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建文帝當然深知朱棣的能力。

是以,一開局,建文帝就傾其全力,試圖碾壓朱棣。

然而,由于朱棣與建文帝能力上的差距,建文帝許多關鍵力量無法派上用場。

一開局就傾盡全力的建文帝

早在朱元璋時期,朱棣就表現出了驚人的才幹,建文帝當然不敢小視這位叔父,一開局就傾盡了全力。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朱棣起事之前,建文帝就調整了北平附近的部署,對北平形成了戰略包圍的态勢。

朱棣一起兵,建文帝就調老将耿炳文,率30萬大軍來戰。

耿炳文初一失利,建文帝就讓李景隆統兵50萬(包括耿炳文留下的軍隊)來攻。

李景隆在初戰失利後,建文帝就繼續調兵遣将,到白溝河之戰時,李景隆、郭英、吳傑各部共60萬人(可能稍有誇大)。

白溝河之戰時,南軍60萬,此前已經折損(不含投靠燕王的)的兵馬以10萬計;朱棣方面,兵馬在10萬左右,此外,朱棣還裹挾了“甲兵八萬”的甯王朱權。

南北兩軍,都是大明帝國的軍隊,而都是能戰的野戰軍!

也就是說,在戰争爆發八個月之内,有約90萬大明帝國的軍隊被投入到北平附近!

此外,由于朱棣曾經佯攻大同、遼東,是以,大同、遼東,以及靠近戰場的山東,大批駐防軍隊(隻山東就駐20萬,三處合計應在3-40萬)事實上也被牽扯到了戰事中。

朱元璋定天下衛所額度時,天下兵合計190萬,但分布于全國各地,精華的野戰軍多雲集于北方。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可以說,為了平定朱棣,建文帝一開局就集結了幾乎全部的野戰力量,可謂是傾盡全力了!

然而,這隻是紙面上的。

由于建文帝君臣的失誤以及朱棣的軍事才能,建文帝雖看起來用盡全力,卻沒有發揮出最關鍵的幾處力量來。

無法發揮的騎兵軍團

靖難之役中,燕軍的騎兵優勢使其來去自如,牢牢掌握主動。

然而,事實上,大明并不是隻有燕軍有強大的騎兵。

整條北部防線,都集結了大量的騎兵。

遼東、山西、大甯等地,都有大量的,擁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騎兵。

然而,盡管建文帝集結了足夠多的兵力,這些關鍵的騎兵卻沒有得以發揮。

開局不久,朱棣就裹挾了甯王的軍隊,其中精銳的朵顔三衛成了朱棣的急先鋒。

此後,整個山西、遼東的騎兵,也沒有發揮重大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建文帝君臣缺乏對戰局的統一排程。

戰争,不僅需要前方統帥的指揮,也需要最高層的統一協調、排程。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當年,徐達、常遇春北伐時,朱元璋不間斷地從全局的角度指揮各部,不但及時對徐達、常遇春發出指導意見,還讓鄧愈、馮勝、湯和各部積極配合,或封鎖潼關,或分路進攻,或及時歸入徐達、常遇春指揮,各軍團協同如一,瓦解大元。

然而,由于建文帝及齊泰、黃子澄皆缺乏軍事能力,隻将戰事委派耿炳文、李景隆等主帥,無法在更高層面指導作戰。

是以,遼東的明軍曾數次從背後進攻,但因缺乏與主力軍團的協調,無法形成合力,總是無功而返,效果不佳。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是以,朱棣雖然事實上在騎兵數量上并沒有優勢,卻始終保持着強大的騎兵優勢,掌握着戰局的主動。

無法發揮的守軍

除了野戰兵團外,各要塞、城池也是建文帝的地盤,當地駐紮的守軍也本應能發揮作用的。

然而,當燕軍行動時,各地守軍或降或潰,大多沒有發揮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朱棣的沉澱、謀略與建文帝的失策。

戰争初期,戰場主要在北平附近。

附近的守軍,大多曾接受過朱棣的指揮,由于朱棣“能推誠任人”,得軍心。

此外,這些守軍的家屬也多在北平。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是以,燕王攻掠各地時,守軍大多開城投降。

同時,朱棣對人性的洞察,也使他能輕松化解一些抵抗。

比如,宋忠就堅決抵抗朱棣,他釋出謠言,說他們軍隊的家屬多被朱棣屠戮,激勵衆軍與燕軍拼命。

結果,朱棣識破此策,讓宋忠軍的家屬出現在陣前,現身說法,使宋忠軍嘩變,一舉取勝。

當然,建文帝的失策,也是守軍多不能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

朱棣起兵,本是造反。

然而,由于建文帝削藩,操之過急,使其無法“自解于天下”,給朱棣以口實。

是以,靖難之役,在衆軍心中,已不再是平叛戰争,而是朱家人的家族内鬥,守軍們犯不上拼命。

是以,朱棣攻略各地時,守将多不敢嬰城而守,多是出城一戰,一旦不利,就開城投降。

無法發揮的外線優勢

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抗天下,四面皆敵,處于敵人的包圍圈中。

這種情況下,朱棣的行動原本是應受到嚴格限制的。

然而,整場戰争中,朱棣來去自如,非常從容。

其中原因,一是前面所說的,建文帝缺乏對全局的統一指導,二是朱棣在開局時的果斷行動。

朱棣起兵後,立刻着手控制周邊險要,化解内線劣勢。

起兵後,燕軍迅速攻取通州、薊州、遵化,空扼東部。

随即,燕軍又向北攻取居庸關,“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再無北顧之憂。

如此,在建文帝還來不及反映的情況下,朱棣即除東側之患,拔北背之刺,為專心與南來明軍相抗了。

朱棣起兵的時候,軍隊隻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何不調動全國的軍隊?

在裹挾甯王後,朱棣基本上擺脫了内線的不利态勢。

此後,朱棣不但不必因背部敵人的威脅而行動受束,反而能通過佯攻大同來調動李景隆,佯取遼東來使南軍放松警惕。

建文帝的外線優勢,由此派不上用場了。

無法充分發揮的野戰軍

當然,光是集結的幾十萬野戰軍,也遠遠超過朱棣所部,依然具備碾壓之力。

然而,建文帝的幾個失策,卻使野戰軍無法充分發揮。

首先,是擇将失誤。

建文帝先委托老将耿炳文,在耿炳文失利後又換上了李景隆。

耿炳文雖敗于朱棣,但畢竟是老将,善于防守,尚能敗而不潰,李景隆就完全不上道了,完全被朱棣牽着鼻子走,率領軍隊身着單薄衣服在冰天雪地中與朱棣決戰,怎麼能取勝呢?

其次,是倉促集結,各部協調不一。

白溝河之戰時,南軍算是集結了老将郭英,強将平安,更有60萬大軍。

然而,朱棣看出:各部是臨時組合的軍隊,人多易亂,擊前則後不知,擊左則右不相應,将帥不專,政令不一,必敗無疑。

是以,一戰之下,南軍大敗。

可以說,野戰軍的規模,已經超過了南軍将領的指揮能力,兵多無益。

當然,更重要的是:朱棣曾随朱元璋參與朝廷戎機,對各将帥的特點了如指掌。

是以,龐大的敵軍,在朱棣眼中,實際上是一個個獨立的單元,朱棣發揮其謀略,庖丁解牛,就足以瓦解對手了!

是以,我們不要再說建文帝為什麼不再多集結一些兵力了!再多集結,隻會更亂,隻會更快報帳!

建文帝沒有輕敵,他一開局就傾盡所能地調集兵馬,在數量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然而,戰争的勝負,絕不單純取決于人數。

正如《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言,決定勝負的關鍵要素是“道、天、地、将、法”。

建文帝在削藩政策上的失策,在全局指導上的缺失,在擇将上的失誤,使其在人心、兵種、指揮上都處于劣勢;而朱棣常年在北平的經營、戰争之初迅雷不及掩耳地奪取要害、傑出的軍事才能,使勝利的天平傾向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