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抗戰年間的一天清早,四川廣元鄉下的一個老太太出門割草。前面來了兩個衣衫褴褛的川軍戰士,一個受傷了,另一個攙着他,一步一拐艱難地走着。見到老太太,其中一個看起來還是個娃娃的戰士說:“嬢嬢,我們的路費沒得了,你行行好,給我們點錢,讓我們回家要得嘛?”

老太太心善,見兩個小娃娃造孽,趕緊上下翻遍翻出點錢給他,娃娃兵接過錢看了一下,說:“嬢嬢,你這個錢我們用不着,還給你吧。”

娃娃兵說完,一瘸一拐的走了。

老太太很納悶,在這裡大家都用這個錢,你們咋不能用呢?

再回過頭一看,兩個娃娃兵都不見了。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幾天後,消息傳來,滕縣失守,第一二二師王銘章師長和他的參謀長趙渭憲、副官長羅甲辛、少校參謀謝大墉,第一二四師參謀長鄒慕陶以及三千餘川軍将士,死戰不退、壯烈殉國。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老太太這才想到,那天早上遇到的是前線上下來的川軍英魂,這些戰死在他鄉的天府子弟想要回家,他們想要路費,但卻用不了老太太給的錢。于是,老太太趕快召集鄉親們在各條路口燒紙錢,好讓千裡歸來的川軍英魂們有路費回家。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當年四川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聽說過,有的情節大同小異,但中心意思都差不多——

戰死的川軍将士想回家。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都說無川不成軍,可誰知天府之地十室九空無兒郎?

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一共有350萬川軍出川抗戰,陣亡263991人,失蹤26025人,負傷356267人,出川的6名中将中4人壯烈殉國,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團級軍官幾乎全部陣亡,淞滬會戰中川軍将士幾乎全部戰死沙場,隻有2000餘人撤退到湖北。

川軍可以說是整個中國軍隊決死抗戰精神的縮影。川軍兵源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普通學生、商販、農民、失業者……是對于戰争沒有任何常識性概念、缺乏基本戰鬥技能的老百姓——所謂"引車賣漿者流",他們經過簡單的操演動員就出征了,有的甚至直接被帶到了戰場上,根本沒有經過最起碼的軍事訓練、連槍都沒摸過,卻不得不直面來自飛機軍艦大炮、遍布天上地下的死亡威脅。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川軍領袖劉湘在對全省做出動員時說:"……凡我國人,為鞏固中華民族之生存,必須曆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的勝利!"

川軍将士裝備不足、缺乏彈藥、給養和醫療裝置,冬天在嚴寒的山西作戰時,穿的還是草鞋,一個連僅有一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一些步槍機柄用麻繩綁着以防掉落……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從淞滬會戰到滕縣保衛戰,從台兒莊會戰到三次長沙保衛戰,川軍抗戰到底,始終不渝,經常以傷亡85%甚至戰至最後一人倒下的代價,踐行了"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的铮铮誓言。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整個抗戰過程中,川軍轉戰全國,幾乎參加了所有的重大戰役,始終以絕對劣勢之裝備對日作戰,能夠血戰到底并奪取最終勝利,憑恃的是堅信正義必勝的信念,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精神。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川軍将士在抗日烽火中,用自己對民族的忠誠、用熱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的铮铮鐵骨,在他們身上,集中展現着舍生取義為民族的崇高氣節,宣告着反侵略的正義之師終将淹沒侵略者的邪惡力量。

受傷川軍娃娃兵讨路費回家,好心老太太給錢為何被拒絕?

文學家郁達夫說得好:"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種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結語:

歲月流逝,鬥轉星移,雖然炮火硝煙已經散去,但英雄的精神應該銘記。縱然他們的英名不盡為人知,但他們的功績與世長存。

随着時間推移,必将融彙進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浩蕩長河,永遠值得後人景仰。

哀哉英魂回家山高路遠,壯哉川軍先烈氣貫長虹!

參考文獻:

1.《抗日戰争》·王樹增。

2.《走向輝煌》·金一南。

圖檔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盡快删除。

分享更多曆史資料、曆史故事,敬請加入圈子正能量曆史交流圈,與400位曆史愛好者共同學習交流、品讀曆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