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建文元年,一起震驚天下的大事爆發,這個事件就是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從諸多曆史記載來看,對于燕王朱棣的造反,各方反應都還算比較平穩,因為大家都知道燕王朱棣必然造反,即使是建文皇帝都是如此。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場大戰雖然大家都預料到了,可是大戰的結局卻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燕王朱棣隻靠這八百人,居然反殺了建文皇帝,而且開創了一個承接朱元璋的大盛世。此舉被稱之為曆史上的奇迹,甚至很多人稱朱棣為天命所歸。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由于這件事情穿插着太多的複雜性,是以在這一期間還出現了很多的傳說,其中自然有燕王朱棣乘風化龍,同時也包括了燕王朱棣發現了建文皇帝的密旨一說,甚至在這秘旨之中,還包含了建文皇帝的一個大秘密,以至于燕王朱棣作為勝利者卻哭得像個小孩一樣。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關于當年燕王朱棣造反這一事件,曆史上有不同的觀點,例如有人就提出燕王朱棣早就已經在造反了,而且史書中更是多處提到。例如,燕王朱棣在家裡面養雞,在地下負責打造兵器。又例如,燕王朱棣裝瘋,然後準備造反的工作。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但也有一派人認為,燕王朱棣其實并不想造反,因為作為當時北方最有威望的統帥,而且北平擁有的最大的武器庫,既然有現成的武器,為什麼朱棣還要自己打造武器,而且還弄得人盡皆知呢?另外,燕王朱棣一開始的表現并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的粗暴,他很早的時候就交出了自己的軍隊,而且主動交出了三護衛人馬。正如史書所記載,朱棣在真正要造反的時候,他的身邊隻有王府的八百人。

是以結合這些内容來看燕王朱棣,其實一開始就表示妥協,甚至隻想做一個普通王爺,但是卻逐漸的被逼到了造反的路上。否則,如果他真的要造反的話,肯定一開始就調集了北平的八萬軍馬反抗,而不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去賭命。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以上兩種觀點在曆史學界都很有市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個人以為,生完朱棣更有可能符合第二種說法,他的造反是猝不及防的,甚至是拖拖延延的。

不信我們可以看一下曆史,根據官方史料記載,燕王朱棣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在打天下,是以大家朝不保夕,燕王朱棣基本上得不到父親的溫暖,也很少得到母親的關懷。那麼他是如何活下來的呢?史書明确記載,燕王朱棣以及其他的弟弟,都是在大哥的保護和照顧下茁壯成長。是以不客氣的說,朱标相當于朱棣等人的父親,這感情之深厚是沒得說的。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既然朱棣非常的尊敬自己的大哥,那麼自然也不會反對大哥當太子。當然了,後來大哥去世以後,朱棣内心肯定也想位極人臣的,可是繼承人是大哥的兒子,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朱棣肯定不會有一聽到消息就要造反的沖動,應該是處于内心不爽,但又願意不得不接受的一種心态。

但是,朱棣雖然處在一種别扭的狀态下,可是建文皇帝卻對他下手很快。常言道盲拳打死老師傅,建文皇帝雖然以仁孝著稱,但是他身邊的人可一個比一個雞賊。首先就是齊泰和黃子澄,這兩個人都是中下層官員突然一飛沖天,是以周圍的人對他們都虎視眈眈,甚至還懷有敵意。于是這兩人必須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而慫恿建文皇帝幹大事,以此來建立自己的權威。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恰好這時候人品還不錯,但是能力卻很差勁的,方孝孺站了出來,他也堅決主張,應該天下一統,把諸侯王全部給幹掉。結果三人綁架的建文皇帝加強中央集權,搞了一出削藩的政策。

從諸多記載來看,建文皇帝的性格很懦弱,他不想傷害自己的叔叔,但是他又不得不依靠這些文官,是以我們就看到了這樣奇葩的場景。

文官一邊喊着,要先對燕王朱棣下手,搶了他的兵權,派軍隊将其鎮壓。但是見聞皇帝卻偏聽偏信另一幫意見,先對付燕王朱棣其他的兄弟,即使有人建議要殺了朱棣的三個兒子,但他卻依舊将他們三人放回。而且。即使得知燕王朱棣裝病的情況下,依舊還是選擇不發動戰争。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這是個什麼感覺呢?這就好像兩邊都不想打仗,但是卻一直被時勢和身邊的人所綁架,最終站到了對立面。是以,建文皇帝一次一次都以不太堅決的方式剝削朱棣,朱棣也曾經一度采取退讓。但沒奈何,手下的人不依不撓,而燕王朱棣的身邊也有姚廣孝,是以最終還是爆發了戰争。

但是,接下來的戰争又出現了很詭異的一幕,史書記載,燕王朱棣數次受到圍攻,他的馬都被殺了十幾匹,周圍的人更是被火槍打成了篩子,可是朱棣卻絲毫無損。甚至,燕王朱棣在不被對方抓住的情況下,可以随意的觀察南軍的症狀。在種種bug的加持下燕王朱棣最終反敗為勝,打敗的建文皇帝。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也許大家看明史的時候會百思不得其解,但燕王朱棣來到南京城中,走進皇宮之後,他才得知一切的真相。

原來,在皇宮裡面留下了一封建文皇帝的秘旨,其中就着重提到,不要去傷害自己的叔叔,由此再結合建文皇帝對耿炳文所說,勿讓我背上傷害叔叔的罪名。對此我們大概就了解了,原來不是朱棣有金剛不壞神功,而是皇帝不允許手下人傷害燕王殿下。

看到這裡燕王朱棣已經感慨莫名了,但是裡面又記載了一部分内容,更是讓燕王嚎啕大哭。原來,皇帝在裡面強調,不管是誰勝利了,都不會抹黑對方的曆史,而且更是希望,如果燕王取得了勝利,盼望他能夠善待百姓,繼承朱元璋的遺志。

朱棣奪位後,在皇宮發現一密旨,哭着喊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

看到這裡燕王朱棣哪裡還忍得住,再回想起當年大哥的諄諄教誨,感慨于他可以建文皇帝,不得不走到對立面的種種,這位統治者最終發出了一聲哀嚎,并且無奈的抱怨:父皇啊,父皇,你的選擇害了多少人?我被你害得好苦啊!

當然,關于聖旨的傳說并沒有在官方史料中記載,但是諸多人物都言之鑿鑿,說的很真實的樣子。不過就以當時的曆史情況來看,這叔侄兩人的确都顯得很别扭,大家都不想刀兵相向,但在曆史大勢面前,權力的遊戲隻能有一個活着的人,個人就是勝利者。是以,他們都是悲劇,所不同的是朱棣在悲劇的支撐下走得更遠,建文皇帝則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