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繼而統一貨币、統一度量衡,創立了秦朝,為後世近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是以,秦始皇也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除了統一天下,畢生還有三大工程,除了萬裡長城和阿旁宮之外,便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秦始皇陵從設計到建造,耗時整整三十七年,涉及其中的人力和物力無數。

關于阿旁宮的金碧輝煌,從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可略見一二。當然,阿旁宮被楚霸王項羽燒成灰燼了。

雖然秦始皇陵今猶在,但是由于現在科學技術水準,對于挖掘秦始皇陵而言,還是不夠的,是以,秦始皇陵暫且封禁在地底,人們隻能通過史料的記載,去想象秦始皇陵地下宮殿的規模,

關于秦始皇陵墓的傳說,最讓人感興趣的是:秦始皇陵含有大量的水銀,據說有三十五米之高,這是事實嗎?

秦始皇陵含有水銀,這是事實,依據有二: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1、根據古籍《史記》和《漢書》的記載,都提及到秦始皇陵含有大量的水銀,例如史記中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後漢書中道:“水銀為江海、黃金為凫雁”

2、考古學家根據現代的遙感等堪稱手段,發現秦始皇陵地面的水銀含量,比周圍的土地,整整高出二十倍,由此可見,史料中關于秦始皇陵水銀的記載,真實不虛。

當然,秦始皇陵水銀的含量,并沒有傳說中三十五米之高,因為人們估計整座皇陵高才三十五米,不可能全灌滿水銀。如果正如傳說中,水銀有三十五米之高,那麼整座皇陵的水銀含量,得達到一萬噸,很顯然,古代的金屬開采技術,沒有達到這一水準。

是以,關于秦始皇水銀的傳說,真假參半,水銀高三十五米是假,含有大量水銀是真。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那麼,秦始皇陵還有這麼多的水銀,是做什麼用的呢?人們給出以下幾種猜測:

1、防盜墓賊。水銀易揮發,且有劇毒,這樣能夠很好地防禦盜墓賊對古墓的侵害。

2、防腐。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水銀有防腐的功效,是以水銀也被用于古代的墓葬中。

3、地下有靈。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水銀模仿的是江河湖海的走勢,預示着秦始皇死後有靈,繼續在另一個世界一統天下。

那麼,秦始皇陵裡的這些大量水銀,又是從何處而來的呢?有兩種說法: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第一種說法是最近才提出的。人們發現距離秦始皇陵約一百公裡的地方,有豐富的水銀礦産,這一地友善是旬陽青銅溝。人們發現這一地方,有近一千餘個大小不一的古代礦洞,而且都是專門開采水銀的。

更讓人産生聯想的是,在秦朝,旬陽就有兩條古道(庫谷道和子午道),通往秦始皇陵。是以,有理由猜想,秦始皇陵的大量水銀,産自百裡之外的旬陽,并且在當地開采後,直接通過古道運往皇陵。

秦始皇陵的水銀,真的有35米之高嗎?是誰提供的?與一位寡婦有關

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古籍推測的。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對于一個寡婦,非常敬佩,不僅僅封其為“貞婦”,而且這一寡婦死後,秦始皇還修“懷清台”紀念她,這位寡婦,史記中稱其為“巴寡婦清”

“巴”是巴蜀的意思,清則是這位寡婦的名字,為何秦始皇對這位寡婦非常賞識呢?因為這位寡婦,富可敵國,她幾乎壟斷了整個戰國至秦朝的“丹砂生意”,而丹砂也就是古人萃取水銀的原料。

是以,秦始皇陵的水銀,亦有可能是巴寡婦清所提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