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我知道你爸爸是做什麼的,你爸爸是土匪!

”。

新中國成立不久,十歲出頭的黑龍江省肇源縣姑娘張桂芳轉到了新學校,在填寫家庭調查表時,張桂芳猶豫了,

因為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便被日本人殺害了,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幹什麼的

便在張桂芳思索着怎麼填表格的時候,同桌的男生喊了這麼一句,這讓張桂芳悲憤不已,大聲道:“

你亂說,你有什麼根據?

我就知道,是我媽媽說的!

”,小男孩的舉動,深深刺痛着張桂芳的心,放學之後,她哭着跑回家,問媽媽自己的爸爸到底是不是土匪。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見女兒受了委屈,張桂芳的媽媽沉聲道:“

你爸爸不是土匪,是抗聯英雄。

緊接着,他把丈夫的英雄事迹,講給女兒聽,并且告訴她,

之是以省吃儉用供她上學,就是希望她學好文化,将來好查找資料,替自己的父親正名

得知事情原委的張桂芳,全身心投入學習,對身邊的風言風語不聞不問,除了學習,她還熱愛體育,初二那年,她在全省國中生運動會上,連破标槍、鐵餅、鉛球的記錄,名揚一時,也是以,在國中畢業後,被保送到哈爾濱體育學院。

1965年,張桂芳畢業,她先是留校任職一年,然後被配置設定到了遼甯師範大學體育系,也是從這時候起,張桂芳有了時間,也有了一定經濟基礎,

開始搜尋為父親正名的材料,廣州、威海、黑龍江等等,35年間,她走訪了全國6個省份30多個縣市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00年,政府部門追認她的父親為革命烈士,為他補發了烈士證書,此時的張桂芳,也已經是一位61歲的老人。

張桂芳的父親是什麼人?他又有什麼樣的事迹呢?

張桂芳的父親并不姓張,而是姓耿,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耿殿君。

耿殿君,山東掖縣人,出身寒苦,因為天災人禍,早年間随親人到了黑龍江肇東,在這裡以務農為生。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三省,耿殿君也過上了被日本人奴役的日子,當地有識之士團結群眾,奮起反擊。

九一八之後不久,

耿殿君認識了湯原縣反日遊擊隊的上司之一高吉良

,在高吉良的引導下,漸漸走上革命之路,因為表現出色,

經抗聯第三軍軍長夏雲傑的介紹,成為一名黨員,頂頭上司是李兆鱗将軍

1933年,在組織的委派下,耿殿君前往肇源組織抗日隊伍,因為當時土匪橫行,于是,耿殿君他們在得到組織的同意下,也“披上”了土匪的外衣,報号“大省”直至“十三省”,

其中,耿殿君是“三省”,他的弟弟耿殿臣是“五省”,這是他被誤會為土匪的原因之一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在抗聯隊伍中,耿殿君敢打敢拼,職務提升得很快,曾擔任抗聯六軍留守團團長、六軍教導隊副官。臨時參謀長等職,甚至還在三肇地區,着手建立了一家被服廠,用以解決抗聯部隊的後勤問題。

在當時的革命隊伍中,同志們大多大公無私,

管糧的被餓死,管衣的被凍死

并不是一句玩笑話,在耿殿君擔任被服廠主任期間,造出來的被服,他都是率先供應作戰部隊,從不舍得穿新衣。

同志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強行給他做了一件,

可從前線跑了一趟,他的新衣便換成了戰士的爛棉衣,因為總是穿得破破爛爛,他得了個外号“耿破爛”

1940年12月,耿殿君指揮了薄荷台大捷,這一戰,

耿殿君擊中正在前線瞭望的日軍指揮官渡邊正雄的頭部,3天後,渡邊正雄一命嗚呼

然而,這一戰之後,耿殿君就從抗戰前線消失了,怎麼回事呢?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原來,當時耿殿君的上司李兆鱗将軍交給他一個任務,那就是潛入肇源縣白家墳,以做生意為掩護,為開辟三肇遊擊區做準備,

因為高度機密,隻有李兆鱗、馮仲雲等少數幾人知道,這才讓人誤以為他“消失”了

1941年4月的一天,聯絡員趙景海匆匆來找耿殿君,說是向遊擊區傳遞情報的聯絡站被破壞,聯絡員被捕。

得知消息的耿殿君氣憤不已,一拳就砸在了桌子上,可沒等他們做出反應,日本兵便到了耿殿君家門前,情急之下,

耿殿君将趙景海藏到了竈台裡,然後讓妻子焦淑清帶着2個女兒去了屋裡

闖入家門的日本兵,開始四處搜尋,等搜到竈台附近時,為了保護趙景海,耿殿君挺身而出,他聲稱自己撿到一把槍,藏在柴火堆裡,借此吸引日本兵注意,等找到了槍,耿殿君也被帶走了。

耿殿君被抓走後,組織立即想方設法營救,可惜的是,他并未等到這一天,

1941年年底,耿殿君死于哈爾濱731部隊的細菌實驗,連屍體都沒有留下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在耿殿君犧牲後,他的妻子

焦淑清帶着2個女兒來到了肇源縣城,因為害怕日軍報複,她隐姓埋名,嫁給了一個姓張的人,兩個女兒也改姓張

因為早早被日軍殺害,再加上當時的時局,耿殿君的抗聯身份,一直沒有得到恢複,被人誤以為是土匪,

即便是新中國成立後,他也沒有得到應該屬于他的烈士證

,是以,才有了文章開頭,張桂芳被同學嘲笑的一幕。

等張桂芳當了老師,事情早已過去20幾年,該如何查起?雖然困難重重,但她并未放棄。

她首先想到的是,當年父親拼死保護的聯絡員趙景海,為了找到趙景海,她幾次去了廣州,後來才得知,這位趙景海,也早在革命年代犧牲。

沒辦法,她又将注意力放到了東三省,從沈陽到黑龍江,遍訪當地的老抗聯,可無論怎麼查,查到薄荷台大捷,線索就斷了。

後來,張桂芳又多次去了父親奮戰過的三肇地區,在當地的檔案館,她發現,

自己的父親的名字,在失蹤烈士名錄裡,這讓她開心不已,可僅憑此,并不能證明父親的身份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随着時間的流逝,老抗聯一個個凋謝,這讓張桂芳心急如焚,若不抓緊時間,恐怕就真的沒人能為父親證明清白了。

終于,黃天不負有心人,經人介紹,她見到了黑龍江軍區的王副司令,從王副司令這裡,得知父親曾經與一位名叫高吉良的老抗聯關系密切。

得知這一重大消息的張桂芳,立即去找高吉良,但見到高吉良後,老人家卻一聲不吭,因為他遇到過很多假冒烈士家屬的事情,這讓張桂芳失望之極。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老人家卻派兒子來接他了,原因很簡單,在第一天的交談中,張桂芳曾對高吉良提及父親的話:“

讓我們的後代好好學習,将來他們會在書本上找到父輩的名字。

類似的話,耿殿君也曾對高吉良說過,這才讓他确定張桂芳的身份。

在高吉良口中,張桂芳得知了很多父親的事迹,比如,

在獄中組織獄友越獄,卻因帶着手铐腳鐐,行動不便被抓回,被當作重犯,成了731部隊的試驗品,

通過高吉良,張桂芳還找到了另一位對父親熟悉的抗聯老兵李桂蘭,耿殿君在被服廠的事情,就是從李桂蘭口中得知……

收集足夠多的證人、證詞後,張桂芳向國家遞交了有關資料,在2000年得到了父親的烈士證書。

抗日英雄慘遭日軍折磨而死,卻被誤傳土匪,女兒花35年,為其正名

花35年時間給父親證明清白,張桂芳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于是,他又在父親戰鬥過的肇東為他修建了紀念館,2002年9月18日這天,紀念館正式開館,在院子中,有三座黑色墓碑,分别刻着耿殿君、焦淑清、耿殿臣(張桂芳的叔叔,1940年犧牲)的名字……

本文由酉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