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以書之名#

商人崇信鬼神是出了名的,這在方方面面都有所反映,尤其在代表商文化的甲骨文和青銅器上更加突出。

首先是甲骨文。迄今出土的甲骨已經超過15萬片,上面刻的文字,多為蔔辭。商人凡事祈問鬼神,從日常生活到國家大事,諸如出門、生育、做夢、病患、收成、田獵、祭祀、氣候、征伐,無不蔔問,預測吉兇禍福以決定行止,祈求神明保佑。

商人最崇敬的是“帝”,相信自然界有諸多神靈存在,人們必須祭祀鬼神,順從神意。《禮記·表記》中孔子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國王處理國務要占蔔,朝廷為此設定了專門機構和蔔官。司馬遷講到其先祖從颛顼以來,曆夏商都是負責問天地神明的蔔官。蔔問的内容及應驗與否皆刻于甲骨之上,儲存下來,進而積累了豐富的文字記載,成為研究商朝社會曆史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刻辭蔔骨,河南安陽小屯村南出土

其次是青銅器。青銅器到商朝鑄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而且,商朝人的藝術想象力非常豐富,誇張而超脫,不似周朝農業文明那樣注重寫實。

青銅器重要者為祭祀禮器,商朝貴族用于祭神。這裡介紹一尊具有代表性的青銅器——婦好鸮尊,1976 年從婦好墓出土一對,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鳥形酒尊,現在一件收藏于國家博物館,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尊是大型容酒器。鸮,俗稱“貓頭鷹”,在商文化中,鸮鳥充滿神秘感,是頂禮膜拜的對象,故商朝青銅器中有不少鸮鳥形象的器物,例如鸮方斝、鸮方彜、鸮紋卣、鸮紋觯等。殷墟王陵還出土了鸮形玉石器。鸮形器具出土自商朝進階貴族墓葬,頗受矚目。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婦好鸮尊,通高46厘米,重16.7千克,豎耳圓目,高冠寬喙,頗為誇張。頭部略揚,斂翅挺胸,雙足粗壯,與寬尾構成三個支撐點,使尊沉穩站立。蓋子前端站立一隻小鸮鳥,小鸮鳥後面跟随着一條小夔龍。鸮尊頸部還有一隻彎曲變形的鸮鳥,巧妙地構成了把手,使整件器物集完美藝術和實用于一身,渾然天成。鸮尊的噱部和胸部的紋飾為蟬紋,頸部兩側裝飾了夔龍紋,兩邊翅膀對稱裝飾了盤繞的蛇紋,尾部還有一隻展翅欲飛的鸮鳥紋樣,整個銅尊的花紋布局可以說是平面線條和立體紋飾的精妙結合。在通高僅有46 厘米的鸮尊之上,布滿了饕餮紋、雲雷紋、蟠蛇紋、羽紋、蟬紋、夔龍紋等八種紋樣,每一種紋飾既可以獨立表現,也可以互相勾連纏繞,将這個神秘的夜的使者裝扮得肅穆凝重,同時還透露出幾分稚氣。商代以後鸮鳥器形物就十分少見了,它無疑屬于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品。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婦好青銅鸮尊,商王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商人喜愛鸮鳥器形物,當與商朝始祖有關,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傳說令商人對飛禽有特殊親近之感,塑造出各種形象, 用以通神。

商朝文化處處透露出鬼神崇拜的氣息。人們應對自然界的能力越低,越對超自然力量産生畏懼和崇拜。在社會組織方面也是如此,控制力越低,越難以令人信服,這時候自然要請出上帝和鬼神,以不容置疑的權威來增強凝聚力。商湯用“上帝”号召部衆推翻夏,在此過程中,鬼神崇拜的新文化建立起來了。孔子曾經比較過夏和商文明的不同之處:“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殷人尊神。

一個新王朝建立,要想穩定且持久,必須伴随着新文化的生成。是以,改朝換代也是新文化取代舊文化的過程。夏人遠鬼神而商人崇拜上帝神靈,這是一個大的文化轉變。前面一再指出,華夏始祖是由人生育而來,而不是神創造的,這是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在世俗社會,且生産力低下的時代,光靠人力建立穩固且服衆的統治,絕非易事。商朝能夠取代夏朝,除了在築城、青銅鑄造、經商緻富等方面實作了對夏朝的超越之外,它還試圖建立崇敬天帝神靈的新文化,以強化凝聚與威懾的力量。在這一點上,商意識到神靈缺失的無力,因而嘗試在俗世尊神做彌補。事事問神占蔔,似乎變得神神秘秘,卻展現出強大的力量,給後人留下極富藝術性的青銅器瑰寶和大量的甲骨文字,商是以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同時性文字傳世的王朝。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侑于上甲”刻辭蔔甲,商王武丁時期,其上所刻内容涉及對商先公上甲(微)的祭祀

20世紀中國史學研究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其中一項就是殷商史研究。

中國是世界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必然引起世界的關注。關于中國遠古的文明形态,留下的記述幾乎都是文獻中的傳說,缺乏曆史文物的證據。中國古代文獻留存比較豐富,造成古代學者過于依賴傳世文獻,而長期不重視實物證據的發現。即使在文獻方面,也輕視第一手材料,埋頭于正史之類史家著述裡。這同近代曆史學有很大的差距。近代史學強調的是第一手證據或者材料,站在這個立場,國外史學家和國内的胡适、顧颉剛、錢玄同等疑古學者懷疑古史傳說的真實性,商朝也在懷疑之列。

疑古學派的觀點權且不論,他們的懷疑精神卻是近代學術的真谛,促進了學術研究的蓬勃展開。尋找曆史證據,推動着近代考古學的建立。瑞典考古學家、地質學家安特生發現“北京人”,發掘“仰韶文化遺址”,引起了古史從傳說到史實的重大轉變,丁文江、李濟等中國學者奮起開拓,中國近代考古學科建立起來了。李濟先生從1928年起主持安陽殷墟的發掘,同王懿榮、劉鹗、羅振玉等人發現并建立的“甲骨學”互相印證,讓殷商史發生質變,從傳說變成信史,不再單憑傳世文獻,而是在甲骨文和考古發掘的實證基礎上,去僞存真。

王國維先生最早發現了出土甲骨中有記載商朝先祖名稱的商世系蔔骨,據此提出了用考古發掘和傳世文獻互相印證的“二重證據法”,并且取得突破性進展。《史記·殷本紀》共列出了17 世31位君王。王國維《古史新證》《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和羅振玉1915年發表的《殷墟書契考釋》中,考證了18 位商先王廟号。此後,董作賓先生又在整理數萬片甲骨的過程中,對商王世系做出更加缜密的考證,論證了甲骨斷代學說,确定了甲骨文的十項斷代标準,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劃分為五個時期,商朝曆史越發變得清晰可靠,今日商朝曆史的叙述完全建立在他們及後來學者的學術貢獻之上,并被國際學術界所接受。

20世紀曆史學最重要的進步史料革命,讓曆史叙述建立在實物證據和第一手材料之上,敦煌文書、秦漢簡牍的發現和利用都屬于此範疇。進入21世紀,科學飛速發展,大踏步進入了社會和人文學科領域,遺傳生物學、材料學同曆史學、考古學的結合,将推動新一輪學術研究的突破。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安陽殷墟遺址分布圖

根據司馬遷的記述,商朝大約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前後傳17世31王,延續500多年,代表着這個時代主流的中原文明。當然,該時期還平行存在着發達的非中原文明,諸如長江下遊、三星堆等文化遺址。

商湯革命之後,曾經想變更夏朝社神,可這社神是遠古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水土,無人可及,是以沒能換成,依然保留。1這件事情很重要,反映出商對于夏文化的态度,從最初打算徹底更換到擇善而從,兼收并包。正因為如此,契才赢得諸侯的歸心順從,得以登上王位。從考古發掘來看,夏二裡頭遺址的宮殿,到商朝仍然沿用,與《史記·殷本紀》所述一緻。

湯以後三代至太宗朝,實際權力掌握在大臣伊尹手中,他繼續執行湯既定的勤政安民方針治理國家。太宗時代,賢相伊尹去世。又過四代,商朝衰落了,諸侯不至。下一代中宗修德圖治,讓商朝重新振起。可是好景不長,後面四代,一再遷都,商朝内部政局不穩。可知的原因是繼承制度沒能确立,經常是兄終弟及,嫡庶混淆,造成王族内部争奪王位,鬥争激烈,國家衰落。

一直到盤庚即位,将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附近)遷回湯故地亳(今河南商丘小屯村一帶),團結貴族舊臣,整頓政治,發展經濟,政局才穩定下來,商朝中興,從此曆經8代12位君王,在此定都達273年之久。

盤庚之後,隔兩代又出現了新的強勢領袖武丁,他即位後謀劃複興商朝。他深知為政之道要言不煩,且須賢人輔佐,是以,三年不發表政見,讓冢宰決定國政,自己慎重觀察國家風氣,暗中物色人才。三年以後,武丁王位已穩,時機成熟,他在朝廷上說,夜裡做夢,有聖人前來輔佐。根據他對聖人相貌的描述,将大臣逐個比對,都對不上,便在全國尋找,最後在民間找到這個人,名叫傅說,混迹于刑徒中築路。武丁親自同他交談,發現兩人對于治國理政的看法完全相合。武丁大喜,任命傅說為相,委以國政,結果天下大治。這是一則傳誦千古的選賢任能的經典事例,說明人才往往起自底層,隻有深入社會,才能了解百姓心聲,治理好國家。統治者要善于發現人才,不被社會地位、年齡資曆等條件束縛。

國家能不能治理好,還取決于上司人是否心系百姓,一心為公。有一次武丁祭湯王的時候,野雞飛來嘶鳴,頗為不祥。武丁感到恐懼,大臣祖己勸慰道:“王勿憂,先修政事。為什麼不用害怕呢?祖己開導說:上天監察下民是着眼于他們的道義,您專心于民事,循禮合規,什麼都不能加害于您。武丁聽從勸告,修政行德,終成一代明君。

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還提供了史籍無載的武丁事迹。武丁的王後是婦好。當時北方發生戰事,婦好自告奮勇,帶兵出征。武丁躊躇,占蔔問神之後才同意。婦好不負期望,大勝而歸。此後,婦好頻頻出征,打敗20多個方國,在對羌方作戰的時候,曾經統率13萬大軍,這是商朝用兵規模最大的記錄。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土方征于我東鄙”刻辭蔔骨,商王武丁時期,内容涉及商與土方等之間的戰事,是研究商代地理、方國及軍事的重要參考

武丁是商朝鼎盛時代的君王,廟号高宗。他去世後,商朝一路衰敗下去。末代君王纣,年少聰穎,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俨然一位古代勇士。《史記》用大量的篇幅控訴他的邪惡,主要有以下罪行:

聰明善辯,飾非拒谏,剛愎自用。喜好吹噓,誇耀自我,以為天下無人比得上自己。他痛恨講真話、敢進谏的大臣。忠臣比幹勸谏他,他竟然将比幹剖腹掏心。正直之人要麼裝瘋,要麼逃亡。朝廷沒人敢進谏,言路封閉,賢人遠離,奸邪小人充斥朝廷,像費仲這種盤剝百姓的聚斂之臣,惡來這等讒言毀謗的佞幸之徒,紛紛受到重用,國家便在胡作非為和大膽狂妄中一天天衰敗下去。

貪酒好色,日夜宣淫。纣王寵幸妲己,為她極盡奢靡,對她百依百順。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縱情聲色,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九侯的美麗女兒被納入後宮,因為不喜淫蕩,被纣王殺了,他還把九侯也剁成肉醬。鄂侯看不下去,竭力勸谏,也被殺害,做成肉幹。

強征暴斂,賦稅沉重。鹿台錢庫和巨橋糧倉堆滿金錢糧食,老百姓卻衣不蔽體。他大興土木,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四方搜集狗馬飛禽、奇珍異寶,填滿宮室。

國人對纣王的荒淫有怨言,他便制定嚴刑酷法,其中令人發指的是“炮烙之法”——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面點燃炭火,爬不動就會掉到炭火裡被燒死。他和妲己飲酒觀看,受刑人的各種慘叫,引起他們的暢快大笑。

纣王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荒淫暴君,司馬遷對他的揭露,目的在于讓後世引以為戒,并同前面通過堯舜禹樹立起來的政治道德和原則構成鮮明的對照,從上司人的層面,揭示國家興亡的正反面原因。在後面的篇章裡,司馬遷還将從各個層面深刻講述國家與社會治亂的經驗教訓。至于纣王是否如此不堪,近代學者從各個角度做了研究。纣王似乎志向宏大,卻獨斷專行,他不恤民生,鋪張建設,窮兵黩武,耗盡國力,終于露出敗象,被潛心發展的周人所推翻。

韓昇:商朝:有文字證據的文明

後母戊青銅方鼎,商王武丁時期,1939年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