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弊帚自珍

【成語】

【拼音】

bì zhǒu zì zhēn

【釋義】

對自家的破舊掃帚,也看作很珍貴。比喻對自己的物品珍視。

【出處】

宋·陸遊《秋思》詩:“烏帽翩翩九陌麈,枝藜誰記岸綸巾?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解釋:烏帽翩翩九陌麈,枝藜誰記得岸頭戴綸巾?遣簪見取最終安全使用,雖然微也自珍破掃帚。

【近義詞】

弊帚千金 敝帚自珍

【反義詞】

視若敝屣 視如草芥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自己的東西不值錢舍不得扔掉。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後裔。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漢光武帝劉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開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誠懇尚信,在軍事上有謀略,禁止虜掠,争取民心。在平複隴西之後,東漢唯一的威脅就是川蜀的公孫述了。先前劉秀數次招撫公孫述投降都被拒絕,劉秀大怒,發兵攻打川蜀。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大司馬吳漢率荊州兵六萬,馬五千匹,于荊門與岑彭會合,沿長江西上入蜀;來歙、蓋延率諸軍自隴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線岑彭軍溯江西上,攻克荊門,俘程訊,斬任滿,田戎退守江州(今四川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彭遂由三峽,長驅直入江關。沿途郡縣降附,大軍直迫江州。

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北路來歙軍大敗王元、環安軍,攻破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河池,挺進蜀中。公孫述派人刺殺來歙,劉秀乃派将軍劉尚繼續率軍南下。江州城固糧多,不易攻破,岑彭遂留兵圍困,自率主力直指墊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東)。公孫述令其将延岑、呂鲔、王元、公孫恢率軍拒守廣漢(郡治樟潼,今屬四川)、資中(今四川資陽),另派侯丹率二萬人拒守黃石(今四川涪陵東北橫石灘)。岑彭留臧宮于平曲拒蜀兵主力延岑,而自率軍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襲破黃石,倍道兼程二千餘裡,迂回岷江中遊,占領武陽(今四川彭山東),進擊廣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東北岸)。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劉秀命吳漢率兵三萬趕到前線,接替岑彭指揮。

建武十二年(36年)一月,吳漢敗蜀軍于魚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進圍武陽,殲滅蜀援軍五千餘人。西上再破廣都,逼近成都。吳漢求勝心切,率二萬步騎進攻成都,兵敗。吳漢随即改變戰術,乘夜秘撤到錦江南岸與副将劉尚合兵,并力對敵,轉敗為勝。此後,吳漢根據劉秀敵疲再攻的戰術,與蜀軍戰于成都、廣都之間,殲滅公孫述大量有生力量,兵臨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宮攻克繁(今四川彭縣西北)、郫(今四川郫縣)與吳漢會師,合圍成都。公孫述部将無奈隻能投降。但是吳漢副将劉禹并沒有打算放過公孫述的軍隊,不僅消滅了投降士兵,還對成都進行大肆放火亂殺。

這一消息傳至京城,光武帝劉秀大為震怒,特别下诏譴責劉禹:“這座城池已經投降了,滿城老婦、孩子還有數萬人,一旦縱兵進行放火亂殺,誰聽了都會心酸氣憤。通常之人,即使家裡有一把破掃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卻這樣不愛護子民的生命财産!你怎麼這樣殘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為?”随即,劉秀下诏撤了劉禹的職務,并對主将吳漢也給以嚴厲批評。

【造句舉例】

王老師的手稿一捆捆堆滿半間屋子,他卻謙虛地說:“我自知寫得不好,但還是要敝帚自珍,把這些收到一起儲存起來。”。

畫家指着牆上一幅小畫說:"這是我三十年前的處女作,筆法幼稚,實在沒有什麼藝術價值,但對于我卻敝帚自珍,留着作個紀念"。

看圖猜成語

根據下列圖檔提供的資訊,分别猜成語。

快來挑戰吧!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一、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二、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三、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四、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五、

一天一個成語:敝帚自珍

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正确答案将在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

1、龍鳳呈祥 2、融為一體

3、除暴安良 4、惡貫滿盈

5、筆墨紙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