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我知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你爸爸是土匪!

”。

新中国成立不久,十岁出头的黑龙江省肇源县姑娘张桂芳转到了新学校,在填写家庭调查表时,张桂芳犹豫了,

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被日本人杀害了,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便在张桂芳思索着怎么填表格的时候,同桌的男生喊了这么一句,这让张桂芳悲愤不已,大声道:“

你乱说,你有什么根据?

我就知道,是我妈妈说的!

”,小男孩的举动,深深刺痛着张桂芳的心,放学之后,她哭着跑回家,问妈妈自己的爸爸到底是不是土匪。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见女儿受了委屈,张桂芳的妈妈沉声道:“

你爸爸不是土匪,是抗联英雄。

紧接着,他把丈夫的英雄事迹,讲给女儿听,并且告诉她,

之所以省吃俭用供她上学,就是希望她学好文化,将来好查找资料,替自己的父亲正名

得知事情原委的张桂芳,全身心投入学习,对身边的风言风语不闻不问,除了学习,她还热爱体育,初二那年,她在全省初中生运动会上,连破标枪、铁饼、铅球的记录,名扬一时,也因此,在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哈尔滨体育学院。

1965年,张桂芳毕业,她先是留校任职一年,然后被分配到了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也是从这时候起,张桂芳有了时间,也有了一定经济基础,

开始搜寻为父亲正名的材料,广州、威海、黑龙江等等,35年间,她走访了全国6个省份30多个县市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政府部门追认她的父亲为革命烈士,为他补发了烈士证书,此时的张桂芳,也已经是一位61岁的老人。

张桂芳的父亲是什么人?他又有什么样的事迹呢?

张桂芳的父亲并不姓张,而是姓耿,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耿殿君。

耿殿君,山东掖县人,出身寒苦,因为天灾人祸,早年间随亲人到了黑龙江肇东,在这里以务农为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耿殿君也过上了被日本人奴役的日子,当地有识之士团结民众,奋起反击。

九一八之后不久,

耿殿君认识了汤原县反日游击队的领导之一高吉良

,在高吉良的引导下,渐渐走上革命之路,因为表现出色,

经抗联第三军军长夏云杰的介绍,成为一名党员,顶头上司是李兆鳞将军

1933年,在组织的委派下,耿殿君前往肇源组织抗日队伍,因为当时土匪横行,于是,耿殿君他们在得到组织的同意下,也“披上”了土匪的外衣,报号“大省”直至“十三省”,

其中,耿殿君是“三省”,他的弟弟耿殿臣是“五省”,这是他被误会为土匪的原因之一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在抗联队伍中,耿殿君敢打敢拼,职务提升得很快,曾担任抗联六军留守团团长、六军教导队副官。临时参谋长等职,甚至还在三肇地区,着手建立了一家被服厂,用以解决抗联部队的后勤问题。

在当时的革命队伍中,同志们大多大公无私,

管粮的被饿死,管衣的被冻死

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在耿殿君担任被服厂主任期间,造出来的被服,他都是率先供应作战部队,从不舍得穿新衣。

同志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强行给他做了一件,

可从前线跑了一趟,他的新衣便换成了战士的烂棉衣,因为总是穿得破破烂烂,他得了个外号“耿破烂”

1940年12月,耿殿君指挥了薄荷台大捷,这一战,

耿殿君击中正在前线瞭望的日军指挥官渡边正雄的头部,3天后,渡边正雄一命呜呼

然而,这一战之后,耿殿君就从抗战前线消失了,怎么回事呢?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原来,当时耿殿君的上司李兆鳞将军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潜入肇源县白家坟,以做生意为掩护,为开辟三肇游击区做准备,

因为高度机密,只有李兆鳞、冯仲云等少数几人知道,这才让人误以为他“消失”了

1941年4月的一天,联络员赵景海匆匆来找耿殿君,说是向游击区传递情报的联络站被破坏,联络员被捕。

得知消息的耿殿君气愤不已,一拳就砸在了桌子上,可没等他们做出反应,日本兵便到了耿殿君家门前,情急之下,

耿殿君将赵景海藏到了灶台里,然后让妻子焦淑清带着2个女儿去了屋里

闯入家门的日本兵,开始四处搜寻,等搜到灶台附近时,为了保护赵景海,耿殿君挺身而出,他声称自己捡到一把枪,藏在柴火堆里,借此吸引日本兵注意,等找到了枪,耿殿君也被带走了。

耿殿君被抓走后,组织立即想方设法营救,可惜的是,他并未等到这一天,

1941年年底,耿殿君死于哈尔滨731部队的细菌实验,连尸体都没有留下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在耿殿君牺牲后,他的妻子

焦淑清带着2个女儿来到了肇源县城,因为害怕日军报复,她隐姓埋名,嫁给了一个姓张的人,两个女儿也改姓张

因为早早被日军杀害,再加上当时的时局,耿殿君的抗联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恢复,被人误以为是土匪,

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没有得到应该属于他的烈士证

,因此,才有了文章开头,张桂芳被同学嘲笑的一幕。

等张桂芳当了老师,事情早已过去20几年,该如何查起?虽然困难重重,但她并未放弃。

她首先想到的是,当年父亲拼死保护的联络员赵景海,为了找到赵景海,她几次去了广州,后来才得知,这位赵景海,也早在革命年代牺牲。

没办法,她又将注意力放到了东三省,从沈阳到黑龙江,遍访当地的老抗联,可无论怎么查,查到薄荷台大捷,线索就断了。

后来,张桂芳又多次去了父亲奋战过的三肇地区,在当地的档案馆,她发现,

自己的父亲的名字,在失踪烈士名录里,这让她开心不已,可仅凭此,并不能证明父亲的身份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抗联一个个凋谢,这让张桂芳心急如焚,若不抓紧时间,恐怕就真的没人能为父亲证明清白了。

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经人介绍,她见到了黑龙江军区的王副司令,从王副司令这里,得知父亲曾经与一位名叫高吉良的老抗联关系密切。

得知这一重大消息的张桂芳,立即去找高吉良,但见到高吉良后,老人家却一声不吭,因为他遇到过很多假冒烈士家属的事情,这让张桂芳失望之极。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老人家却派儿子来接他了,原因很简单,在第一天的交谈中,张桂芳曾对高吉良提及父亲的话:“

让我们的后代好好学习,将来他们会在书本上找到父辈的名字。

类似的话,耿殿君也曾对高吉良说过,这才让他确定张桂芳的身份。

在高吉良口中,张桂芳得知了很多父亲的事迹,比如,

在狱中组织狱友越狱,却因带着手铐脚镣,行动不便被抓回,被当作重犯,成了731部队的试验品,

通过高吉良,张桂芳还找到了另一位对父亲熟悉的抗联老兵李桂兰,耿殿君在被服厂的事情,就是从李桂兰口中得知……

收集足够多的证人、证词后,张桂芳向国家递交了有关资料,在2000年得到了父亲的烈士证书。

抗日英雄惨遭日军折磨而死,却被误传土匪,女儿花35年,为其正名

花35年时间给父亲证明清白,张桂芳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于是,他又在父亲战斗过的肇东为他修建了纪念馆,2002年9月18日这天,纪念馆正式开馆,在院子中,有三座黑色墓碑,分别刻着耿殿君、焦淑清、耿殿臣(张桂芳的叔叔,1940年牺牲)的名字……

本文由酉戌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