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孫玉清

,1909年出生于著名的将軍縣湖北紅安縣,自幼家庭貧困,隻上過六年私塾,辍學以後,孫玉清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在工農幹部紮堆的紅四方面軍中,經過無數次戰鬥的洗禮,孫玉清逐漸脫穎而出。

他作戰勇敢,智謀過人,擅長以少勝多,在鄂豫皖和川陝蘇區打過不少硬仗、惡仗,有“戰将”的美譽。1934年,孫玉清被破格提升為紅四方面軍第31軍軍長,時年隻有25歲。

跟餘天雲、王宏坤、許世友這些人相比,孫玉清顯得别具一格。在文化水準普遍不高的紅四方面軍裡,念過六年私塾的孫玉清在隊伍裡算是相當有文化的人,他喜歡讀書,愛鑽研,勤思考,長相白淨,頗具儒将風采。另外,孫玉清特别會處理人際關系,同時他也非常重視部隊的思想建設和戰鬥作風的培養,總能拿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使部隊形成團結協作的局面,因而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像這種作戰勇敢,又能做思想教育工作,還會處理各種關系的幹部就連一向排斥知識分子的張國焘也不敢小觑,徐向前更是不用說了,是以對孫玉清頗為重用,大加提拔。

可是這位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紅軍戰将卻在一場戰鬥失利後被撤職,連同他一起被撤職的還有他的生死搭檔紅九軍政委陳海松(紅軍史上最年輕的軍政委),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紅9軍軍長孫玉清(左)、政委陳海松(右)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三大方面軍勝利會師後。根據當時複雜的國際國内形勢,中革軍委決定發起甯夏戰役計劃,意在先奪甯夏、後取甘西,打通與蘇聯的國際聯絡線,以便獲得軍事上的援助,并促進西北抗日局面的形成。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決定以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四方面軍的三個軍為一部西渡黃河向甯夏展開全面進攻,紅四方面軍的另外兩個軍和紅二方面軍主力向南防禦,随時準備策應攻甯部隊。紅四方面軍第30軍則承擔起了造船的任務,此事由木匠出身的紅30軍政委李先念全權負責。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紅30軍政委李先念

1936年10月25日晚,紅30軍第88師263團作為前衛部隊在甘肅靖遠縣虎豹口強渡成功,一舉突破馬家軍構築的河防陣地。

至10月30日,紅四方面軍總部(附屬部隊:教導團、婦女抗日先鋒團、少年先鋒團、騎兵師、特務團、回民支隊)及其主力部隊紅5軍、9軍、30軍共計2.18萬人全部渡過了黃河,進入河西。此時,靖遠渡口已被追擊而來的國民黨軍關麟征部占領,留在河東負責阻擊掩護渡河大部隊的紅四方面軍第4軍、31軍失去了渡河機會,隻能繼續留在河東作戰。至此,河東紅軍主力和河西部隊的聯系被切斷,甯夏戰役計劃未能實作,被迫終止。自此,隻攜帶了三、四天口糧的河西紅軍拉開了艱難的西征序幕。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左起:董振堂(5軍軍長)、孫玉清(9軍軍長)、程世才(30軍軍長)

11月10日,河西紅軍西進至古浪大靖,在中革軍委的電令下組成"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衛局局長曾傳六。同時又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陳昌浩(擁有最後決定權)、副主席徐向前。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西路軍下轄三個軍:5軍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參謀長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楊克明,轄2師4個團,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5發;9軍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參謀長陳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轄2師6個團,6500餘人,槍25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15發;30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參謀長黃鹄顯,政治部主任李天煥,轄2師6個團,7000餘人,槍32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25發;另有騎兵師,師長董俊彥,200人馬,槍200支,平均每槍子彈25發。全軍計21800人,機關、醫院、傷病員及勤雜人員占40%左右。

西路軍悲壯征程的轉折點——“古浪三戰,九軍折半”

一戰幹柴窪

11月10日拂曉,西路軍左翼縱隊紅9軍主力6500餘人在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的率領下進抵幹柴窪,随行的還有西路軍副總指揮王樹聲。

幹柴窪位于景泰以西、古浪縣城的東南方向,四面高山環繞,中間為低窪灘地,基本上無險可守,紅軍在這樣不理想的地形下阻擊數倍于己的馬家軍,難度可想而知。紅9軍指揮部經過探讨後,權衡了這裡的地形特點,決定在村東的娘娘廟嶺、山城溝梁制高點和北面古城子灘修築工事,布置防線,阻擊敵人。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王樹聲影視劇形象

紅9軍前腳剛進至幹柴窪地區,馬家軍前線總指揮馬元海即率領二馬精銳部隊追趕而來,參戰部隊包括:騎兵第1旅(旅長馬彪,2000人)、騎兵第2旅(馬元海兼任旅長,1700人)、騎5師第1旅(旅長馬祿,1700人)、第2旅(旅長韓起祿,1700人)、100師300旅600團(團長馬全義,1700人),同時還有互助、樂都等縣土著群眾組成的民團部隊約1萬餘人,總兵力超過2萬人,其中多數為騎兵部隊。而紅9軍雖說是一個軍,但充其量就是一個正常師的編制,6500人中隻有2500支槍,子彈平均15發,大多數人隻能拿着大刀、長矛參戰。

集結完畢後,馬元海即指令參戰部隊在幹柴窪東側的山城窪等處,向紅9軍主力發起進攻。9軍在娘娘廟嶺等處,不斷組織火力,堅守還擊。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次日清晨,馬元海調動大批民團配合騎兵部隊,以步騎結合的人海戰術從東、南、北三面輪番向紅9軍陣地發起瘋狂進攻,此時從蘭州方向還調來了三架飛機助陣,企圖一舉将紅9軍主力圍殲于幹柴窪。在敵機的瘋狂轟炸下,刹那間,紅9軍陣地變成一片火海。敵人仗着飛機的掩護,驕橫猖獗,死力拼殺,多次更替沖鋒,9軍将士隻能依托有利地形,組織各種武器,抓住戰機,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敵人進攻。下午3時許,在敵軍如潮水般的瘋狂攻擊下,娘娘廟嶺陣地失守,大隊人馬蜂擁而入,向軍部直壓過來,情況萬分危急。這時,軍部的全體人員包括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及警衛、參謀、機要人員全部拿起了武器一起上陣,把敵人壓回去。軍部1科科長劉培基在率領機關人員打退敵人的進攻中不幸中彈犧牲。而後,紅25師迂回到敵人背後,奪回娘娘廟嶺制高點,向敵人發起突然沖鋒。馬家軍瞬間陣腳大亂,丢下些許馬匹,潰敗而逃。

此役,紅9軍傷亡200多人。當晚,趁着夜色,由紅27師堅守幹柴窪,掩護9軍主力撤離,向橫梁山前進。

二戰橫梁山

11月12日,紅9軍主力西進到達橫梁山之後,馬元海率領大批騎兵部隊頃刻而至。為此,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決定在地勢險要的橫梁山一帶設伏,給予追擊的敵軍以重創。晚22時許,馬家軍的三個旅和幾個民團尾随而至,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紅軍的伏擊圈。孫玉清一聲令下,伏擊戰打響了,馬家軍的前衛部隊遭到重創,但是由于9軍在幹柴窪戰鬥中消耗了大批彈藥卻沒有得到及時補充,是以無法延續火力,對馬家軍的後衛部隊并沒有造成大多殺傷。當夜,馬元海組織人馬對紅9軍實施夜襲,試圖搶占制高點。這時素有“夜襲常勝軍”之稱的紅9軍對偷襲的敵軍的給以重創,打退了敵人多次沖鋒。在數次沖鋒被擊退後,馬元海部再也不敢追擊,紅9軍得以暫時擺脫追軍,于是趁着夜色沿橫梁山脈向古浪縣城方向推進。這場戰役,共擊傷敵旅長韓起祿,斃敵副長官馬三彪及以下300餘人。

三戰古浪縣城

11月14日拂曉前,紅9軍先頭部隊進抵古浪縣城。守城的敵民團一觸即潰,棄城而逃,紅9軍順利占領古浪縣城。15日,紅9軍後續部隊全部進駐古浪縣城。

馬步芳和馬步青得知這個消息後,異常震驚,立刻指令馬元海部2萬餘人攻擊古浪縣城,同時從蘭州方面出動空軍支援。

面對3倍于己的敵軍,孫玉清将防禦重心放在了南北兩面的山頭,并以主力部隊紅25師、27師分别扼守城西南方向和城東北方向。

16日拂曉,馬家軍利用炮兵、空軍對古浪縣城進行狂轟濫炸,步騎兵更是采取瘋狂的人海戰術攻擊前進,古浪縣城陷入一片火海。戰鬥一開始,敵人即以優勢兵力奪取城外制高點,守衛紅軍一個團大部傷亡,敵軍遂将9軍兵力全部壓進城内。

11月17日,馬家軍利用騎兵優勢猛攻城垣。敵軍的騎兵如潮水般湧入城内,雪亮鋒利的馬刀無情地砍在紅軍将士身上,很多戰士倒在血泊裡。紅9軍将士在彈藥消耗殆盡的情況下,用木棍、大刀、長矛、石塊與敵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雙方經過反複争奪,最終馬家軍敗退而去,紅9軍雖然守住了縣城,但是卻死傷慘重。

18日晚,孫玉清在戰鬥中受傷,紅9軍死傷慘重,部隊難以支撐,被迫突圍。後在紅30軍268團的接應下撤離古浪縣城,向涼州方向進發,避免了被全殲的後果。

軍長政委因何被雙雙撤職?此一戰,紅軍團以上幹部犧牲20多人

紅9軍經過幹柴窪、橫梁山和古浪縣城三次主要的戰鬥,共計斃傷敵2000餘人,但是自身亦傷亡2400人,兵力折損超過三分之一,這在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史上是極少出現的。其中僅在古浪縣城戰鬥中,紅9軍參謀長陳伯稚,25師師長王海清、政委盛修铎,27師政委李德明,原教導師政委易漢文,騎兵團團長黃高宏等20多名團以上幹部均在戰鬥中犧牲。自此,作為西路軍第二主力的紅9軍再也沒有恢複元氣,是以西路軍後期的主要戰鬥僅僅依靠紅30軍苦苦支撐。古浪血戰也成為西路軍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戰後,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陳昌浩在永昌縣親自主持召開了紅9軍營以上幹部會議。會上,作為古浪戰役主要指揮員的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這是西征以來的第一場重大戰役,紅9軍作為紅四方面軍一支擅打硬仗、惡仗并且屢立戰功的部隊,卻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掉鍊子,吞下敗仗,折損過半。更讓陳昌浩不能容忍的是吞下敗仗的竟是一向能“以一勝百”的常勝将軍孫玉清,對此,他大發雷霆,當衆宣布撤銷孫玉清的軍長職務,政委陳海松停職檢查。

孫玉清和他的生死搭檔陳海松面對撤職處分和批評,毫無怨氣。因為作為戰役的主要指揮官,無論敵人多麼強大,戰鬥打輸了,他們不可推卸地要負主要責任。面對英勇犧牲的2400多名戰友,他們的内心是愧疚的,無論是多大的批評或者處分都隻能默默承受,因為他們隻想着戴罪立功,為死難的戰友報仇。

陳海松後來在梨園口阻擊戰中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壯烈犧牲。孫玉清則是不幸受傷被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視死如歸,于1937年5月下旬,被馬步芳殘忍殺害,時年28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