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很多人奇怪,劉邦對陣項羽屢戰屢敗,但是最後劉邦獲得了楚漢戰争的勝利,而項羽也被迫在烏江自刎身亡,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看不懂,曆來的文人墨客也了解不了,于是乎一大堆同情項羽,歌頌項羽與虞姬愛情的辭賦流傳于世。于是乎就有了那句經典的“世無英雄,豎子成名”的話流傳于世。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劉邦并不介意這些,因為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英雄,英雄這個頭銜給項羽吧,我做我的皇帝就行了。“我才不屑于和那些腐儒浪費口舌,他們既然願意嚼舌頭,就由他們去吧。”劉邦總讓人感覺不正經,但你偏偏又奈何他不得,項羽曾經用劉太公和呂雉的性命來威脅劉邦,但劉邦不為所動,他居然對項羽說:“你我是結拜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既然你要把父親烹殺,那就分我一杯羹吧!”如此無賴的話也能說出口,你不佩服他都不行。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在項梁去世之前,大家對于項羽的認知停留在他的武力上,力可扛鼎是對項羽最大的肯定。人們的記憶還停留在項羽學書不精、學劍不成,最後似乎什麼都沒有做成的狀态,還停留在他替伯父項梁做殺手的歲月,如果繼續下去,恐怕項羽一輩子都會籠罩在伯父成功偉岸的身影之下,而不為人所知。但項梁在定陶被章邯所殺,讓項羽肩負起了整個項氏的責任,一個年輕人獨自扛起了家族的興亡之責。那些曾經圍着伯父轉的人不再與他來往,好像躲避瘟神一樣躲着項羽的目光。楚懷王趁機大肆培養自己的羽翼,項氏一族似乎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項羽被剝奪兵權,楚軍主帥成了那個在項羽看來隻會逢迎,并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的宋義。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這個時候,一位老者站在項羽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出了以下這番話:“不要氣餒,項氏一族絕不能因為目前的挫折而頹廢,楚懷王雄心不過是個放牛娃子,被你伯父項梁扶持,如今卻忘恩負義,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隻要你笃定信念不放棄,遲早會時來運轉,有我在背後謀劃,宋義這個小人不能張狂太久了!”項羽回過身,看到一位頭發花白但雙目炯炯有神的長者,他正是伯父的好朋友範增。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您不要安慰我了,伯父這麼有能力的人,也因輕敵在定陶為秦軍所敗,我還是服從命運的安排,讓大王決定一切吧!”“你真是這麼認為的?範增一臉詫異,他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項羽口中說出的,在他印象裡項羽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這個世界上似乎除了他伯父項梁,就沒有人能限制他。不過一轉念範增大笑道:“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你小子也學會了隐忍、厚積薄發,後生可畏呀!”楚懷王熊心并沒有趕盡殺絕,他拜宋義為楚軍主将,而項羽作了二将軍,範增作為末将,統率楚軍去解救巨鹿之圍。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在快到巨鹿的時候,楚軍突然安營紮寨不再前進,項羽多次去催促宋義發兵,宋義卻說:“你這小子哪懂得行軍打仗的道理,連你伯父都是秦軍的手下敗将,你怎麼可能了解秦軍的可怕,還是聽我的等待時機,在趙國與秦國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出手,才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緊接着宋義頒布了一條軍令:有些人像貪婪的虎豹豺狼,稍微放松便想為禍,但凡不遵守軍令者,殺無赦!結果不久項羽便直入中軍大帳手刃宋義,并率領楚軍趕往巨鹿,利用破釜沉舟的決心擊潰了秦軍主力,可以說一戰滅秦,一戰而定天下。面對強大的項羽,秦軍主将章邯最後選擇了投降。很多人認為按照項羽的脾氣,肯定會殺死章邯這個仇人,因為正是章邯殺死了項羽的伯父項梁。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但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大家眼裡暴虐殘殺的項羽,居然沒有把章邯怎麼樣,他不僅接納了章邯,還封他和其他兩名投降的秦軍将領為王。是以項羽不僅有勇而且有謀,是那個時代同齡人中的翹楚。很多人說項羽殘暴,動不動就屠城,但如果你檢視史書記載,就會發現劉邦也同樣會去屠城,大人長者并不是仁厚之人。如果非要說劉邦進鹹陽之後,便秋毫無犯封閉府庫,不近女色變成了聖人。我是萬萬不能相信的,一個在沛縣魚肉鄉裡、整日裡遊手好閑好酒色的人,突然就超凡入聖,你認為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多年的喜歡不是那麼容易改的,如果不是張良和樊哙的勸谏,劉邦恐怕連鹹陽宮都不想離開。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項羽作為年輕人,和劉邦這個油膩大叔相比還是差得太遠,劉邦深通人情世故,了解項羽的弱點和軟肋。是以先是還軍霸上,後來在鴻門宴上主動示弱,痛哭流涕的說自己和項羽是兄弟,一定是有小人從中挑撥,讓項羽主動交代出來了曹無傷這個内奸的存在。劉邦裡心中暗喜,看來項羽這小子還是好對付,他太好面子且重情義,這就是他的命門,這豈止是項羽的命門,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命門。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劉邦以農民起義領袖起家,被秦人擊敗後選擇投靠景駒,在景駒被項梁所殺後,又投靠到項梁麾下,從項梁處得到了五千人馬和十員大将的支援,為了得到信任他和項羽稱兄道弟。項梁信任他,但在楚懷王熊心抛來橄榄枝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叛,你說項梁在定陶之敗是因為輕敵,還不如說是以楚懷王熊心為首的舊貴族的背叛。劉邦見風使舵投靠楚懷王,成為舊貴族的打手,以大人長者的身份,獲得了西進鹹陽的機會。到了鹹陽以後,通過“約法三章”,獲得了“關中父老”的支援和認同,大家都希望劉邦做關中王,劉邦的身份再次發生變化,成了商人地主階級代言人。而項羽身份從來未發生改變,楚國将門之後,楚國貴族的身份他難以割舍,無法突破自己,那就隻能和六國舊貴族一起走向沒落。

戲說劉邦:為什麼戰無不勝的項羽,卻輸給了屢戰屢敗的劉邦?

最後劉邦擊敗了年輕氣盛的項羽,西楚霸王最後也沒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輸給劉邦這樣的人,“非戰之過”是個借口而不是個理由。

一個人的曆史,一家之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