化油器引擎上繼續推出新型的大馬力跑車,大部分車廠都在吃老本,稍有上進心的開始引入新的引擎管理系統以節省燃油消耗,是以60年代剛興起的“Supercar”熱潮在70年代被冰鎮起來,讓這股熱潮再次複蘇則是到了1980年代,其标志性事件就是FIA在1982年頒布了用以取代Groupe 4和5組别賽例的Group B,這個賽例雖然到了1986年便因為性能太過瘋狂導緻意外頻生而被取消,但也正是這四年事件,讓Supercar這個詞有了根基:首先,能被冠以Supercar的,一定是賽車的街道版型号,也就是說,街道版的前身必須是有賽車版本在前,其機械布局必須與賽車版相同,動力系統則可以因應道路使用環境而有所降低;其次,也就是指代那些為了滿足B組賽例而在規定時間内生産200輛的要求,這就是後來所謂“限量版車型”的起源,在此之前那些産量稀少的車型,隻能被視為産能不足和需求不足,隻有在1982年之後,這邊是為了滿足賽例認證的最低生産要求,另一邊則被廠商們冠以了“限量版”的商業行為。這兩點才是判斷一款車是否屬于Supercar超級跑車的基本條件,那些隻因為産能不足而賣成了天價的車型,不是超級跑車、也沒資格被冠以“超跑”榮譽。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法拉利288 GTO是在308的底盤基礎上,放入一台全新開發的F114引擎而來,并于1985年6月獲得FIA B組認證,總産量272輛,滿足了200輛的要求,法拉利官方之是以将288 GTO定義為他們的第一輛Supercar、而沒有将250 GTO或者250 LM定義為第一便正是這個原因,其後的F40雖然已沒有了B組賽例,但其精神則傳承下去。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保時捷959,此車每個技術參數都按照B組賽例進行打造,但當它完成全部的工程後,B組被取消,是以它并沒有獲得過Group B組認證号,這也是959這款車比較遺憾之處,同時代的法拉利288 GTO則完成了認證,加上産量更少,是以收藏價值比959高得多。

Group B組内被分為九個排氣量等級,分别是5000cc以上、5000cc以下、4000cc以下、3000cc以下、2500cc、2000cc和1.6L、1.3L、1.0升等,如果使用渦輪增壓系統的,則在實際排氣量基礎上×1.4計算,以法拉利的288 GTO為例,它的F114B引擎的排氣量為2855cc,如果×1.4的話,剛好是3997cc;至于與它同級别的保時捷959,排氣量是2849cc,同樣位處4000cc以下組别。

在這個時代裡,能夠滿足Group B組認證的車型有很多,但相當一部分是由現有車型改裝過來的,是以這類車在後世幾乎很難被冠以超級跑車榮譽,這裡也就出現了能成為“Supercar”的第三個定義:那就是要專門為滿足賽例而獨立研發的跑車,加上前面“源自賽車”和“限量”兩大前提,這才是超跑得以誕生的三大要素,畢竟,在Group B組賽車的清單中,還有标緻504、還有Lancer 2000 Turbo,這類車總不能将之成為超跑吧?但标緻205 T16、雷諾5 Turbo、福特RS200這類專門為B組賽車研發、并限量生産、且機械布局與賽車完全相同的街道版型号,則依然還是能被冠以“超級跑車”定義的。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根據能入選為“超級跑車”的三大定義,福特RS200及其同樣參加拉力賽事的标緻205 T16、雷諾5 Turbo等這些車都完全屬于超級跑車範疇。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如果問“标緻205 T16算不算是超級跑車?”,相信很多人因為它是标緻(不屬于專業跑車廠商)或者因為隻有區區200多匹馬力而認為它不是,但筆者認為它是超級跑車,而且是超級跑車的其中一個裡程碑,因為它開創了中置引擎+四輪驅動的全新布局,而且每一項對于Supercar的定義都能滿足,怎麼就不是超跑了呢?

雖然B組在1986年便被取消,但B組的神髓并沒有消亡,在随後的很多年時間裡,B組賽例經過多次修改後成為了今天的GT組别,而跟它同時間誕生的C組賽例則成為了原型車組别的标準并演化至今,該組别裡也有不少賽車在退役後經過街道化的改裝而合法上牌上路行駛,這類車型也對馬路上能見到的“超級跑車”類别進行了補充,不過翻看C組的車型清單發現,其實最常見的唯一就是保時捷的962。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保時捷962算不算超跑?當然、肯定算!而且還是超級跑車的天花闆之作,專門為C組賽例研發、數量稀少、經過略微改裝後便可合法上牌上路,也算是衆多C組賽車中,絕少數能在退役後被改為街道版跑車的型号。

B組被取消後,開始使用新的S組賽例進行替代,并對該組别内的性能要求進行了降低,例如最大馬力不能超過300匹、産量隻需要超過10輛,但新賽例并不被廣泛接受,依然還有不少以B組賽例為标準的車型在80年代和90年代誕生,最知名的包括而來法拉利F40、Bugatti EB110等等。1994年,由德國人Jürgen Barth和兩位法國人Patrick Peter和Stéphane Ratel共同以自己姓氏的首字母組建了GT賽事,這就是BPR GT冠軍賽,1997年,FIA又在此賽事基礎上建構了FIA GT賽事,并将之劃分成GT1、GT2、G2和G3四個組别, 後來又增加了GT3組别。在這個賽例中,GT1和GT2均必須基于街道版車型為前提,産量不得低于25輛,也正是因為如此,催生了當時的四大超級跑車:Ferrari F50、Mercedes CLK-GTR、Porsche 911 GT1、McLaren F1,而這也成為了“因賽事而生的超級跑車”的絕筆之作,随後,為了節省研發及制作成本,很多廠商要麼跑去參加那些沒有産量要求限制的LMP組别,要麼直接用現有車款進行改造成GT2、GT3或者GT4組别賽車。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是不是今時今日的車壇已經很難再見到這樣有賽事目的而專門造的車型了,這跟2008年之後的經濟環境及後來電動車興起不無關系,這類跑車無論研發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不具備商業利益可言,造一輛虧一輛,唯一能賺到的就是名氣,這個也太虛無了吧。

“越懂車就越不會把超跑放嘴邊”這句話是怎麼了解?

圖:今天很多跑車的屬性已經翻轉了,都會用一輛已經量産的車進行賽車化改造,以滿足FIA某一個組别的要求,既然是量産車改造而來的,就不存在是否滿足産量要求的問題,大不了去跑LMP組别就是。

從上述的說明,大家可能也發現了,時至今天,傳統意義上的“超級跑車”其實已經在2010年後逐漸消亡,目前很多所謂的超級跑車,其實更多的隻是在它們前任種的大樹下接替着“Supercar”的爵位而已,真正能打、能到賽道上溜溜的又有幾個呢?

能被冠以“Supercar超級跑車”的四大條件:

1、滿足賽例要求的産量而誕生的街道版本;

2、街車版與賽車版底盤及機械布局完全相同;

3、它是專門為滿足賽例而獨立研發的車型;

4、雖然無論推重比、扭重比都很強,但超跑與否跟動力性能的參數多寡無關,排氣量要找到同時代的FIA組别規則。

那些沒有賽車背書,或者隻有什麼紐北圈速,或者除了死貴便拿不出任何能證明自己機械性能的車型,請換一個叫法,它們真不配Supercar所應有的神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