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想怎麼樣,說出來吧

作者:一個不會寫文章的文章

有一種體驗比通常認為的更具普遍性,那就是覺得自己“不正常”。

絕大多數的“正常人”,都曾經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經曆過這種擔憂,這可以追溯到幼兒時期,當父母說出“小朋友都喜歡幼稚園,你怎麼會不喜歡”的時候。那時我們就開始學會分類,将自己的體驗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好的、符合身邊人期待的;另外一部分是挑剔的、悲觀的、不滿意的,是可恥的、不正常的。我們忍不住懷疑,我是一個“不正常”的人嗎?

在做心理咨詢時,很多來訪者都會經曆一個關鍵時刻,他們需要鼓足勇氣向某個人坦白:“是時候對你說真話了。”真話是:“我隻能是我自己,我跟你想象的不一樣。”說出這句話既讓人心虛,也暗暗舒了一口氣。

有時是孩子向父母宣告真正想選的專業,有時是伴侶告訴對方自己另有人生的主張,有時是在辭職的時候告訴老闆:“公司哪裡都沒問題,隻是不适合我。”

我有一個來訪者,用了好幾年時間才相信“我想換個工作不是我有問題”。因為工作壓力,她身心處在超負荷狀态。幾乎每年她都要提一次離職,每次老闆都說:“我知道你累,我們誰不累?”老闆還說,Winnersnever quit(勝者永不退縮)。她說老闆是一個自律而強大的女性。她視老闆為人生榜樣。但在内心深處,一直有一個說不出口、也不敢面對的疑問,那就是:萬一我跟她不一樣呢?

一旦你承認自己的情緒,就會看到更多關于自己的真相。真相是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開心,就很難要求自己開心起來。

她想換一份輕松的工作,但她覺得這是不對的。我說沒什麼對不對:“你可以輕松,也可以累,如果這隻是一個選擇,就沒什麼高低之分。關鍵是你想怎麼樣?”

她愣了一會兒,說她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一直以為,你想怎麼樣,這個提問是用來慰别人的。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嗎?”她從沒想過,這是一個真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過自我懷疑,我們遵照特定的軌道運轉到某一刻,突然意識到真實的自己不是現在這樣的人。我們開始面對真實的願望,同時頭腦裡跳出這樣的聲音:“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毫無分辨之力,隻能驚惶地看一眼四周:還好沒人發現,于是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在對這些人的咨詢中,我試圖讓他們了解:“别人”沒那麼在乎你。顧及别人的感受,不等于通過“别人”塑造你能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别人都看着我呢”,隻是一種想象。

要打破這種想象,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我的來訪者再次提出辭職,面對老闆的那套說辭時,她說:“我懂,隻是我發現我沒那麼想要這種成功了,我想要另一種成功。”老闆愣了一下,說:“哦。”後來她回了老家,幫家裡經營果園。她說現在快樂多了,工作不累,又能照顧父母,自己的身體也好了。

距離她獲得這樣的生活,最難的一步就是承認:這就是我。這句話簡單到無須證明,但一個人往往要好多年才能面對。我是否能在這個世界找到更自在的位置?大可以帶着這個疑問,多走、多試。無論如何,先承認“這樣的我”,是走出的第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