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史記卷三 · 殷本紀第三》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前 言

《殷本紀》位于《史記》第三篇,講的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商朝的興衰曆程,始自公元前1600年,延續約600年時間。

夏王朝末期,因夏桀帝的暴虐、荒淫無道,破壞人民的生産力,在國内盡行掠奪;以至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禁詛咒他:“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滅亡?我們願跟你同歸于盡!”

于是,作為一方諸侯之長的湯率兵征伐夏桀。桀帝敗逃而死,結束了約四百年的夏王朝。

勤修德業、民心所向的湯登上天子之位,開啟了新王朝——商朝。

今天要講的主角是湯的後代,商朝的末朝皇帝——纣帝。是至少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非常熟悉的電視劇《封神榜》中沉醉于妲己美色的纣王。

在曆史上,纣帝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甚至斷送自己的江山,摧毀祖宗六百年的基業?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一、纣帝為什麼一出生就抓了一手好牌?

纣帝一生下來就抓了一副好牌。

其一,纣的祖宗積大德大善。纣的開朝帝王正是前言所提的向暴虐無道的夏桀帝讨伐的湯。而勤修德業的湯正是幫助禹治水有功的契(帝喾之子)的後代。契後來被舜帝任命當司徒,(即主管民事的長官。)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功業昭著。

【原文】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

【譯文】

契長大後幫助禹治水有功,帝舜任命契當司徒,舜說:“百姓不相親睦,家庭關系不和順,你當司徒,恭謹地施行倫理道德的教育,要以寬厚為本。”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其二,纣本非長子,卻因母親是正後,于是纣就成為王位繼承人。這表明纣的基因好,纣也得到最佳的家庭教育。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纣。

帝乙的長子叫微子啟。啟的母親地位低下,是以啟不能繼承王位。小兒子是辛,辛的母親是正後,是以辛成為王位繼承人。帝乙死後,兒子辛繼立,這就是帝辛,天下人稱他為纣。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其三,纣的身體機能超群。他耳明目聰超于常人,膽識氣力過人。這是具備将帥之才的身體。

帝纣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纣天生明察靈活,耳朵、眼睛都很靈,勇力過人,能徒手跟猛獸搏鬥;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其四,纣天資聰穎,有口才,才思靈活,接受能力很強。他能夠将國中最有智慧的謀臣駁得啞口無言;他是天生的雄辯家,憑借一張口足以颠倒黑白;他的才能、聲望在當時普天之下是無人能敵。

(帝纣)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帝纣)智慧足夠用來駁斥勸谏,口才足夠用來掩飾過錯;以才能向臣下自誇,以名聲來壓倒天下,認為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其五,祖宗為其留下的豐厚基業,不說财産、珠寶、文化底蘊等方面,單是人才方面,也夠人垂涎三尺。比如當時位列群臣之首的“三公”——西伯昌、九侯、鄂候,有七竅玲珑心的王子比幹,賢人商容,谏臣祖伊、微子、箕子……這些無價至寶之人才,纣帝是不費吹灰之力唾手可得的,随他使用。

二、纣帝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纣帝出生于商朝末期,卻能如此得天獨厚,抓得一手好牌。想必上天對他是有一番美意的,要他成就偉業。

沒想到的是,這一手好牌卻被他打爛,不但輸了自己,更是毀了祖宗留給他的六百年基業。他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1.放縱情欲

能夠吃自己勞碌所得的,是一種享受,也是短暫勞苦人生中的一種福樂。然而纣帝卻是極盡所能,以無下限地追求肉體感官的刺激為樂。

他荒宴醉酒所達到的程度是:用大池子盛酒,用大量的肉挂起來像個樹林,讓男男女女光着身子在其中互相追逐,通宵飲酒取樂。

他不聽祖宗所留下的積極的、陽光的、充滿正能量的聖樂以熏陶自己的情冶,命樂師創作新的放蕩的曲調,專聽一些使人頹廢、醉生夢死、失去鬥志的音樂。

他為了裝滿鹿台的錢庫和巨橋的糧倉,為了有充足的奇珍異寶等供自己揮霍,向民間大大加重各種稅收,大量刮取各種珍奇東西,塞滿宮室……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2.親小人,遠賢人

有句話說,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通常一個男人的成功與否,與身邊最親近的女人有關,或是枕邊人,或是其母。然而,纣帝愛美女,尤其寵愛内心惡毒、放蕩的妲己。九侯為幫助纣帝能夠脫離妲己的影響,将自己的漂亮女兒獻給纣帝。不料,纣帝竟将不喜歡淫亂之作風的九侯之女殺死,還把九侯剁成肉醬。此其一。

由曆世代傳承遺留下的良臣、賢才,纣帝統統廢而不用。卻專用譬如,善于拍馬又貪财的費仲,而這費仲是百姓所厭惡的。又譬如,善于說人壞話的惡來,導緻各諸侯越發疏遠纣。此其二。

(題外話說,聰明的纣王怎會不知要重用的小人的德行,要廢棄的良臣賢才的能力?那麼,他為何如此親小人,遠賢人?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心思怎麼複興商朝。他要的隻是自己的位置,要的隻是自己能過着放縱情欲的生活。是以,他隻要聽話的,能供應他享樂的臣仆。)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3.為人暴戾,漠視生命

相較于開朝皇帝湯的德行,倆人是天壤之别。湯帝看到獵人四面張網打獵,祝禱:“願天下四方都到我的網裡來。”湯認為這是一網打盡,是殘忍,要求把羅網撤去三面,讓張網的人祝禱:“想往左走的就往左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聽從指令的,就進我的羅網吧。”當時的各諸侯都看到,湯的仁德達到連禽獸都受到他的恩惠。

而纣帝呢?當他看到百姓怨恨他,諸侯背叛他時,不但沒有檢討自己,反而更加重刑罰。最有名的是設定一種炮烙的酷刑。就是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面點燃炭火,爬不動的就掉在炭火裡。做法極其殘酷無情、以塗害生命為樂。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4.不聽勸言,任意妄為

鄂侯為了被剁成肉醬的九侯向纣直谏,結果也被處死做成肉幹。因纣越發胡作非為,比幹在纣面前極力谏争,卻慘遭挖心……纣身邊能夠直言的忠臣死的死,被囚的被囚,逃的逃。

為什麼纣帝聽不進良臣的勸谏?請看如下一段對話:

奔告纣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纣的大臣祖伊)跑去告訴纣說:“上天已經終止了我們殷朝的國運,知道天意的人不敢再說我們有好命運,大蔔龜也不再顯示吉兆,并不是先王不幫助我們後人,是王荒淫暴虐,自絕于天。是以上天抛棄我們,使我們不能安穩生活。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國的群眾沒有不希望殷國早早滅亡的,他們說,‘上天為什麼不降下懲罰,天命為什麼還不到來?’現在王準備怎麼辦呢?”纣說:“我生下來不是有命在天的嗎?”祖伊回去後說:“纣已經無法勸谏了。”

纣認為自己拿的這手好牌就是”奉守天命“的。也就是說,天是來助他的,不是來主導他的。他的意思就是上天的意思,他就是天子。纣不僅是驕傲到目中無人,更是不懂得有所敬畏。

最終,公元前1046年,西伯之子周武王率領諸侯讨伐纣,殺死妲己。随着纣投火自焚,商朝退下曆史的舞台,不勝唏噓。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

三、觀古思今

雖然不少人一出生就抓了一手好牌。但事實是,可以一出生就抓了一手好牌的幾率并不高。若我們是那芸芸衆生之中抓到一手好牌之人,就都當惜福,過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不懂得珍惜,其結果要比雖抓了一副爛牌,卻打了一手好牌的人悲催得多。

要如何珍惜,以規避“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呢?那就與纣帝反着來吧:

1.潔身自好,謹慎自守;

2.善交益友,遠離損友;

3.為人良善,珍惜生命;

4.善聽規勸,及時回頭。

不僅如此,若是能夠從小樹立其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其生命的教育,相信那抓得一手好牌的人,可以有更高的幾率不孚衆望,為家人、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纣帝是怎麼把自己抓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斷送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