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兩軍對壘,雙方的主将總是會在陣前單挑,誰打赢了就能提高士氣,輸的一方就會丢盔卸甲地逃跑,這似乎已經成為古裝劇中的經典橋段了。那麼曆史上在打仗的時候,雙方的主帥也是這麼做的嗎?其實這些都是文學作品的美化,和曆史有很大的出入。
古代打仗的時候,将軍和主帥都是重點的保護對象,如果把一支軍隊比喻成一個人,那麼主帥就是這個人的大腦,起到的作用是指揮部隊作戰。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到底是強是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帥的指揮能力,如果沒有主帥,部隊就會亂成一鍋粥。

???
是以古時候主帥通常都在部隊的中間,四周都有部隊在保護,這也是為什麼古時候保護主帥的部隊,會被稱為中軍。而且古代雖然是冷兵器時代,但是有弓箭這種遠距離殺傷的武器。如果主帥沖在陣前和對手單挑,是很容易被射殺的。古人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幹這種蠢事呢?
項羽和劉邦交手的時候,就曾經提出過要求一對一單挑的方法,誰打赢了這場戰鬥就算誰赢。但是劉邦怎麼可能同意呢?原本項羽派出了一位武藝高強的猛将,剛沖到陣前沒一會兒,就被突然射來的冷箭射死了,項羽看到之後也是非常地生氣。
但是不論他怎麼叫罵,劉邦就是不出來,甚至連面都不露一下。雖然劉邦的這種做法,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無恥的,但是這就是曆史上最真實的打仗場景。古時候沖在最前面的,都是一些底層的士兵,他們的生死根本沒有人關心,是以隻能當炮灰。
但是主将就不一樣了,主将就是軍隊的核心,如果核心被幹掉了,這支部隊就沒辦法繼續作戰了。那麼曆史上是不是真的沒有主将單挑過呢?其實還是有的,隻不過比較少,主将單挑最多的應該就是三國時期。因為名将太多,是以直接單挑的案例也有不少。
例如太史慈曾經單挑過孫策,呂布單挑過郭汜,龐德單挑過關羽等等。五代十國也出現過不少的單挑猛将。不過這也隻是個别的,畢竟讓主将單挑的風險系數太高,一旦主将被幹掉了,很容易會動搖軍心,是以這種做法在古人眼裡是不可取的,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使用這種戰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