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明朝末年有四公子,他們分别是陳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這4人在當時名滿天下,冠絕一時。

現在的人可能對唐伯虎、錢謙益等人的大名十分熟悉,但是,卻不知冒辟疆的名氣才是最大的!就連絕代美人陳圓圓、董小宛都為之傾倒。

而更讓後人意想不到的是,陳圓圓在吳三桂之前曾和冒辟疆私定終身、談婚論嫁,甚至到了晚年,還要和他比翼雙飛!

冒辟疆是誰,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讓兩位絕世佳人為他傾倒呢?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冒辟疆,本名冒襄,是忽必烈的直系後裔,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聰慧。

明末文宗董其昌認為他的才華堪比初唐的王勃,殷勤提攜,使得冒辟疆的大名很快為南北士林熟知。

如果冒辟疆隻是有才華也就罷了,可他的長相也驚為天人!

其好友張明弼曾這樣記載他的豐姿:“其人姿儀天出,神清徹膚,餘嘗以詩贈之,目為‘東海秀影’。所居凡女子見之,有不樂為貴人婦,願為夫子妾者無數。”

按照張明弼的說法:冒辟疆絕對是明末第一美男子,連很多貴婦見了他,都甯願舍棄正室的身份,做他的妾室。

才華比肩王勃,相貌不輸比潘安,冒辟疆絕對是那個時代的寵兒!

是以,這才有了董小宛對他的九死不悔,才有了陳圓圓對他的一見傾心!

對于董小宛,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後來她被迫做了順治的鄂妃,和冒辟疆勞燕雙飛,還是以演繹出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不過,世人卻絕少知道,在董小宛之前,他和陳圓圓之間也發生過一段悱恻纏綿的故事。

直到冒辟疆晚年,他的自傳《影梅庵憶語》問世,世人才略微窺知一二。

據《影梅庵憶語》記載:

“辛巳早春,許忠節公赴粵任,與餘聯舟行,偶一日赴飲歸,謂餘曰:‘此中有陳姬某,擅梨園之勝,不可不見。’餘佐忠節治舟數往返,始得之......”

據冒辟疆自述:

好友忠節即将赴任廣東,離去前告訴他,蘇州有個姓陳的歌女,相貌冠絕梨園,不可不見。冒辟疆讓他帶自己找了好幾次都沒遇到,直到數日後在黃山巧遇......

才子佳人,良辰美景。

離别之前,冒辟疆扯着陳圓圓的衣角,問她何時能再次見面。陳圓圓亦不舍于他,回道:“光福梅花如冷雲萬頃,子能越旦偕我遊否?”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此時正是1月中旬,陳圓圓便和他相約,2月初在蘇州的光福園一起賞梅花。

令人遺憾的是,冒辟疆正處于省親途中,不能久留,十分惆怅。

不過,讓冒辟疆驚喜的事,陳圓圓早已對他一見傾心,竟再次推遲了約見之期:“南嶽歸棹,當偕子于虎丘叢桂間。”

為了能和冒辟疆再見一面,當時已名噪梨園的陳圓圓,平生第一次委曲求全:既然下個月不能相見,那就等冒辟疆省親回來,于八月在虎丘相會吧。

若不是對冒辟疆傾了心,陳圓圓如何會等到他省親歸來?

由此可見,陳圓圓對其是真的動了情!而且,在冒辟疆盤桓衡嶽的那段時間,陳圓圓還曾兩次投信,督促冒辟疆前來赴約,私定終身,并商量婚嫁之事。

遺憾的是,當冒辟疆終于在中秋節前趕到虎丘的時候,陳圓圓已于10日前,被豪門掠去。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掠走陳圓圓的豪門是誰?

崇祯帝的嶽父周奎!為了讓皇後女兒在和田貴妃的争寵中赢得上風,遍尋天下美麗女子進宮。

陳圓圓大名在外,輕易便被同是蘇州人的周奎發現,便直接掠走,送進宮中。

冒辟疆雖是官宦之後,但相比國丈、皇帝來說,實力太弱,聞之慘然,卻又無可奈何。

不過,冒辟疆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一心中興大明,不喜女色。而周皇後的對頭田貴妃,便趁機把陳圓圓趕出宮,送到父親田宏遇家,做了一名歌姬。

也是以,吳三桂才能見到陳圓圓。

如果冒辟疆早來10多天,估計就沒有吳三桂的事了,興許就不會發生日後的“沖冠一怒為紅顔”的故事了!

可是,曆史就是曆史,已經發生的就再也更改不了。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很多年以後,冒辟疆仍對陳圓圓念念不忘,有一次見到一位好友,對他歎息道:“佳人難再得”。

不料,這個朋友竟然知道陳圓圓的下落,而且經常出入平西王吳三桂的府邸!

據冒辟疆在《影梅庵憶語》記載:友人語之曰,“子誤矣!某之匿處,去此甚迩。與子偕往。”至果得見,又如芳蘭之在幽谷也。

朋友告訴冒辟疆說:你說的陳圓圓我認識呀,她現在隐居在某處,離此地很遠,如果你想見她,我可以帶你去!

冒辟疆大喜,果然前往,再次見到佳人!

此時的陳圓圓已年老色衰,吳三桂寵上了新人,陳圓圓便長齋供佛,隐居于明月桂影之下。

兩人再次相見,恍如隔日,相視而笑。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子至矣!”本已吃齋念佛的陳圓圓竟然再次心動,對他說:“餘此身脫樊籠,欲擇人而事之。終身可托者,無出君右。子毋辭!”

盡管隔了很多年,兩人再見卻沒有一點違和感,陳圓圓沉寂已久的心再次懂了,敞開胸懷,再次明确表示要托付終身于他。

冒辟疆對她也餘情綿綿,深感再見不易,對她承諾道:“若爾,當與子約。”

婚嫁之約,在時隔幾十年後重續,陳圓圓“驚喜申矚,語絮絮不悉記”,而冒辟疆也“即席作八絕句付之”,以詩為盟。

可是,曆史再次開了兩人一個大玩笑!

數月後,吳三桂起兵反清,兵荒馬亂,道路受阻,而陳圓圓也再次被遷移到了隐蔽之所,兩人從此竟不得再見。

他是忽必烈之後,才貌雙全;為了他,陳圓圓放下矜持先後兩次催娶

上述故事出自冒辟疆的自傳《影梅庵憶語》,應該屬實,後人也常以此為憾事!

若是冒辟疆早去蘇州10多日,和陳圓圓結為百年之好,那麼,吳三桂還會引清兵入關嗎?可惜,這些都是妄語,作不得數!

不過,冒辟疆的個人魅力确實讓人佩服,竟然讓兩位絕代佳人為他動心,甚至還讓陳圓圓不惜放下矜持、兩次催娶。

一個女子讓吳三桂沖冠一怒、引兵入關,一個女子讓順治念念不忘、收入宮中;可惜的是,這兩個女子最終都被造化所捉弄,與他無緣。

▲關注我,贈送高清中國和世界地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