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紅樓夢》中薛蟠外出做生意,帶回姑蘇禮物贈送薛寶钗,薛寶钗将之分成多份,轉贈大觀園中諸人。

林黛玉見此姑蘇之物,睹物思鄉、傷感流淚。

賈寶玉前來探望,有心排解卻不敢點破,“隻拿些沒要緊的話來厮混”。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林黛玉過意不去,建議和賈寶玉一同去看薛寶钗,說“隻是到他那邊,薛大哥回來了,必然告訴他些南邊的古迹兒,我去聽聽,隻當回了家鄉一趟的”。

林黛玉想聽薛寶钗轉述薛蟠下江南過姑蘇的見聞,出發點很正常、邏輯也很合理,但可行嗎?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按照正常邏輯,薛蟠既然帶着大隊人馬下江南做生意,周期漫長、時日充足。

既然有時間在姑蘇采買諸多小禮物歸來送人,自然有功夫遊覽山水名勝、園林盛景。

而此去光陰漫長,歸來之後自然會和至親家人講起路上山水見聞。

但薛蟠不是一般人,他所遇也不是一般事。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第一點,薛蟠身處特殊處境中。

薛蟠路途遇險,幸遇柳湘蓮搭救,二人結為兄弟、轉危為安,原本是一樁美談。

然而薛蟠回京之後,柳湘蓮卻很快就因為尤三姐之事出家,一件喜事瞬間變成大悲劇。

薛蟠回來之後會和薛姨媽、薛寶钗聊什麼?姑蘇見聞錄嗎?

當然不會,他甚至都不記得自己從姑蘇帶回了禮物。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柳湘蓮出事之前,他心心念念記挂着得了個結義兄弟、和薛姨媽一門心思幫人張羅房舍和親事;

柳湘蓮出事之後,他魂不守舍四處找尋,薛寶钗讓他請随從們吃飯、犒勞衆人一路辛苦,他一頓飯也吃得索然無味。

總之,歸來前後,薛蟠的心思都被“大風大浪”所懸,大概想不起聊姑蘇風物。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第二點,薛蟠不是敏銳能言之人。

如果是賈寶玉或者薛寶钗去姑蘇,歸來之後勢必能向林黛玉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描述姑蘇見聞。

一則是因為二人心中記挂林黛玉,二則他們口才好、眼光敏銳、審美能力一流。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但薛蟠是個俗之又俗的大俗人,雖然有錢、但對人文風物毫無鑒賞能力。

将唐寅看成“庚黃”,就是他的名場面。

這樣一位薛蟠,下江南會遊玩哪些地方?玩賞一番過後又記得什麼風物?

他很可能一頭紮進風月之地、花天酒地一番,歸來如同黃粱大夢一場什麼也不記得。

林黛玉思鄉,寄希望于薛寶钗、薛蟠,多麼病急亂投醫?

林黛玉當真指望聽薛寶钗轉述薛蟠的姑蘇見聞錄嗎?

林黛玉這般聰敏剔透之人,不會不清楚薛蟠的為人,她内心也應該知曉她其實聽不到什麼家鄉古迹故事。

但人在極端思念和無比痛苦的情況下,很容易生出些不切實際的奢望來,哪怕明知聽不到、也很想去試一試。

姑蘇并不遠,但林黛玉卻被困半生、終難歸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