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塘江變清記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

水塘江變清記

圖為水塘江岸邊濕地公園一角。 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攝

晴朗的冬日下午,廣西南甯市國凱路國小外,接送孩子的家長們早早來到校門口,踱步在水塘江邊,等待着下課的鐘聲敲響。校門前的這片江岸過去是一片建築棄土場,如今建成了一座濕地公園,也是孩子們的環保科普教育基地。

望着眼前的水塘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在水塘江仲蒙溝旁的黃茅坪村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張均麗很感慨。過去,水塘江就是一條臭水溝,沿線有40多個污水直排口,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江裡。“現在能明顯感覺水塘江的水不臭了,也不黑了,水質得到了很大改善,晚上還能去江邊步道上跑步。”張均麗說。

南甯是一座逐水而生的城市,18條城市内河縱橫交錯。2015年南甯入選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沿着“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水塘江全流域整治被列上日程。2017年,作為南甯市黑臭水體攻堅的重點民生工程,南甯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啟動。該項目通過建設生态濕地、休閑廣場、運動場、林蔭小道等,使水塘江成為集城市休閑和運動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綠肺”。

治水的第一步是控源截污。過去,水塘江流域兩岸各類污水直排河道,給城市環境和群眾生活籠上了一層陰霾。秉承“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的理念,南甯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通過錯混接點改造、雨污分流、河道清淤疏浚等方式,有效控制污染,改善水塘江河道水質。

截污收集的污水被輸送到水塘江水質淨化廠。作為項目的社會資本出資方,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控股的光大水務(南甯)有限公司負責營運水塘江水質淨化廠。在水質淨化廠的中控室内,企業負責人鄒吟嘯說,“我們的污水處理廠采用BAF(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能通過生物膜法生化處理有機污染物,讓污水得到淨化,出水水質大大提高。項目在有效解決城市内澇災害、雨水徑流污染等問題的同時,還有利于修複城市水生态環境,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改善人居環境”。

經過近4年治理,水塘江岸邊還建成了美麗的濕地公園。園内石山、瀑布、小橋、流水,一步一景。在傳統的河道景觀綠化基礎上,水塘江整治項目還新增水生态濕地,讓水體有淨化能力,讓河道有自淨能力。

可不要以為濕地公園隻有表面“顔值”,其實它的内涵作用更強大。濕地公園中央一個約2萬平方米的濕地池塘把水涵養在這裡緩慢淨化,池塘選培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投放的魚、螺能有效地進一步淨化水質。這些生态自淨措施,源源不斷地産生着幹淨的水,讓水塘江恢複了“呼吸”功能,充滿生機與活力。

“此項目一次性達到整治目标,避免重複建設,不僅為經濟開發區(那洪片區)、亭洪片區、大沙田片區、玉洞片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将進一步提高南甯市城市形象,促進南甯市經濟社會發展。”南甯市副市長李建文說。(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