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市長,南京市長蕭山令,率憲兵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失敗之後,日本大學營下達作戰指令,以華中方面軍為主力,向中華民國首都進攻。中國軍隊當時參加南京保衛戰的有15萬人,但大部分都是從上海剛撤下來的部隊,兵員嚴重不足,武器裝備也損失巨大,根本就無法阻擋日軍的進攻。

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市長,南京市長蕭山令,率憲兵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很多人都想知道當時的南京市長是誰,他當時在幹什麼?1937年的南京市長是蕭山令将軍,他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小山村,畢業于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軍校第三期,與後來淞滬會戰時的張治中上将是同學。蕭山令曾在湘軍中任職,是唐生智的部下,曾任營長,團長等職務,為唐生智立下不少戰功。

1929年,蕭山令任中華民國憲兵司令中校參謀,所部後來又被編入南京衛戍區司令,蕭山令也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1932年,蕭山令擔任憲兵司令部總務上校處長,1934年任憲兵司令部少将參謀長,1936年任全國憲兵副總司令。蕭山令是民國憲兵部隊的主要創始人,為中華民國憲兵事業的發展做出來一定貢獻。

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市長,南京市長蕭山令,率憲兵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937年11月,在日軍即将對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發動大舉進攻之際,憲兵司令谷正倫跑到武漢去養病。蕭山令升任憲兵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兼南京市長,首都防空司令部司令,首都警察廳廳長,首都衛戍區副司令,南京警備司令六項職務,是當時拱衛南京首都的實際負責人,當時的地位僅次于唐生智。

1937年11月,中國軍隊屏障南京的第一道防線被日軍突破之後,為了保衛南京,蕭山令指揮南京憲兵2團,憲兵五團,十團等部協助南京衛戍區司令唐生智作戰。南京保衛戰打響之後,蕭山令既要率領部隊擔任定淮門,漢中門和清涼門的防守,還有負責指揮憲兵部隊收容散兵,維持城内的治安,防止日軍間諜人員滲透。

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市長,南京市長蕭山令,率憲兵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937年12月12日,蔣介石下令南京守軍全部撤退,南京衛戍區唐生智随機離開,此時蕭山令被任命為渡江總指揮,指揮部隊撤退。由于戰前唐生智下令要部隊和南京城共存亡,是以并沒有制定撤退方案,還毀掉了下關渡口的很多船隻,是以當73軍,72軍,71軍,87師,88師等部隊等部隊湧入下關渡口的時候,發生了嚴重混亂。在12日晚上,蕭山令本來是有機會安全撤走的,他的部下也多次把他推上了紮好的木筏,但是他都爬了回來,繼續指揮部隊撤退。

抗戰犧牲的第一位市長,南京市長蕭山令,率憲兵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3日,日軍主力從水路兩個方向對下關發動進攻,蕭山令指揮憲兵部隊占據制高點對日軍進行阻攔。雙方激戰五個小時,憲兵部隊還和日軍進行了激烈的肉搏戰,但是由于寡不敵衆,最後全軍覆沒。在部隊拼光後,蕭山令開槍自殺,血染金陵,實作了自己許下的和南京共存亡的誓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