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說到南宋的抗金名将,毋庸置疑,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嶽飛吧?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名将,那就是吳玠了。吳玠名聲與嶽飛齊名,功蓋千秋,功勞不比嶽飛差,甚至與霍去病比肩,那麼這個吳玠到底多厲害呢?或者說怎麼來評價這個南宋名将吳玠呢?

一、人中豪傑,南宋呂布

吳玠是南宋著名的将士。自幼從軍,抵禦西夏。從建炎二年就參與到抵禦金兵的戰争中,其弟吳林以勇猛著稱,先後歸屬曲端、張浚。富平失守後,吳軍把重心放在守猴園、饒鳳關等地,多次潰敗晉軍。史稱“吳軍首當其沖,久無蜀”。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南宋時期,宋金交戰,主要戰場有兩個:中原和關山。如果說嶽飛是中原的傳奇枭雄,那麼吳玠就是陝西的傳說。吳玠到底有多厲害。蒙元之戰——公元1131年,南宋剛剛經曆富平之敗,陝西淪陷,軍隊人馬損失數十萬。“天府之國”四川,完全暴露在貪婪的金人面前。在緊要關頭,吳玠和他的弟弟吳林帶領數千名殘疾士兵撤退到猴園,守衛這條通往四川的重要通道。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然後,吳氏兄弟從中原調用幾千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天府之國的周圍布下埋伏,深入淺出,用口袋陣法吸引包夾,輕而易舉就擊敗了金人的十萬精銳之兵,随後金兵逃之夭夭,顧不上掠奪的物資,把金銀珠寶灑落一地,連閻宗弼也被殺了。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經此一戰,吳玠名聲大振,北有神兵嶽飛,南有飛将吳玠,而在随後的一些戰鬥當中,吳玠更是立下汗馬功勞。

饒鳳關之戰——公元1133年,被吳玠吓到的遊牧民族決定避開吳玠把守的僧院,從另一面的饒鳳關攻打四川。結果吳玠得到消息,立即率領輕騎日夜追殺300裡,打了金軍一個措手不及。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神仙關之戰——公元1134年,金軍再次組織十萬大軍進攻神仙關。這一次,金人準備充分,決定卷土重來,甚至還帶上了家人,說明他們打算來四川養老。結果再次被吳氏兄弟打了一頓,連夜逃跑。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再想起四川,勝利可能是幸運的;不過,常勝絕對是實力。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二、帶兵之道:軟硬兼施吳玠的士兵總是戰鬥力超強,行動迅速,這與吳玠的帶兵方式密切相關。據史書記載,吳玠是一名軍人,恪守正義,為人溫和謙遜。他一般選擇助理的時候,隻看一個人的優點和才能,絕不會因為你是老朋友或者家人或者有強大的背景就給你官位。

作為一名将軍,他經常向下級士兵征求意見。是以在他的團隊裡,“下一個目标”總能順利達成,将士們也樂于為他努力。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三、伍公之策,破敵大勝

南宋初期有很多著名的抗金鬥士,其中嶽飛給人的印象最深,但其實當時還是有很多得勝的将領,比如吳玠。《繼續向别人學習》評論:“吳軍從教十餘年,百戰不殆。”每一次戰鬥中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但是吳玠确實多次打敗了金兵,這讓金兵恨之入骨。

但是,嶽飛用嶽家軍打敗了敵人,吳玠靠的是什麼?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吳玠死後,朝廷大将胡适會問吳玠的弟弟吳林為什麼吳玠總能打敗敵人。吳林回答:“吳玠與西夏作戰時,勝敗在一進一退之間,但遊牧民族耐力強,指令嚴格。一旦接到指令,他們肯定會為執行任務而死。”

是以,他們每打一場決戰,都有好幾天打不赢...也就是說,吳玠打敗金兵敵人的主要政策是先削弱敵人,再用劍封喉,這與晉國三駕馬車筋疲力盡,伍子胥被楚國所破的政策是一緻的。在和上元之戰中,吳玠以疲憊的政策擊敗了金兵。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在蒙元之戰之中,吳玠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充分地利用地形,然後進行伏擊,吳玠就是想打的對手措手不及,趁敵人慌亂中一招制敵。

在此後的許多戰争中,吳玠對疲憊的遊牧民族的作戰思想基本保持不變,盡管軍隊占主導地位。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四、吳公之舉,盛世千秋

《綠松石武夷傳》記載:“善讀史書,能學古者,可長記右座,必皆格言。”總的思路是,吳玠擅長讀史書,凡是過去能模仿的都記錄下來放在右邊。

随着時間的流逝,牆上有了語錄。說到底,并不是吳玠有多有才,而是他善于從曆史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把握政策,時不時盡全力打敗金兵。

五、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吳玠因為長期鎮守邊關,沒有機會去北京見到宋高宗,這讓他在評價自己的功績時損失很大。而且中興的四位将軍都被宋高宗召見過,經常出現在皇帝面前,比在偏遠的地方幹實事還管用。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京官被貶到地方崗位時都很難過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見到皇帝,即使他們做出了很大的成就,皇帝也很難見到他們。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吳玠在這方面遭受了損失。吳玠的地位比較低,吳玠的官職比中興四将低。在川陝取得前兩次勝利時,他還是張浚的部下,他的功績大多被張浚奪走。吳玠的最高實職隻來自豐甯和保定,而中興的四将大多來自三鎮,或者說是唐朝。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吳軍英年早逝,因縱欲過度英年早逝,時年47歲,比嶽飛早四年多,是最早去世的四大将領。他死得太早,分享勝利果實時吳玠已不在,自然不被視為封爵對象。雖然沒能成為中興四将,但吳玠的軍事成就之大,讓他比肩嶽飛、韓世忠。

他是川陝的守護神,他的傳奇一直留在他守護的土地上。回望明末之亂,後金蹂躏中原,似乎所向披靡,自诩“天下無敵”。其實史書早就給出了對策,甚至吳玠也做出了表率。可惜他缺少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南宋和北宋是中國兩個極具繁榮昌盛的朝代。然而,這兩個朝代始終生活在少數民族部落騷擾的陰影下,即金國、遼國、西夏和黨項。

雖然和宋朝皇帝昏庸無為有莫大關系,但如果有更多像水浒這樣的英雄群體和像吳玠這樣的俠客。整個宋朝的局勢會改變嗎?

當面對外敵時,我們必須共同抵抗外來入侵。即使個人驚為天人,但是毫無疑問,面對大兵團作戰也是杯水車薪。

南宋抗金猛将,八千破十萬金兵,與嶽飛齊名

總結:

筆者認為,善于研究曆史,尋求破敵之策,才是吳玠的成功之處,吳玠的所作所為都展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即使在21世紀,許多古老的智慧也在閃耀。外人用“醬缸文化”來描述中國文化,顯然有失偏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