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哪兒去了?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1931年9月18日,沈陽柳條湖,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于中國軍隊,并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大舉侵占中國東北。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哪兒去了?

面對數萬日軍,十餘萬東北軍奉行“不抵抗”政策,有土不守,不戰自退。

4個月後的1932年2月5日,全東北淪亡,3000萬東北同胞慘遭日軍蹂躏。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為何不開槍,難道他們打不過日軍嗎?

這就讓我們來看看東北軍與日軍的實力對比。

東北軍實力

東北軍由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建立并發展起來,曾是一支僅次于中央軍的強大武裝力量。巅峰時,東北軍擁有30萬兵力,陸海空部隊一應俱全。

此外,東北還擁有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以及專門培養軍官的東北講武堂。

九一八事變前夕,張學良的東北軍在實力上與日本關東軍并沒有實質性差距,擁有飛機、大炮等重武器。

與此同時,當時的國民政府已完成北伐,并迫使日本承認中國的關稅自主權,處于經濟危機中的日本也感受着來自中國的壓力。

日本關東軍實力

當時的日本關東軍總兵力有2多萬人,其中警察6000人。

九一八事變時,日本關東軍資源較為匮乏,不僅沒有空中武裝力量,也沒有高技術含量武器,無法承受大規模的持久戰。

東北軍是在本土作戰,占據地利;日本關東軍兵力不足,後勤乏力。即使日本從國内和北韓調兵,在東北軍的拼死抵抗下,勝負尚在兩可之間。

到底是什麼,讓日軍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侵占中國東北?

東北軍奉行“不抵抗”政策

作為直面日軍的東北軍閥,張學良對日本的侵略野心是有清晰認知的。為此,他還曾緻電蔣介石表示擔憂:“日本推展其大陸政策,有急侵滿蒙之意,已無疑問;無論其對手為中國抑或蘇聯,事既關系滿蒙存亡,吾人自應早為之計。”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哪兒去了?

九一八事變前,在日本加緊準備侵略中國東北之際,國民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集中全力“圍剿”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工農紅軍,并未重視日本在東北所制造的事端。

1931年7月,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一緻安内攘外電》說:“惟攘外應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亦惟保全民族之元氣,而後方能禦侮;完成國家統一,而後乃能攘外。”

8月16日,在中日沖突日漸加劇時,蔣介石緻張學良“銑電”:“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于不顧”。

是以,在九一八事變前,張學良沒有對東北軍下達正式的戰争動員和戰争準備,而是下達了“力避沖突”的指令。

當日軍發動對北大營的進攻時,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傳達張學良的指令:“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着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大批親日派公然投敵

在當時的東北軍中,有一大批軍官是親日派。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大批親日派倒戈日本。日軍在沈陽剛剛開槍,就有許多部隊在遼甯投敵,日軍進攻吉林時,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熙洽便與日本合作,并且出任僞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哪兒去了?

很快,日軍就占領了遼甯、吉林兩省的30座城市,并不同程度地控制了北甯、沈海等多條鐵路線。

國際聯盟無力制裁日本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是一個協調國際關系與合作的國際組織,曾協助調解幾十起國際争端。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和張學良都寄希望于國聯的調停。得知事變爆發的第一時間,張學良便向前線參謀長榮臻指令:“尊重國聯和平宗旨,避免沖突。”

9月21日,蔣介石演講時強調:“必須上下一緻,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态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就現實而言,在綜合實力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采取“力避沖突”的方式較為合理。但問題的關鍵在于1931年11月以後,日本拒絕按國聯要求退回事變前原地,并意欲奪取位于入關通道戰略要地的錦州。這清楚地表明國聯無力制裁日本,日本也不想停止擴大侵略的步伐。

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國民政府和張學良依舊保持幻想,秉持原定的“不抵抗”政策。數十萬東北軍基本不戰而退,将東北拱手送與日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哪兒去了?

九一八事變的屈辱曆史告訴我們,一味的退讓無法換取和平,隻有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增強自身實力,才能赢得和平。

勿忘國恥,努力奮鬥,強國有我!

編審:王海濤 趙 斌

主編:陳 曦 崔 明

編輯:王亭雅

來源:央視國家記憶、共青團中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