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開國上将,抗戰時期親自拿大刀,一夜斬首一百多漢奸

65年前,世界戰争史上火力最猛烈的戰役打響。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堅守上甘嶺四十多天,把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前,震驚世界。指揮這次戰役的,是秦基偉,将軍外号“秦大刀”,一生慣打硬仗!

1914年11月16日,秦基偉出生于“中國第一将軍縣”湖北黃安(現紅安縣),八歲時一場瘟疫奪走了他所有的親人,他成了孤兒。孤苦的生活使秦基偉養成了剛毅、勇敢的性格。1927年,十三歲的秦基偉參加了轟轟烈烈的黃麻起義,被鄉親們譽為“紅色少年”。

此人是開國上将,抗戰時期親自拿大刀,一夜斬首一百多漢奸

1931年11月——秦基偉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手槍營二連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曆次反“圍剿”鬥争。在著名的黃安戰役中,城東嶂山陣地失守,他率部護衛着總指揮徐向前直奔火線,指揮部隊奪回了陣地。在開創川陝蘇區的鬥争中,任方面軍警衛團團長、紅三十一軍第二七四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随後參加長征和西路軍行動,在西路軍任總部四局長。

1931年底,紅四方面軍攻打黃安城。年僅十七歲的秦基偉這時已經擔任總部警衛團手槍連長。看着其他部隊打得熱火朝天,自己的連隊卻整天守着總部,無用武之地;秦基偉殺敵心切,竟然一腳踹開了營長的門:“這個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連隊要打仗!”

營長連瞟都不瞟秦基偉一眼,低着頭補軍裝,許久才說:“好哇,你秦基偉英雄啊!把連隊給我留下,你愛到哪裡去到哪裡去!”秦基偉懵了,營長又開口說道:“把槍也留下,打完這一仗,封你為秦大刀!”

營長希望秦基偉知難而退。誰知秦基偉一腔熱血,竟隻身沖上前線。他不顧生死,奮勇殺敵,竟然隻用大刀就砍死了好幾個敵人。從此,“秦大刀”的威名在紅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一二九師抗日獨立支隊在太行山區成立,二十三歲的秦基偉任司令員。這時日軍占領了太原,對周邊不斷地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噩耗連連傳來,讓秦基偉怒火中燒,筋骨欲裂。

但秦基偉卻不能主動出擊。他的部隊武器低劣、彈藥奇缺,人數也僅千餘。如果出擊,會暴露自身實力,并且會引起敵人注意,招緻瘋狂報複。在這個關鍵時刻,秦基偉決定:“打!但要智取。”

秦基偉嚴令各遊擊隊負責人,務必掌握漢奸和日本人的行蹤。一切準備就緒後,秦基偉準備對敵僞大開殺戒。

此人是開國上将,抗戰時期親自拿大刀,一夜斬首一百多漢奸

1938年4月2日,太原東南的半壁河山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夜。秦基偉親自帶領十個縣的軍民,一夜之間殺死一百多個罪大惡極的漢奸。所有漢奸屍體上都有一張智語:“凡給日軍通風報信帶路者均同此下場。”落款是八路軍秦賴支隊。

幾天之内,附近七十多個日僞據點又同時遭襲,二百六十多名漢奸被殺,日軍也死傷慘重。敵占區内一片恐慌,日本人和漢奸吓的魂飛魄散、氣焰全無,連門都不敢出。

華東野戰軍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劉伯承、鄧小平指揮部隊加強西線行動,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1948年10月9日,劉鄧決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相聚攻取南陽、鄭州,策應華野在徐州戰場上即将展開的淮海戰役。鄭州戰役不是孤立的,可以說是淮海戰役的序幕。

當時,劉鄧發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就明确了攻打鄭州的企圖:“吸引孫元良全部回援甚至可能更吸住邱清泉兵團一部向西,以達到協助華野作戰的主要目的。”九縱在最初的部署中不是重要角色。秦基偉想攻堅也好,配合也罷,主要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但秦基偉判斷,鄭州守軍有可能會逃跑。于是,他指令九縱做好阻逃打援的一切準備工作。

此人是開國上将,抗戰時期親自拿大刀,一夜斬首一百多漢奸

1952年10月14日——開始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是堅守上甘嶺的主力部隊,面對美軍6.2萬餘人、118輛戰車、350門大炮、3000多架次飛機以及投下的200多萬發炮彈、萬餘枚炸彈,十五軍堅守上甘嶺40餘天,頂住了“世界戰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擊”,把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前,打得驕橫的侵略者隻好再在談判桌前低下頭來,進而加速了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的程序。

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國慶閱兵,秦基偉将軍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作為閱兵總指揮随行。側立閱兵指揮車上,秦基偉威風凜凜,目光奪人,被譽為“神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