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詩
《藍、白、紅三部曲》是波蘭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于1993-1994年執導的三部電影。

藍色、白色和紅色也是法國國旗從左到右的三種顔色,而這三部電影都是基于這三種顔色的内在表現:自由、平等和博愛。構成了電影史上不朽的光影色彩,特别推薦,值得一看。
《藍白紅三部曲》以朱莉開始,一個在車禍中失去愛情和孩子的女人,她在絕望後自我孤立,而朱麗葉·比諾什特别成功地刻畫了一幅将難懂的形象言語之痛輾轉,影片對自由和生活的探索是建構其深刻的情感核心, 對于個體來說,孤立的生活隻會加深痛苦,生活過後的錯誤痛苦與寬容的了解才能獲得涅槃的重生,而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導演Krzysztof Kierslovsky對法國藍色的诠釋是如此深刻和動人。
《藍白紅三部曲》是三部曲中最具戲劇性的部分,在夫妻愛情的性與金錢的關系中,兩性關系的不平等,最終導緻理發師的男主地位低下被無情抛棄,其無家可歸的漂流後又回到了家鄉, 對前妻的愛,仇恨的複仇和救贖,不僅建構了電影充滿黑色喜劇情節張力,還巧妙地成為了導演基爾斯洛夫斯基用愛的平等诠釋白人。
在被稱為"電影詩人"的藍、白紅三部曲Krzysztof中,個人最喜愛的是《藍、白紅三部曲紅》,《紅》作為三部曲的結尾,它代表了法國國旗對兄弟情誼的象征,不同于前兩部作品的自由《藍色》和《白色》的平等,巧妙的隐喻思想将紅色這種情感卻強烈的基調融入到這個命題中, 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傳遞的意義頗為令人回味,進而拯救了人性的點,卻讓影片如此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