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27日,開國上将李天佑在北京永久地閉上了眼睛。醫生見心電圖呈一條緩緩的直線,急忙跑去通知門口的一個小秘書:
“快!去通知黨中央,李天佑将軍,沒救過來!”
此時周恩來在辦公室中,筆尖不斷滑動,正在被繁瑣的工作困擾。秘書進來通知他這個消息的時候,隻見他手中的筆一頓,露出痛苦的面容來。秘書正有些尴尬,卻見這位德高望重的總理,眼角竟落下了淚珠。
周恩來道:
秘書安慰周恩來:
“總理,您要節哀,您的身子骨也很重要!”

此時周恩來哪裡還聽得進去,自言自語地悼念起李天佑來。他與李天佑的友情是從建國之後才開始建立,已經如此痛苦。他突然想起彭德懷和鄧小平,他們早在戰場上就已經與李天佑相識相知,此時若知道故友逝去的消息,不知道又是怎樣的痛苦!
能引得諸多大人物為其哀悼的李天佑,19歲就榮獲彭老總贈予的第一個紅星獎章,鄧小平第一次在戰場上見到他,就知道他将來必成大器。抗戰六年時間他都呆在蘇聯,1955年授軍銜卻還是開國上将。這樣的傳奇人物,究竟是經曆了什麼呢?
一、不被老天爺庇佑的小鬼頭,開始在戰場殺出了一條血路
李天佑出生于1914年的廣西省高坡寨,家中共有兄妹五人,在亂世荒年之中,父母對這個兒子非常珍惜,于是取名叫天佑,希望他的一生都承蒙上天庇佑。名字取得雖好聽,但李天佑卻沒有過上被上天庇佑的一生,反而是像他自己說的:
“我的一切都是自己拿命搏來的,上天從未保佑過我!”
李天佑幼時曾讀過兩年私塾,認識一些字,不過供養孩子讀書對種地的父母來說,實在是一項重擔,李天佑不想讓父母承受太多疲憊的負擔,于是放棄了學業,開始跟着父母放牛種地。
再長大些,他跟着逃荒而來的一位大哥學了些拳腳功夫,當時李天佑對國術非常感興趣,于是便日夜苦練,很快就小有成就,還自創了一套拳法。有了一副好身材之後,他便開始上街懲治惡霸,對那些欺負窮人的欺善怕惡之流,向來都不太客氣。
父母聽說他總是在外惹是生非,怕他真成了一個街頭混混,每日都對他念念叨叨,希望他能走所謂的正道。李天佑當時也生了想要出去闖一闖的心思,年輕人并不渴望過上像父母一樣的一生,于是轉頭就收拾了幾件衣服,去給廣西的李明瑞當兵了。
李明瑞拒絕了蔣中正想要給他的高官厚祿,并在自己的革命之路上越走越遠。蔣桂軍閥混戰之後,桂系被直接逐出廣西,李明瑞的部隊也越打越艱難,他的反蔣戰争以失敗告終。當時願意留在他身邊的人不多,李天佑便是其中一個,而這也開始改變了他的人生。
1929年,鄧小平與李明瑞建立了合作關系,李天佑也加入了共産黨,開始為工農紅軍而革命。這一年爆發了右江暴動,共産黨正式在廣西建立了一個工農武裝割據地,這其中就有李天佑的一份功勞,他也在起義的隊伍之中,這時候他僅僅隻有15歲。
在右江暴動中,15歲的李天佑在戰場上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死活,隻是一心往前沖,奉行殺一個是一個,殺一雙就回本的信念。在守城巷戰中,兩千多名土匪将李天佑的部隊緊緊圍住,卻不見他有絲毫害怕,反而是不斷占據高地,敵人沖鋒一次,他就打退一次,一直打到敵人不敢再犯。
而且在搞老百姓的說服之際,李天佑這個小青年更是直言不諱,對着根本沒有征兵興緻的百姓大喊:
“各位同志們聽我說,我名喚做李天佑,我父母希望老天爺能夠保佑我,但此時正值亂世,大家吃不飽穿不暖,老天爺怎麼會個個都保佑得過來!大家想要一條生路,還是要靠自己!今日紅軍就在眼前,改變命運的時刻就在眼前,大家難道還打算等老天爺記起你們嗎!”
這番話一說完,老百姓報名紅軍征兵的速度蹭蹭往上漲。鄧小平在看到這一幕,便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來。他同身邊的同志說:
“這個小鬼頭,将來必成大器!”
這話說完,鄧小平就把他破例提拔為特務連的副連長,李天佑的升官之路,正式開始。
二、小老虎隊連長,一手握刀一手握槍
李天佑的敢沖敢闖,在戰場上是出了名的,同連隊的同志都見過他迅猛沖擊敵軍的樣子,一直管他叫“小老虎連長”。但這隻小老虎在戰場上,卻多次負傷。
1930年2月,李天佑在隆安戰鬥中腳部就受傷了,但是他依然帶頭沖鋒,對自己的傷置之不理。随後還直接趁着戰勢去開外線作戰,負傷挺進貴州。到了5月份,馬鞍山戰役中,舊傷未痊愈,又添新傷,整個腳闆被射穿了三次,但他依然堅挺,開始随紅軍北上,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支撐下來的。
而且他身上有傷的并不隻是腳底闆,1932年的贛州戰役中,他在連中三槍的情況下,也依然沒有退出戰鬥,反而是靠着自己一手緊握鋼刀,一手緊握機槍的情況下,近砍肉搏和遠射爆頭,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随着李天佑受過的傷越多,他的功績也就越大。1930年挺進貴州之際,他就從副連長升上了連長,随後在貴州他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還有一萬多元的真金白銀,甚至還掩護了首長和重要機關的陣地轉移,他已經從連長變成了副團長,再變成團長。
一直到了東征福建之際,他拿命把敵軍的366團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連彭德懷都被他的軍事指揮才能觸動,直接給他頒發了一個三等紅星獎章,這時候的李天佑還未滿20歲。所謂少年英雄,便是如此。
到了第五次反“圍剿”, 李天佑已經是第五師的師長,敵人九次沖鋒,全都被李天佑擋了下來,總之敵人若想要赢,就隻能從他的身體跨過去。再到長征之際,李天佑已經是司令部的作戰科長,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這些戰役,都有李天佑的身影。
不過抗日戰争之際,就已經很少能聽到李天佑的消息了,除了一開始的平型關大捷還有他的參與,他幾乎缺席了抗日戰場。
三、解放戰場第一虎将,還十萬大山一個太平
李天佑之是以會缺席抗日戰場,跟他身上的傷有關。他在戰場上隻猛頭前沖,完全不管不顧,将自己當作鐵打的猛獸。但他終究不是鐵打的,身體的舊疾一再複發,他也就很快倒下了。當時國内的醫療條件非常有限,黨組織經過思考之後,決定将他送到蘇聯進行治療,同時也可以讓他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繼續深造,是以在抗戰之際,就沒有李天佑的身影了。
待他再回國之際,抗戰已經走入了尾聲,但解放戰争又很快打響了。是以很多人無法了解為什麼一個缺席抗日戰場的士兵會有資格成為開國元勳,那自然是因為他在解放戰場上的貢獻。
解放戰場不比抗日戰場,遊擊戰已經不再是主要的作戰方式,國民黨擅長的是大兵團作戰,是以解放戰場上,這種大兵團作戰方式便成了制勝的關鍵。李天佑在蘇聯學習了六年,這些知識都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他開局便成了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的司令,并且負責開始訓練士兵。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李天佑作為四野“第一虎将”的稱号,就已經傳開了。
四平攻堅戰中,李天佑殲滅敵軍一萬多人,并且總結了攻堅戰術,開始在東北民主聯軍中推廣。遼沈戰役中,李天佑又再次殲滅敵軍三萬人。平津戰役中,李天佑殲滅敵軍超過十三萬人。
這些資料聽起來就令人膽戰心驚,更勿論李天佑本人在每場戰役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壓力。如果沒有李天佑,大片國土根本不會那麼快就被解放,畢竟一開始解放戰争在大家的預期之中,是需要整整五年多時間,但最終三年多就勝負已定,這其中李天佑有很大的功勞。
建國之後,李天佑也沒閑着,反而是開始進行大規模剿匪,保百姓安穩生活。1950年,廣西的土匪曾經對我軍進行了高達40次的進攻,但在李天佑的指揮下,土匪無一次成功。除此之外,李天佑在對土匪發動總攻之際也是毫不留情,将近四萬名土匪直接被斃于槍下,從此廣西十萬大山歸于甯靜,百姓再不受這土匪之苦。
誰都沒有想過,廣西省高坡寨走出來的一個小小少年,會在幾十年後還中國大江大河一個盛世太平。也正是因為李天佑的累累功勳,是以周恩來在聽到他的死訊之際,才會悲從中來。他為人民所做的一切,本該保佑他長命百歲,健健康康。56歲便歸天,确确實實無比可惜。
文/小羊
參考資料:《廣西曆史名人——李天佑》,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