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萬歲隻差一百歲,“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為何不廢了皇帝?

魏忠賢少時家境貧窮,混迹于街頭,不識字,但卻懂得射箭與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酒色, 魏忠賢經常和一群惡少年賭博,有次,他賭博大輸後感到很苦惱,便恨而自宮,改姓名叫李進忠,因早與宮中太監熟識通融,謠傳是以未淨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後來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賜名為魏忠賢。

魏忠賢自萬曆年間被選入宮,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形成對食結成了很深的關系。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在一個月内先後駕崩,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賢和客氏受熹宗寵愛,沒過一個月,封客氏為奉聖夫人,蔭封她的兒子侯國興、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賢的哥哥魏钊為錦衣衛千戶。魏忠賢不久從惜薪司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魏忠賢不識字,按例不能進司禮監,但因客氏的緣故,他得以破例。

離萬歲隻差一百歲,“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為何不廢了皇帝?

客氏淫毒兇狠。魏忠賢不知書,但記憶力很好,性猜疑殘忍而且陰毒,好阿谀奉承。朱由校非常信任這兩個人。兩人勢力更加嚣張。同時,魏忠賢兼領東廠事務,打擊異己,誣陷大臣,排擠東林黨,黨羽遍布朝野。

朱由校性機巧,好動斧鋸以及塗漆之類的事情,累年不倦。每次在拉線削墨時,魏忠賢之輩常來奏事。朱由校很厭煩,荒謬地說:"我已知道了,你們好自為之。"魏忠賢是以便任憑自己的意願恣行威福。

他一年中多次出行,每次總是坐着文軒,羽簾青蓋,四馬如飛,铙鼓鳴镝之聲,随着轟隆而過的車輪,隐沒在飛揚的黃土之中。錦衣衛官校腰圍玉帶,踏靴着誇,提刀相随,夾馳于左右,廚師、優伶、百戲、奴婢這些随從的人,又以萬計。百官的奏章,要用快馬才能趕上。所過之處,士大夫遮道拜伏,歡呼九千歲,些人幹脆叫他"九千九百歲""舉朝阿谀順指者但拜為幹父,行五拜三叩頭禮,口呼九千九百歲爺爺。" 而魏忠賢還左顧右盼,不加理睬。

離萬歲隻差一百歲,“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為何不廢了皇帝?

客氏居于宮中,脅持皇後,殘虐宮嫔。偶爾出宮回私宅,侍從聲威顯赫,光照道路,看上去就像是皇帝的儀仗隊。魏忠賢原來愚笨無所長,他的黨羽便日夜教他,又有客氏做内主,于是群兇肆虐,荼毒海内。

天啟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駕崩,崇祯朱由檢即位。二年(1629年)二月,朱由檢召見魏忠賢,讓内官讀其十大罪,魏忠賢非常恐懼。十一月,魏忠賢被發往鳳陽安置,魏忠賢在去鳳陽的途中,仍豢養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檢聞悉後大怒,命錦衣衛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審判。李永貞得知消息,連忙派人密報魏忠賢。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行到阜城時,聽到後一項指令,便與同夥李朝欽在阜城南關客氏旅店痛飲至四更,最後一起上吊自殺。朱由檢诏令将魏忠賢肢解,懸頭于河間府。客氏被鞭死在浣衣局。

離萬歲隻差一百歲,“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為何不廢了皇帝?

"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為何不直接廢了皇帝?

明朝的太監,也隻是依附于皇帝而已,他們的權力,是“僞權力”,他們沒有一官半職,沒有一兵一卒。皇帝一旦想處理政事了,就可以自己行使朱批勸。太監哪怕權勢再大,也擔心自己的主子倒下。魏忠賢得勢的原因就一句話:“因為皇上他老人家寵信呗。”

此外,明朝太監沒有軍權。唐朝時太監掌管禁軍,安史之亂太監魚朝恩組建的神策軍,長期作為中央軍拱衛京師,并一直由太監掌管。有軍權太監自然控制了皇帝,随時廢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