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的3月18日,随着崇祯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由李自成建立而成的大順便應聲而起,但上天仿佛要開他一個玩笑似的,短短42天,李自成便被迫從皇位上逃出了京城。
他不僅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同時為了逃命更是宛若喪家之犬一般一路逃竄,而這一切都宛如一場美夢般消失無蹤。
作為明末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在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可謂是争議頗豐。有人說李自成推動了中國曆史的程序,促使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覆滅,結束了A錢腐敗的明末統治,此舉實屬大功。

但也有人感覺除了這件事之外,李自成在稱帝之後可謂壞事做盡,不僅貪圖享樂,更是令百姓再次回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困苦生活中,根本沒有實作當初起義時為百姓許下的種種承諾。
不論後世人對李自成的評價是褒是貶,其實我們隻要從客觀的角度出發便不難看出,稱帝後的李自成之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就被後人所覆滅,一切皆是必然的結果,而這些隻不過是時間或早或晚的差別。
自從登上皇位開始,李自成做的這4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為大順地覆滅埋下了危機四伏的“禍根”,在此後更是将李自成逼上了絕路。
為人心胸狹隘,格局太窄
雖說明末時期的确因為政府的腐敗緻使老百姓一直過着貧苦不堪的生活,但對于崇祯這名頗具氣節的皇帝,絕大部分的百姓還是對他十分敬重的。
況且在崇祯帝自缢前還特地為起義軍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勿傷百姓一人”。這樣一來,在老百姓的心中,崇祯帝的地位便又高了一個等級。
可是李自成的一個做法卻讓天下人倍感心寒,由此也看出了李自成的心胸實在太過狹隘,今後也必定成不了心系天下的好皇帝。
原來,在發現了崇祯帝的屍首後,李自成不僅沒有安葬崇祯帝,甚至還殘忍地将其曝光在大庭廣衆之下,在古人看來,此舉實在是對逝者極大的侮辱。
但是面對老百姓的不滿,此時的李自成并未感覺不妥,殊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消耗當初好不容易得來的民心。
放任手下胡作非為,最終失去民心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的那樣:“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短短三句話便準确概括出了君民之間的關系。是以曆任皇帝新上任時首先要做的便是赢取民心。但是對于這則大道理,李自成顯然并沒有領悟透徹。
初入京城時,李自成手下的士兵還不足2萬人,若是在進京後便立即對其妥善管理,後續也并不會出現軍民相悖的情景。
3月18日起義軍正式入駐北京城,起初軍民之間的相處還算和諧。但從27日開始,李自成的手下就已經漸漸浮現出坐不住的兄弟了。
由于長時間的戰亂,是以軍隊内的餘糧和軍饷都處于極度缺乏的狀态,是以,為了給大部隊謀取物資,起義軍便開始擅自向老百姓讨要錢财以及糧食。
畢竟李自成手下的起義軍都是窮苦出身的底層人民,是以行事方法根本不講計策,一切皆靠蠻力奪取,而這些行為放在老百姓的眼中便是明目張膽的搶劫。
是以,對比之前在起義時還大喊“均田免糧”“割富濟貧”口号的“救世主”形象,老百姓深感自己遭到了欺騙,口口相傳之下,李自成在民間的擁護程度開始急速銳減,最終因為放任手下胡作非為而徹底失掉了民心。
隻顧自己貪圖享樂,生活奢靡過于膨脹
不僅失掉了民心,自從登上了皇位後,李自成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眼中隻有榮華富貴的享樂派。面對京城内形形色色的誘惑,整日大擺宴席,貪圖享樂已成常事。不僅如此,李自成還專門派人到民間搜刮美女,後宮妃嫔的規模也是以而一直隻增不減。
但是李自成這個人實在不懂得“有福同享”,面對京城内的種種誘惑,李自成将所有的一切都獨攬入懷,完全想不起當初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
可想而知,“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李自成自然是以受到了不少兄弟的埋怨,最終因為隻顧自己的貪圖享樂而丢掉了軍隊兄弟的心。
手下狂妄,得罪吳三桂
失了民心又丢掉軍心的李自成此時已經身處危險的邊緣,但最終緻使大順徹底覆滅的重要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李自成及其手下得罪了一名他們難以與之抗衡的大将——吳三桂。
由于李自成的手下進入京城沒多久便大肆向老百姓追讨物資和錢财,而且手段殘忍,沒輕沒重的,是以不少百姓在此過程中慘遭毆打,在此其中就包含有吳三桂的父親吳襄。
不僅如此,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也在之後被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所霸占。打父又奪妻,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侮辱,吳三桂徹底被激怒了。
是以,此前還在糾結究竟是繼續保命還是就此歸順的吳三桂當下決定,放棄之前的想法,即刻讓清軍入關。
于是,在4月21日這天,怒發沖冠的吳三桂與清軍攜手對抗李自成,最終大敗内外皆潰的大順軍隊。
在此情形之下,深知自己再無回天之力的李自成灰溜溜地逃回了京城,于29日登基稱帝,第二天便倉皇的向西逃竄。至此,在皇位上隻坐了42天的李自成徹底丢掉了自己好不容易成立的大順,再一次回歸到了颠沛流離的生活中。
反觀李自成建立大順之後的種種行為,之是以能滅明而不可守天下,其中緣由大部分都是因自身的局限所緻。
畢竟是窮苦農民出身,是以無論是看待問題的眼界還是個人的理想抱負,自然都無法與從小便飽受詩書熏陶的皇室人相比,而這或許也正是導緻大順被清覆滅的原因之一。
再者說,雖然由李自成發起的明末農民運動的确成功地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統治,但是縱觀全局來看,十幾年的戰争最終導緻國家生靈塗炭,成立了大順後百姓的生活又好到哪裡呢?結果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