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以往,咱們每每提及兵仙韓信之時,總會有這麼一個錯覺,那就是:

韓信本身能力确實很強,當年項羽真是瞎了眼,竟然沒有看出身邊的這個大才,最終被劉邦給撿漏,得以從蜀地翻盤,進而定鼎天下。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然而,當我們細看這段曆史的時候,不難發現:

其實最初,不止項羽沒有覺得韓信是個大才。

即便是眼光毒辣、駕馭臣下手段出衆的劉邦,在親信夏侯嬰的強烈推薦之下,依然沒有對韓信點贊加關注。

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當年,争天下的兩位大佬都沒有覺得韓信有才,那麼為何搞後勤的蕭何,眼光會那麼獨到,能夠發現并笃信韓信是塊璞玉呢?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搞清以下幾點,就知道為何當年蕭何得知韓信跑路的消息之後,會慌得一批,匆忙間,以至于連向老大劉邦,打個報告的時間都沒有了。

韓信真的是個沙場小白嗎?

不少小夥伴們,可能會有這麼一個感覺,人家韓信之前也沒有打過什麼仗,後來的軍事微操竟然那麼強,可見兵仙果然是天才,非一般人可比。

然而,韓信以前真的沒有打過仗嗎?

但凡仔細看史書的小夥伴們,隻要翻看一下淮陰侯的履曆,都會知道,這位不僅打過仗,而且還打過很慘烈的仗。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

從項梁反秦初期,韓信便加入其麾下,當時的韓信,沒有黥布的兵馬,沒有範增的名望,隻是一個仗劍的少年。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當年的韓信,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參與了項梁随後的曆次戰役,破東阿,屠城陽,下濮陽東,略地雝丘。

那個時候的楚軍,所向披靡,而韓信作為其中的一員,也在一次次屍山血海之中,百戰餘生。

随後,他經曆了自己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敗仗——秦二世二年,定陶,秦将章邯大破楚軍。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這一仗,數萬楚軍健兒如同秋草般,倒在了秦軍的刀鋒之下,即便是神勇無敵的武信君項梁,最終也倒在了亂軍之中。

隻有少數人,最終殺出重圍,逃出生天,韓信便是其中的一位。

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

你可以說他幸運,但在那種混亂、險惡的戰況之下,單憑幸運,應該很難解釋得通,我想,至少從這一仗來看,就能發現:

韓信個人的戰鬥能力,應該也是不俗的。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死裡逃生的韓信,随後投奔了項羽,成為了項羽麾下的一名持戟郎中。

執戟郎中是個啥玩意?乍一看,好像就是一個整天拿個大戟的保镖,你看看,項羽還真是,把人家韓信埋汰成啥樣了。

但您若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項羽其實對待韓信,并不算差。

韓信跟項羽的關系,真的很一般?

作為叔父項梁麾下的僅存人員,曾被韓信諷刺為“兒女情長”的項羽在對待韓信的事情上,确實很懷舊。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他将韓信留在了身邊,并給予郎中的爵位,讓他先在自己的身邊做事。

當年的項羽整天不是在打仗的途中,就是在打仗的戰場之上,在項羽帳前執戟之人,自然不是後世和平年代的那種花裡胡哨、主打形象的執戟郎,不管是能力、還是忠誠都得是A++才行。

而從韓信數次給項羽獻策就能看出,他這個郎中,是能夠參與項羽軍事決策的核心圈之人,可不是軍中的路人甲、路人乙。

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

能在項羽面前“指手畫腳”的韓信,在項羽的軍中,應該沒有我們想象中混得那麼慘。

那麼韓信為何還要跑路呢?

不少小夥伴們曾經推斷,應該是項羽的自身能力也很強,他的優秀程度跟韓信重合了,然後韓信感到實作不了自身的價值,是以最終跳槽,追夢去了。

其實這都是建立在韓信确實有才的“假象”之上,有沒有想過這樣一種可能——韓信其實并不是特别有才華。

畢竟要說項羽看走眼了人,劉邦接着也同樣看人走眼的幾率,可不太大呀。

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韓信其實并不是一塊金子。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不過,他的身上,倒的确有一點讓蕭何看上了。

這一點,不是軍事方面的長處,熟讀史書的小夥伴們,可以看看《史記》當中,蕭何勸劉邦留下韓信的時候,可一句韓信是個軍事大牛的話都沒說。

人家隻是說了:

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你要是想争天下,得用韓信。

那麼當時的劉邦,需要借助韓信的哪一點兒呢?

那麼蕭何到底看中了韓信的哪一點兒

對比當年王陵、曹參等人的戰力,韓信有一個與衆不同的長處,那就是——曾經跟項羽混過。

韓信是項家軍的班底之臣,跟着項梁打天下,熟知項家軍的軍法、章程,同時還曾在項羽身邊做過郎中謀士,并參加過多次項羽親自策劃的軍事行動。

可以說,韓信對于項羽本人的脾性、軍事行動偏好、動向,嫡系、雜牌勢力的分布,以及作戰時的戰略部署,知之甚詳。

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劉邦想要鹹魚翻身,放着一個熟知敵方的人才不用,也難怪蕭何上火着急。

那麼為何要非拜韓信為大将軍呢?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蕭何和劉邦後來的對話就挺明顯了:

王曰:“吾為公以為将。”何曰:“雖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是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

兩人這話裡面很明白地透露出一個情況,那就是,韓信這人,喜歡玩虛的,好面兒。

以他的才能,劉邦說,今兒我看你的面兒,給他個将吧。

蕭何說,就這樣,人家也不一定留。

劉邦最終隻能加碼,要不大将?

蕭何:還得正式點兒,韓信不喜歡太随意。

最終劉邦留住了韓信這個熟知項羽的人才,而随後,韓信便開始給劉邦介紹項羽的種種不堪,給劉邦打氣:

項羽不能任用賢人、好恃匹夫之勇、有着婦人之仁的性格;

劉邦聽完,最終堅定了信心,項羽确實不如我,搏一把,總不能老死在蜀地吧。

随後,劉邦便開始行動起來。請注意,這個時候,漢軍名義上的大将軍是韓信,但真正出兵幹仗、指揮的,還是劉邦,出陣沖鋒的還是王陵、薛歐等人。

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章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又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鹹陽;引兵圍雍王于廢丘,而遣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為渭南、河上、上郡。令将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呂後。

從秦二世二年八月,漢軍出蜀到劉邦攻克彭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韓信都沒有出鏡。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而韓信随後的登台亮相之中,擒魏王豹一戰,确實漂亮,而到了攻擊趙王之時,卻暴露出了不完美的一面。

廣武君李左車曾經建議趙王斷了韓信的糧道,最終趙王沒有采納,這使得韓信最後慶幸不已,等到戰後,他便下令全軍,務必生擒李左車。

等拿到李左車之後,韓信以師待之,自此,李左車便成為了韓信的鐵杆謀士,也成為了韓信每次重大決策中,不可或缺的高參。

也就是說,韓信的兵仙美譽,應該是建立在他與李左車共同努力的基礎之上的,先前的韓信,戰力、謀劃方面,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完美。

為何當年蕭何非要月下追韓信?他看上韓信的原因,可真不一定是對方很優秀

這也就能夠合了解釋了,為啥項羽、劉邦當年看不上韓信,而蕭何卻非要玩了命地月下狂奔追韓信了。

人家追的,是知道項羽底細的人,而不是後來最終成為兵仙傳奇的齊王、淮陰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