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聲道評論

2024-05-25 20:36釋出于廣東知識領域創作者

文/熊志

“苦讀幾十年不如街頭三分鐘的騷舞弄姿,當哪個網紅通過直播打賞一夜暴富……這樣的負能量導向正在腐蝕着我們身邊的年輕一代……”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近日,當紅歌手海來阿木發文,痛批直播打賞,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他看來,直播打賞,就是“乞丐乞讨的新套路,比電信詐騙來的更防不勝防”,一副痛心疾首狀,争議和流量拉滿。

就像郭有才一夜之間被打成“網紅毒瘤”一樣,海來阿木的語出驚人,迎合了一些人對直播行業的偏見。但很遺憾,吃足了直播打賞紅利的他,這一次徹底罵錯了。

01

一個頗為諷刺的事實是,在拿起道德大棒,對直播打賞一通亂打之前,海來阿木,這位四川涼山走出來的草根歌手,恰恰是直播打賞紅利的受益者。

在發表争議言論後,很多網友扒出了海拉阿木以前直播的畫面。在很長一段時間,他也曾通過開直播來宣傳新歌,營銷自己。而就像其他主播一樣,直播間刷屏的那些打賞禮物,正是他收入的來源之一。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當然,對于曾接受直播打賞,海來阿木并未遮掩避諱。他在發文中坦言,發現“直播打賞真的太快,攔都攔不住”,索性就不開播了。畢竟,他的收入,“可能比鏡頭背後的大多數人要樂觀一些”。

看到這裡,不由得想提醒下海來阿木,其實真的心疼粉絲,不想讓他們花一分錢,完全可以關掉打賞,而不是一邊開着直播,一邊忙着收禮物。當然這是題外話。

如今,借助《歌手2024》的舞台,海拉阿木的知名度又有了大幅提升。從草根藝人到當紅歌手,苦盡甘來的他,随着知名度和身價的暴漲,擷取财富變得更加容易了。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身價和财富的增長,容易讓人失去共情的能力。更何況現在的輿論場,還充斥着直播打賞賺錢“不體面”的偏見。是以,對曾經給自己帶來收入的直播打賞,海來阿木突然“翻臉”并不奇怪。

畢竟,走紅後的海拉阿木,商演走穴、發新歌、開演唱會,輕松掙錢的手段一大堆,已經不需要通過直播打賞來謀生了。哪怕一刀切禁止打賞,現在也不會對他的利益産生任何影響。

而财富來得太快,和大衆産生階層隔膜之後,他自然很難和靠直播打賞合法謀生的普通人産生共情,即便自己曾是這衆多普通人之一。

海來阿木看到了直播打賞的一些問題,但選擇性地無視了一個事實——直播作為一個舞台,幫助很多草根藝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就像曾經的他自己一樣。是以難怪網友吐槽,“能接商演了,就把别人的鍋掀翻了”,“一個人啊,最怕的是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

02

對直播打賞上綱上線的批評,和對郭有才的圍剿,在邏輯上如出一轍。

其實市場經濟時代,隻要不偷不搶,就是合法生意。直播打賞,和其他職業沒有高下之分、貴賤之别。

某種程度上,靠直播打賞為生的主播們,和以往那些跑江湖的藝人,或者站上《歌手2024》的明星一樣,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是靠自己的勞動和服務來掙錢。

使用者打賞,是認可主播,對主播的表演支付費用。海來阿木上《歌手2024》,拿出場費,本質上也是憑服務掙“打賞”錢,隻不過“打賞”的人不是觀衆,而是廣告贊助商,付費的形式發生了變化而已。

如果直播打賞賺錢快有原罪,那麼,歌手在舞台上唱一首歌,就能攬金無數,它的合法性又在哪裡呢?

而且,現在的直播行業,早就告别了群魔亂舞的局面,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走向規範化和專業化。

比如在主播孵化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發掘、培養、包裝、輸送的完整機制,可以幫助一些才藝主播脫穎而出。在内容生産上,一些優質的直播節目,制作水準相當精良,品質絲毫不比那些傳統媒體制作的節目要差。

低俗擦邊被打壓,優質主播、優良節目脫穎而出,這是平台、使用者共同篩選的結果,也是行業不斷進化的必然。

它形成了一套基于直播内容品質的優勝劣汰機制,所謂“不勞而獲就能賺大錢”,“随便扭兩下就能一夜暴富”,但凡去當兩天主播試一試,就會發現那是想當然。

優勝劣汰讓好内容勝出,良币驅逐劣币,在直播平台上,我們才能夠看到很多寶藏節目。一些優質的傳統藝術,通過直播開辟出新的線上舞台。

比如抖音釋出的《2023非遺資料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萬場非遺直播,平均每分鐘就有13場非遺内容開播,衆多瀕危非遺全類目都通過平台找到了新觀衆。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國樂舞蹈、詩詞戲曲、國畫書法,這些傳統藝術行業的從業者,受制于傳播面,以往往往很難出圈,現在借助直播的舞台,可以實作更廣的觸達,讓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到,并付費“打賞”,為優質文藝内容充值。

在文化傳播層面,直播的新形态,增強了優質文化傳承的聲量,有助于避免傳統技藝“人亡藝絕”。

對從業者來說,直播讓他們有了新舞台,打賞帶來了新的收入管道,不僅可以改善生活,也能夠讓他們更有動力,去進行優質内容的生産創作,形成良性循環,讓文化傳播、非遺傳承産生更強的持續性。

03

就在這兩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釋出公示,拟增加網絡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使用者增長營運師等19個新職業。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将“網絡主播”收編,對新職業工種的認定,是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從業者數量不斷增加的結果,也展現了政策層面對網絡主播職業價值的認可。

有機構之前釋出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網短視訊賬号總數達15.5億個,有1508萬人把直播當成主業,意味着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是職業主播。

不難看出,網絡直播這一新經濟形态,已經成為重要的就業蓄水池。它讓一些多才多藝的年輕人不再被埋沒,也為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短暫的跳闆和緩沖帶,讓他們在積攢能量後,又能投入下一份職業。

不隻是直播行業,網約車、外賣、快遞等新經濟形态,這些年都迎來快速發展,在為群眾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憑借着較低的門檻,吸引了大量人員進入,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

這兩天,多地網約車行業拉響警報,運力飽和,每輛車日均不超20單。運力飽和的背後,是從業人員數量的快速增加,它正是目前就業壓力的一個縮影。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在此背景下,海來阿木對直播打賞的批評,如果隻是一種道德自覺,倒也無可厚非。是否開直播,是否接受打賞,他有選擇的自主權。

但作為一個登上全國舞台的歌手,海來阿木自己不開直播也就罷了,還要嘲笑被納入新職業目錄的網絡主播是“乞讨”,還要呼籲國家管一管,恨不得一刀切把直播打賞給禁了,這才是真正的何不食肉糜。

低俗直播要整頓,但不該一刀切,站上道德高地對直播行業上綱上線,将直播打賞貼上不體面的标簽。

吃到了直播的紅利,通過打賞賺到了錢,現在反過來“過河拆橋”,不知道海來阿木有沒有意識到,他的這番痛心疾首,看似是“為民請命”,實則是在打碎多少人合法謀生的飯碗?

檢視原圖 572K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 當紅歌手炮轟直播打賞,這一次錯的離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