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一家

前言

2012年12月12日,85歲老人奉孝同的老伴因為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進醫院。眼看着老伴病重,身體狀态每況愈下,奉孝同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隻能在一旁幹着急。

再看看身邊身患殘疾的女兒,奉孝同感覺這個家越來越難了。在生活的重擔下,他那佝偻的身軀越發顯得瘦小。

考慮到奉孝同年事已高,家中也無其他人對其進行照看,為避免發生意外,奉孝同被接到醫院的VIP病房暫住。但他怎麼也沒想到,54年的隐居生活,會因為這一次的醫院之行改變。

就在醫護人員護送他身患怪病的女兒奉慶玲回家途中,女兒無意間洩露了他的身份。很快,奉孝同隐瞞了54年的“毛主席貼身警衛員”的身份,毫無預兆地暴露在了公衆面前。

坎坷一生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在老家

奉孝同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3歲之前他與大多數普通百姓一樣,在殘酷的戰火中艱難求生。經曆過日軍的侵略,見到過紅軍的英勇善戰、頑強不屈,以及他們發自内心對百姓的愛護,奉孝同的心裡從小就對紅軍充滿敬佩,想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保衛家園的英雄。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眼看着敵人的戰火就要燒到我們的家園,我們急需一批熱血青年奔赴前線進行一場正義的戰鬥,保護家國不受侵犯,避免百姓再次陷入水生火熱、沒有尊嚴的生活中。

時年23歲,隻讀過三年初小的奉孝同得知這個消息後,無反顧地響應國家号召,遠離家鄉奔赴戰場。

在北韓戰場上,奉孝同英勇殺敵,頑強鬥争,躲過無數槍林彈雨。為了消滅更多的敵人,也為了自己能夠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存活下來,奉孝同還練就了一手尤為精準的槍法。

經過三年的戰火洗禮,他從一個老實憨厚的農村小夥,變成了一個讓人敬佩的戰鬥英雄光榮回國。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北韓戰争

由于各方面素質過硬,再加上整體表現優異,奉孝同入選為中央司令部的武警戰士。沒過多久,他又被選為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員,有了與毛主席更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此期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主席的安危對于全國上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經過一次次的刻苦訓練,奉孝同各方面能力都更上一層樓,相繼獲得執勤能手、技術能手以及一級射擊能手等榮譽稱号。

同時,在毛主席的督促下,奉孝同與其他警衛員開始堅持讀書、學習認字,文化水準得到一定提升,寫信、讀報、看檔案這樣的事情都能順利完成。

1955年5月,毛主席安排給了包括奉孝同在内的一批警衛員一個秘密任務,讓他們以看家為由回鄉,通過親自與老百姓接觸,了解他們的糧食、花生以及煙葉等作物的具體産量,以及老百姓們的真實生活情況和幹群關系。以便發現問題,了解老百姓的真實心聲,更好地為百姓提供服務。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獲得的榮譽

出發之前,毛主席反複叮囑他們:

“一定要放低姿态,千萬不能擺架子,必須要搞好與群衆的關系,對待他們要像對待家人一樣親切。

堅決不能透露你們是毛主席警的衛員,也不能透露是誰派你們做調查的。”

最後,毛主席特地将這些叮囑寫成一個《出差守則》,還專門在末尾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高警衛員們對這次調查任務的重視程度。

畢竟,老百姓的意見對黨的工作很重要呀。結果證明,這确實引發了警衛員們的重視,他們謹遵毛主席的指令,高品質完成了調查工作。

此次調查結束後,毛主席親自請大家一起吃飯,仔細詢問調查情況,并認真檢視每個人的工作彙報。

期間,主席了解到了奉孝同是他的老鄉,并且從調查報告上發現了奉孝同還是講新化方言,這讓奉孝同很是不好意思。主席卻安慰他說:不要着急,這個很難改,慢慢來!

雖然隻有短短幾句話,但卻讓奉孝同非常感動,也更覺得毛主席可敬,總是這樣寬容大度,讓身邊的人感到暖心。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媒體給奉孝同拍照

與毛主席朝夕相處5年後,奉孝同再次為響應國家号召而行動。不同的是,這一次他要離開自己最崇拜的毛主席,傳回湖南老家的大山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盡一份力。

這也就意味着,奉孝同以後再也不能聆聽毛主席的教導了。1958年,奉孝同回到老家後,開始了低調且艱難的農村生活。

雖然離開了軍隊,但奉孝同依舊嚴格遵守紀律,堅持實事求是。

當時公社公布放衛星獎勵标準後,無論别人說得多麼天花亂墜,奉孝同都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原則。

他當場表态:甯願不要獎勵,也不要說謊!但也是以遭到嚴厲批評。同時,奉孝同的家庭也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多年來打擊不斷。

他的小女兒奉福玲16歲的時候在自家門口被拐,後來慘死海南。作為父親,奉孝同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但他卻因為無力負擔前往海南的路費,錯失了見女兒最後一面的機會,這也成為了他們一家人一生的遺憾,生活的無奈更加加重了他們的喪女之痛。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在家幹活的奉孝同

大女兒奉慶玲的生活同樣不幸,結婚後因為患上怪病而離婚,無家可歸的她隻能帶着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和父母擠在這個越發破舊的木屋裡,而她的兒子奉光興後來也不幸去世。

這讓患病的奉慶玲備受打擊,身體情況越發不好。而對于奉孝同來說,接連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經曆,更讓他倍感痛苦。

唯一平安順遂的二女兒因為遠嫁外地,每年隻有過年才回來看望他們一次。是以,在奉慶玲的女兒出嫁後,就剩下他們老兩口與患病的女兒相依為命。

但無論生活有多難,奉孝同始終遵守組織要求,從未洩露自己給毛主席當過警衛員的工作經曆,就連鎮裡的幹部,都隻知道他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他的家人也隻知道他在警衛團工作過。

當女兒無意向醫護人員說出他當過警衛員後,奉孝同隐瞞了54年的身份随之被揭開。

後來有記者問奉孝同:“為什麼不在有困難的時候以毛主席警衛員的身份向組織提要求?這樣最起碼生活能夠好過點”。樸實的奉孝同連連搖頭表示:

部隊有紀律,毛主席也曾親口叮囑過我們,不能說!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媒體采訪奉孝同

離開部隊之前,還有首長專門提醒我們:“當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員屬于軍事秘密,絕對不能暴露!否則很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有關于保衛毛主席以及中央的事情都要保密,暴露軍事秘密要受處罰的!”

在奉孝同心裡,毛主席以及中央的一切永遠都是第一位,他自己的生活無論遭遇多大的磨難都是小事。是以在外界知道他的身份後,他還非常愧疚的表示:“我沒有為人民做貢獻,給黨和政府添麻煩了!”

這也許是因為他親自去過戰場,體會過戰争的殘酷,知道國家能夠走到現在有多不容易,更真切地體會到毛主席帶領中國站起來的艱難,是以才不願因為自己的事情,去麻煩國家。

同時,他也以自己曾經當過軍人,當過毛主席的警衛員為榮。他激動地告訴記者:“當毛主席的警衛員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事,那幾年也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候!”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回憶在毛主席身邊的時光

但不小心弄丢與毛主席的合影,以及後來沒再見過毛主席也是他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當年毛主席去世的時候,他在農村因為消息閉塞沒有及時得到消息,還是看到其他人祭奠才知道。當時他心情異常悲痛,難過的一整天都沒有吃東西。

在農村生活幾十年的奉孝同雖然平平淡淡,沒有取得所謂的耀眼的成績,但他卻始終謹記毛主席的教誨,堅持聽黨的話,服從黨的指令跟黨走,而且他還教育自己的子孫後代:“要做毛主席的接班人,要保家衛國!”

由于經常給孩子們看自己當兵時候的照片,給他們講述自己在戰場上的故事。外孫闫紹斌在他的影響下,從小就有一個成為一名軍人的願望,夢想着穿上那身帥氣的軍裝,像爺爺一樣為國家做貢獻。長大後他也如願進入空軍某部隊,後來轉業回鄉。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八十多歲身體依舊硬朗

三個願望

奉孝同的事迹被傳開後感動了無數人,同時也引發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親自委托相關從業人員前往看望老人。

當被問到有什麼願望時,85歲的奉孝同說出了自己的三個願望,第一個:希望女兒的身體能夠早日康複,第二:到韶山毛主席的家裡去看看,第三:希望能到北京去,親眼看看毛主席的遺容,以彌補沒有見到毛主席最後一面的遺憾,同時也能一解幾十年的相思之情。

聽到老人這些樸素的願望後,無數愛心人士表示一定要幫助老人實作願望。一位種棗的農民大哥動情的表示:這位謹守軍人機密的老人,願望應該被實作!等收到棗款,一定會盡力促成老人去北京看毛主席。

另外,一些組織剛得知這個消息後,就聯合給老人捐了2萬元,為老人的願望助力。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外界援助

2012年12月,奉孝同在多方的幫助下,前往毛主席老家韶山。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奉孝激動不已,以至于一夜無眠,輾轉反側。但這位穿着軍大衣,戴着軍帽的八十多歲的老人,第二天看起來卻是格外有精神,身上保留的軍人特有的氣質尤其引人注目。

讓人感動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依舊記得毛主席愛吃的東西,專門讓外孫女從老家帶來了臘肉和糍粑。他說:毛主席愛吃這些,我一定要帶給他!樸實的語言中,盡顯對毛主席的愛!

在媒體的帶領下,奉孝同參觀了毛主席的故居以及紀念館等地方。同時,他還将自己珍藏的四本日記捐給了湖南革命軍事紀念館,到老還想着為國家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讓人非常感動。

很多慕名前來看望奉孝同的人表示:“他為國家、為人民無怨無悔地做了不少貢獻,卻不願向國家伸手要一樣東西,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軍人。”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在長沙

參觀毛主席遺物期間,奉孝同表情嚴肅,每走到一處熟悉的東西前,都要駐足沉思半天,時而講講當年在毛主席身邊的場景。

他對着毛主席的一套灰色中山裝喃喃說道:這件衣服我見主席穿過。當看到一個綠色的火柴盒時,他不自覺地伸手指着說:“當時在主席身邊時,他用的就是這種火柴!”。

這些物件似乎直接将他的記憶拉回到了在主席身邊的那幾年,往過的一幕幕猶如電影一樣在他眼前放映。

當衆人簇擁着他來到一張毛主席與李敏李讷的合影前時,有人想考驗奉孝同的記憶,問他還記不記得哪個是李讷。

沒想到奉孝同隻看了一眼,就準确無誤地認出了李讷,并告訴大家李讷與李敏的差別,他還記得李敏的小名是嬌嬌。這些細節都說明,奉孝同已經将關于毛主席的一切都刻在了記憶裡,他所說的在警衛團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歲月一點也不誇張。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韶山毛主席紀念館

在大家帶領他參觀滴水洞時,一個遊泳視訊引起了奉孝同的注意。他的思緒立即回到和毛主席一起遊泳的時候。奉孝同笑着說:“毛主席遊泳非常厲害,陪他遊長江期間,我要上船歇兩次,而主席卻是一口氣遊到底,一次也不歇!體力好得很那!”

從六十三歲到七十三歲,十年之間毛主席曾十八次暢遊長江。六十三歲那一年,當主席“嘩”地一聲仰卧水中後,就迎來了一個兇猛的大浪,岸上的人無一不為他捏把汗,而主席卻非常淡然,甚至還幽默的表示:長江水好甜喽!

1966年,毛主席最後一次暢遊長江,這一次,雖然水流有點急,風力有點大,但主席卻酣暢淋漓地遊了一小時零五分鐘,上岸後依舊精神抖擻,毫無倦意。

相比其他陪同的人早早上岸,凍得嘴唇發白,73歲的毛主席的身體素質可見一斑。而這一年,奉孝同剛來到農村幾年時間,同時也是他人生中最難的時期之一。

不過,和毛主席一樣,奉孝同的身體素質也很好,來韶山時,醫生給他檢查完身體曾誇他是八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身體。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毛主席遊長江

由于奉孝同對毛主席感情深厚,他認為毛主席的教誨對他影響非常深刻,是以覺得如果有生之年能夠親自去看一看毛主席,就算死了也值得!

鑒于此,毛主席故鄉的一家媒體專門送給奉孝同一尊“毛主席銅像”。收到這份禮物後,奉孝同感動得當場落淚,他情緒激動地說道:“太感謝你們了!我以後每天都可以看到毛主席了!”

說着雙手顫抖地握住從業人員的手,久久不願放下。

實作奉孝同的韶山之行願望後,外界又開始抓緊準備他的北京之行,想讓老人在有生之年盡快實作所有願望。

在各界愛心人士的努力下,奉孝同終于在2013年11月,從老家啟程前往北京。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長沙南湖醫院還專門給老人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確定身體無礙後才讓他出發。到達北京後,當地群眾自發組織前來迎接,将奉孝同安全送到天安門附近的飯店休息。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體檢

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奉孝同無比激動感慨:五十多年過去了,天安門廣場比以前更大了,北京也更美了!

随着距離他心心念念的毛主席紀念堂越來越近,奉孝同顯得有些忐忑。考慮到遊客太多,提前接到消息的從業人員專門為80多歲的奉孝同開通了綠色通道,讓他得以盡快見到毛主席。

看着躺在水晶棺裡毛主席安詳的面容,奉孝同此前積攢的情緒終于在這一刻爆發,瞬間失聲痛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情緒久久不能平複。

周圍的警衛被這一幕深深感動,趕緊過來安撫奉孝同。情緒逐漸穩定後,奉孝同表情嚴肅,對着毛主席的遺體深深地鞠了三個躬,并莊重地敬了個軍禮。五十多年未見,再見卻是這樣的場景,難怪奉孝同情緒失控,這次見面也算是他對毛主席的一次正式告别吧!

85歲老農隐居深山,妻子病重女兒暴露身份,老人:主席叮囑不能說

奉孝同激動落淚

身處困境依舊堅守原則底線,謹記毛主席的叮囑,永遠将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奉孝同值得我們學習!

能夠五十多年如一日保守秘密,或許是因為他深知沒有國就沒有家,國家的安全遠比個人利益重要。這對他們這些保衛過國家的軍人來說,有更為深刻的體會。如今已經94歲的奉孝同依舊健在,希望他能保重身體,見證東方巨龍的覺醒,見證中國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