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的确是文武雙全的大将之才。但是當他滿懷希望抛家舍業來到南方之後,卻發現南宋統治者并不賞識他!

其實,不受南宋朝廷待見的又何止一個辛棄疾!
陸遊不也同樣如此嗎?
辛棄疾與陸遊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堅定的主戰派,都主張以武力收複北方淪陷區,以期恢複北宋王朝丢失的江山!
怎奈何,皇帝老兒不好這一口!
宋高宗趙構早已被氣勢洶洶的金人吓破了膽子,生怕重蹈徽欽二帝被虜“北狩″的覆轍。
是以,宋高宗趙構才會一味崇信奸詐媚金的秦桧。
自打秦桧趙構任命為首相後,投降派日益擡頭,而主戰派則受到了壓制。
于是,南宋小朝廷便開始奉行妥協乞和的媚金路線了。
盡管宋高宗也曾支援過主戰派北伐,但那也是為了以戰迫和,而不是真想收複北方淪陷區。
否則,趙構也不會從抗金前線召回并殺害嶽飛了。
趙構連功勳卓著的嶽飛也容不下,辛棄疾和陸遊這樣的主戰派當然就不會到苟安求和的南宋小朝廷的歡迎了。
總之:辛棄疾不受南宋朝廷的歡迎,既不是辛棄疾無才能,也不是辛棄疾無品德,而是奉行妥協投降路線的皇帝的根本容不下辛棄疾這樣的主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