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讀王皓專訪有感:歲月使人沉靜如水,責任催人走向成熟

作者:楊磊談乒乓

2022年/第4篇原創

作者:楊 磊

品讀王皓專訪有感:歲月使人沉靜如水,責任催人走向成熟

今天,讀到一篇樊振東休斯頓世乒賽奪冠後,澎湃新聞對樊振東主管教練、前世界冠軍王皓的專訪。

專訪中,王皓暢談了陪伴樊振東成長的點滴、當教練後的感悟、對家庭的虧欠以及對乒乓球的無悔執着,大大小小、點點滴滴,娓娓道來,如訴家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同于運動員時代的“全新的王皓”。

這份“新”,不用你刻意去感受,簡直撲面而來,展現在話裡行間,展現在思考問題方式,展現在對人對事看法,展現在言談舉止巨大轉變……

聽的過程中,思緒不知不覺出圈,讓我懷疑眼前這位沉靜如水、金句疊出的“年輕人”還是當年那個‘練好了啥也不想’的王皓嗎?

思忖半刻,我給自己的解釋是:也許世界上最好的“教練”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無聲的歲月和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

歲月,使人沉靜;責任,催人成熟。

品讀王皓專訪有感:歲月使人沉靜如水,責任催人走向成熟

01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王皓,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對我來說,印象尤為深刻。

王皓的職業生涯幾乎與我的青春歲月幾乎完全吻合,在我心目中,王皓永遠是03年多哈世乒團體賽、04年雅典奧運會的模樣,永遠青春年少、心含不甘。

可惜,時光匆匆,一往無前,倏忽一眨眼的功夫,十八、九年的光陰,嗖的一下,過去了,距離王皓14年退役,也已經過了七八年了。

歲月促人成長。也許,每個人都會走向成熟,隻是方式不同,或早或晚。

  • 當初晨跑誰都叫不醒的小隊員,現在早已習慣了提前十分鐘等在操場;
  • 當初決賽不讓打上場就撂挑子的少年,現在也了解了團隊傳承的真義;
  • 當初說自己屬豬教練安排啥練啥的乖乖子,現在也深谙要始終警鐘長鳴;
  • 當初自認為實力獨步天下碾壓對手的技術男,現在也會因為隊員的備戰而輾轉失眠。

責任使人成熟。從當年一個打好比賽啥都不想的“甩手掌櫃”,到如今事無巨細啥心都操的“父親教練”,角色的轉變,責任的驅動,讓王皓迅速走向成熟。

這份成熟,話裡行間,耳能聞、心能感、情能通。

開場白太長了,言歸正傳,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下王皓,聆聽他退役後七八年走過的心路曆程。

02父親教練,冠軍傳承

“我是看着他長大的,一開始當隊友,後來當主管教練。這一路走來,我一直看着他成長。”王皓對澎湃新聞記者如此描述二者的關系。

兩人的第一次相遇來自2009年全運會前,剛上八一隊一年的樊振東,擔起了全運會陪練的任務。王皓當時話也不多,上來就練,搞得樊振東挺緊張,撿球都是跑步前進。

“我記得特别清楚,因為我當時比較胖,皓哥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多練練體能吧!”在接受《乒乓世界》采訪時,樊振東依然能回憶初次見面的場景。彼時的樊振東沒有想到,這位世界冠軍,會成為自己的教練。

有趣的是,王皓曾經也把兩人的關系形容為父子,“小胖跟我,就像我跟劉指導(劉國梁)一樣,又有兄弟的感情,又有師徒的感情,還有點像父子。”

但如今,王皓更願意用另一個詞來形容:“我覺得這更多是一種傳承,正是有這種傳承,國乒才能一代代培養更多的隊員”。

每個人都有父親,主管教練是專業運動員的“第二個父親”,“第二個父親的臉”絕大多數時間都難見晴空萬裡,小時候我們認為那是“不近人情”,長大了我們才知道它的另一個名字,叫“愛”。

03起床困難少年變身魔鬼教練

即便是現在貴為世乒賽冠軍,王皓依然要求樊振東每天出早操,而自己同樣全程不落,“甭管昨天晚上你睡多晚,第二天早上我敲門的時候必須起。他六點半下樓,我比他還早,六點二十就在樓下等他”王皓輕描淡寫地說。

在王皓眼裡,這些都是在磨煉樊振東的意志品質,但是問到是否在磨煉自己時,他卻輕描淡寫地來一句:“還好,這些我都習慣了。”

這一刻,王皓就像一位“總把孩子辛苦挂在嘴邊”的老父親一般,卻經常忽略了自己也在做相同的事情。

遙想當年,可能被教練叫醒、不願離開溫暖被窩的,正是現在站在門外、按時敲門、提前等候的“王皓”,時空轉換,角色互換,責任已讓當年的痛苦化作了如今的自律。

品讀王皓專訪有感:歲月使人沉靜如水,責任催人走向成熟

04保有群膽,更添孤膽

當王皓2017年重新回到國家隊,擔任國乒男隊一線隊教練後,他面臨的更多是未知。

“時間長了慢慢覺得執教能力需要時間,你得不斷跟運動員溝通,不斷去摸索,不斷總結,要腳踏實地的換位思考。”王皓回看那段時光,總覺得自己“踏實程度欠缺一些”。

但這種“踏實”,更像是一種沒有終點的探索——比如賽前該如何緩解隊員壓力,比賽該準備幾種解決方案,比賽中會出現哪些突發狀況……這些都是開放題,哪有什麼标準答案呢?

對于這些,球員時期的王皓身經百戰;但作為教練的他,更像是一個“新兵”。

即便是成為教練的第七年,王皓依然沒有所謂輕車熟路的感覺。東京奧運會前,他一度失眠了一個星期,并非完全睡不着,隻是腦袋裡一直盤算着各種各樣關于奧運會的事宜。

在他看來,教練是一份始終都需要危機感的職業,“你隻有一直都有危機感,才會不斷地去創新或者想一些新的問題”。

這樣的思考,也許隻有親曆者才能切身體會到其中的深淺,那種夜不能寐、茶飯不香的糾結,像始終在頭頂上懸着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無影無形卻又時時刻刻折磨身處其中的人,任何人都幫不到自己的感覺,正如一隻“在熱鍋裡被炙烤的螞蟻”。

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王皓,不再怕“當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

  • 如果沒有“當熱鍋上螞蟻”的勇氣和魄力,王皓不會選擇重回國家隊;
  • 如果沒有“當過熱鍋上的螞蟻”,沒有承擔過“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千斤重擔,王皓也不會東京奧運會前焦慮失眠、輾轉反側;

認準目标不放松,鼓足幹勁把夢追,經受高溫炙烤,頂住各方壓力,這就是現在站在樊振東身後的“王皓”。

教練時代的王皓,保有了球員時代的“群膽”,更敢于直面問題,增添了一份“孤膽”。

品讀王皓專訪有感:歲月使人沉靜如水,責任催人走向成熟

05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對于國乒教練的生活,王皓用“抛家舍業”四個字來形容。

“以前的時候我還跟我夫妻開玩笑,她說當運動員的時候天天出去比賽,我逗她說等我當教練了,基本都是我說了算。”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在王皓這裡差得不止一星半點。

“當了教練,你幾乎是住在隊裡,經常封閉訓練,還要出去比賽。因為帶的運動員也多,是以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得更多。”

王皓妻子闫博雅2019年的一條微網誌這樣寫道:“為了跟爸爸合影,螺弟從百天耗到了一歲,從一歲耗到了兩歲,終于安排上了。”王皓的回複則是:“終于不用把自己給P上去了”。

王皓算了算,一年時間裡能在家待的時間不過兩個月,“作為普通家庭,可能很多人他是覺得這樣是不正常的。但是作為教練來講也沒有辦法,但誰讓自己一直從事這個事業呢”。

“教練工作量大,是隊員對你的認可,因為隊員追着你練。雖然這種有壓力,但是整體來說自己是快樂的”。

在樊振東面臨職業生涯低谷時候,各種冷嘲熱諷鋪天蓋地,太多人指責王皓,“千年老二永遠教不出冠軍”“自己大滿亞不算,又帶着小胖拿了一輪”,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就像“雙圈大滿貫”“六邊形戰士”馬龍身後的秦志戬,功成名就、譽滿天下之後,人們才突然發現年紀還不大的秦指導已悄悄滿頭銀白。

99%的人隻看到了結果,隻有不到1%的人看到了“成功或失敗”背後的付出,幾十年如一日,抛家舍業的付出。

也許,并不是每一份付出都有結果,就像我們的人生,但是請不要冤枉和貶低每一份“真心希望我們好”的那份真心,就像王皓對樊振東。

06寫在最後的話

看完全程的采訪,我腦海裡無數次閃出一個念頭:“如果運動員時期的王皓,心智達到現在一半的成熟度,可能他的職業生涯會少很多很多遺憾”!可惜,人生不能倒轉,時光不能倒流。

老天爺就是如此安排,你身體生龍活虎的時候,偏偏不知青春可貴未來有期,不懂得珍惜;等你垂垂老矣,世事洞明大徹大悟,才覺曉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已眼睜睜從你手邊溜走,悔之晚矣。

有人曾說過一句頗具阿Q精神的話:“沒有遺憾的人生,本身就是最大的遺憾”!“遺憾”歸根結底,還是一種缺失,就像王皓三次與奧運男單擦肩而過,再雞血的辭藻也掩蓋不了錯過的錐痛。

“沒有遺憾,隻是一種理想;減少遺憾,才是真實”!

如何盡量減少人生中的遺憾?

王皓的專訪,給了我們一個思路,即:以歲月為涯,以責任為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剩下的,時間自會給我們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