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聞吳化文的35軍攻占總統府,粟裕急調24軍入南京:把他們替下來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而曾經的反動軍閥——吳化文,就是這樣的“俊傑”。在解放南京的戰鬥中,以吳化文為軍長的35軍率先殺入南京城、攻占了總統府,創造了偏師攻占國民政府總統府的奇迹。

在網上很多人宣稱,解放南京的是一支起義部隊。但事實并非如此,35軍實際是由“老八路”魯中南縱隊和吳化文舊部合并的新軍。而攻占“總統府”的,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老八路”部隊。

一、從反動軍閥、漢奸到起義者

吳化文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由于家中人口衆多、衣食無着,是以他在17歲那年,參加了馮玉祥的部隊。

馮玉祥本人曾在清軍中當過普通士兵,他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爬上了西北軍大帥的位置。對于那些有能力、有拼勁、不怕死的普通士兵,馮玉祥一向特别有好感。他手下的“十三太保”,個個都是底層農民。

在馮玉祥的關照下,吳化文被送到保定軍校,在韓複榘手下任事。從聯絡參謀起步, 由團長升為濟南警備司令。

在中原大戰中,韓複榘被蔣介石重金收買,宣布反馮投蔣。就這樣,吳化文跟随韓複榘加入了蔣介石的陣營。其後,韓複榘的武裝被蔣介石改編成了中央軍,而吳化文也官至旅長。

抗戰爆發後,日軍殺入山東。韓複榘出于軍閥作風,決定儲存實力,不戰而逃出了濟南城。在軍事會議上,蔣介石追究了韓複榘的責任,并将其槍斃。

韓複榘死後,吳化文自知是他的“餘孽”,是以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與日本人的戰鬥中,吳化文屢戰屢敗,曾在1943年一戰損失了5000人馬。但即便如此,國民政府也死死扣住了本該發給他們的彈藥和軍饷。

有了韓複榘的前車之鑒,讓吳化文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前途。是以他頭腦一熱,悍然投降了日本,成為南京僞國民政府的僞軍。聽聞此消息,日寇和汪精衛大喜過望,于是将他封為山東第三方面軍上将軍長。

在山東,吳化文賣力地為日寇服務,曾在沂蒙山制造過無人區,四處掠奪和燒殺群衆,犯下了滔天罪行。為此我山東抗日根據地曾屢次發動“讨吳”戰役,将吳化文打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考慮到自己的主力部隊大多駐紮在西南,對于華北鞭長莫及。為了争奪地盤,他不惜從漢奸隊伍中尋找代理人。于是蔣介石赦免了吳化文,并給了他新編第5路軍的編制。結果吳化文從無惡不作的大漢奸,搖身一變成為“曲線救國”的“功臣”。

聽聞吳化文的35軍攻占總統府,粟裕急調24軍入南京:把他們替下來

随後其部被改編為徐州綏靖公署山東保安第二縱隊,1947年擴編為整編第84師。到了濟南戰役前夕,吳化文部又擴編為96軍

濟南戰役之前,華東野戰軍大軍壓境,而濟南已經隻是孤城一座。大勢已去,吳化文又開始考慮起自己的前途。然而想到自己和共産黨結下的血海深仇,又遲遲下不了起義的決心。是以他隻是暗中和我軍聯系,要解放軍繞道從别人的陣地進攻。

為了争取吳化文起義,我軍雙管齊下,一面利用地下黨不斷勸說吳化文,一面對吳化文部展開堅決打擊,一戰殲敵一個營。

在夫人的勸說下,吳化文終于下定了決心,領兵退出了飛機場,将防線讓給了解放軍。從此之後,濟南城大門洞開。僅用8天時間,華野便解放了濟南,國民黨11萬守軍,除吳化文部的2萬餘人起義外,全部被殲滅,王耀武本人也做了俘虜。

1948年9月25日,吳化文向全國發表了起義通電,并将部隊移駐在黃河以北的洛陽一帶。1948年10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正式宣布,将吳化文的96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以吳化文為軍長,楊友柏為副軍長, 于懷安為參謀長。同時解放軍總部還派遣老共産黨員——何克希作為35軍的政委。

何克希的任務非常艱巨,要改造吳化文部這個血債累累、犯下了很多罪行的反動武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何克希整整帶了30套各級政工幹部。那麼何克希對35軍的改造,會順利嗎?

二、改造反動武裝

何克希到達35軍軍部後,立即召開了全軍營以上的幹部會,會議由吳化文主持,何克希做報告。

何克希的報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表揚吳化文在濟南戰役棄暗投明、毅然起義,加速了濟南城的解放,為人民做出了貢獻;另一部分是講明形勢,蔣家王朝即将滅亡,我軍将在全中國取得勝利。

然而在大家發言的環節,果然出了問題。103師的師長跳了出來,大罵吳化文是叛徒,背叛了國民黨和蔣介石。在會上,他揚言要賣掉自己的馬匹和财産,然後挑起反叛。随後他氣鼓鼓地騎着高頭大馬,帶着随從衛士揚長而去。

面對如此尴尬的局面,與會人員都面面相觑,會場氣氛十分緊張。然而何克希的表情絲毫沒有變化,他冷靜而鎮定地對這名師長的拙劣表現表示藐視,此後又氣定神閑地維持着會議,讓會議按原定要求善始善終。

事實上,何克希政委的内心也是十分焦灼的。從103師師長的表現來看,35軍再次反叛的可能性極大。畢竟吳化文就是一個反複無常、叛服不定的軍閥。如今淮海戰役正在進行之中,35軍若反叛,其後果不堪設想。

何克希回到指揮所後,立即指令警衛将槍上膛,屋頂放了望哨,所有警衛員都埋伏在門後。不僅如此,何克希還燒掉了所有檔案,做好應對準備。

其後,何克希将35軍可能生變的消息報告給了陳毅,招來當地政府的同志,封鎖了渡口,把黃河沿岸所有船隻全部開走。而各地的地方武裝和民兵,則在吳部駐地周圍修建防禦工事。若35軍反叛,就立即予以打擊。

103師師長如此嚣張,很難說沒有吳化文在後面暗示。是以何政委決定親赴虎穴,去吳家會見吳化文。經過交談,何克希才發現,對于103師師長的異變,吳化文并不知情。對于自己的部隊,吳化文其實也不能完全掌控。

聽聞吳化文的35軍攻占總統府,粟裕急調24軍入南京:把他們替下來

有一次,吳化文曾在軍官會議上說:

“咱們過去跟妓女一樣,今天跟這個,明天跟那個,現在咱們從了良,嫁個好丈夫,以後再偷人就不行了。”

原本,吳化文隻是做個比喻,告誡部下們不能再朝三暮四。然而他的副手楊友柏卻拍案而起:

“我們跟了你大半輩子,卻說我們是妓女!走,不開會了!”

後來政治部主任吳憲一邊批評吳化文比喻不當,一邊将楊友柏追了回來。

何克希認為,吳化文是可以争取的。于是他跟吳化文說形勢,講大局,說政策,終于穩住了吳化文的情緒。

在此之後,淮海戰役捷報頻傳,國民黨精銳55萬人被我軍殲滅,國民政府的敗亡已經無法逆轉。那個師長知道我們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而且天下大局已定,于是打消了反叛的念頭。

此後,何克希從容地改造35軍,整訓營以上幹部,作報告,搞輔導;成立連隊士兵委員會,認真開展訴苦運動……經過 幾 十 天 學 習 教育, 激發了幹部戰士的階級覺悟和思想覺悟, 部隊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紀律性和戰鬥力空前提高。

而就在這時,魯中南縱隊也和吳化文部進行了改編。103 、 104 、 105 三個師中, 每師三個團中有兩個團基本上是原魯中南縱隊的部隊, 隻一個團是原吳化文的舊部。軍、師級的正職長官是吳化文部的舊部, 但政治委員和副職都是原魯中南縱隊的人。

對于這樣的改編,魯中南縱隊的官兵事實上是非常不滿。在抗戰時期,魯中南縱隊和吳化文部就屢次交手,是不共戴天、勢同水火的死敵。他們紛紛表示:

“我們是老八路,怎麼能讓一個漢奸做我們的軍長?”

陳毅老總得知此情況後,親自出面做工作。在合編大會上,吳化文痛哭流涕地做了檢讨,這才算過關。

魯中南縱隊加入後,35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起義部隊。魯中南縱隊的指戰員,都是翻身農民的子弟。在魯中南縱隊的帶動下,35軍的政治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支有紀律、有戰鬥力的人民軍隊誕生了。何克希政委僅僅隻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改造了吳化文部這支擁有數十年反動曆史的軍隊。

一天,吳化文的連襟,少将高參田向前前去看望吳,卻發現吳化文正在生悶氣。一問才知,原來吳化文受了士兵們批評,很不開心。然而田向前卻安慰他:“過去哪個士兵敢批評你呢?你現在能接受下級的批評,已經很不錯了!”

很顯然,35軍從上到下,已經煥然一新。

1949年3月,35軍整編完成,士氣高漲,于是奉命開往滁縣,駐軍于烏衣鎮,準備參加渡江戰役。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支35軍竟成為第一支進入南京,并攻占蔣介石總統府的部隊。

三、将紅旗插在總統府

如果要說的話,35軍攻占總統府,完全是個意外。

渡江戰役前夕,原屬三野7兵團的35軍配屬給了8兵團。第8兵團的任務是配合主攻方向渡江作戰,以積極動作鉗制鎮江、揚州中段之敵。直到4月21日,35軍的任務仍然是占領鉗制江北“三浦”(江浦、浦鎮、浦口),保證渡江兄弟部隊第一梯隊的突擊成功。

可以說,35軍完全是一支掩護兄弟部隊過江的偏師。粟裕曾電令35軍:

“以三十五軍保持與兩浦之敵接觸,在我發起渡江作戰時,同時攻占江浦,爾後各個逐次殲滅浦口外圍之敵,從正面鉗制南京守敵。該軍何時南渡,而後視機決定令行。”

可以說,35軍甚至連渡江的任務都沒有。根據筆者的查證,35軍甚至連渡江的船隻都沒有配備。這表明第 35 軍不在渡江作戰的主力之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鉗制對面的國民黨第28軍。

粟裕認為國民黨主力可能會立足于南京,精心負隅頑抗。是以粟裕将主攻任務交給了戰鬥力強大的、由陳赓上司的第4兵團。4兵團登岸後,準備以一部沿江東進,接替中集團攻殲蕪湖守敵任務,并準備奪取南京。

然而戰場是瞬息萬變的,粟裕以為渡江戰役是一場硬仗。但實際上,蔣介石根本就沒有頑抗的打算。

4月22日,解放軍中、東、西三個集團的白萬大軍渡過長江,國民黨的千裡江防瞬間崩潰。4月22日,李宗仁、蔣介石決定放棄南京。很快,這個國民政府的首都變成了一座不設防的空城。

蔣介石不戰而逃,實在出乎粟裕的預料,而原定接管南京的4兵團仍在江西湖口至安徽皖江地段,轉到南京尚需十餘日。劉伯承和鄧小平一商量,覺得南京長期沒有軍隊駐紮,城中秩序可能會出問題。是以劉鄧取消了4兵團接管南京的任務。

聽聞吳化文的35軍攻占總統府,粟裕急調24軍入南京:把他們替下來

而此時,35軍經激戰擊潰敵28軍,全面占領“三浦”,具備了進軍南京的最佳出發位置。是以總前委發來電報,讓35軍立即探聽虛實,伺機解放南京。在陰差陽錯之中,解放南京的光榮使命,曆史性地落在了改編不久的35軍身上。

其後,粟裕也給35軍發來電報:

“如南京之敵逃竄,則三十五軍應即渡江進占南京,維持秩序,保護敵人遺棄之一切公私财産,該軍應特别注意遵守政策,嚴肅城市紀律。”

從這封電報中,能依稀看出粟裕對35軍的不放心,畢竟35軍還有一小部分部隊是吳化文的老部下,此前也以紀律敗壞而聞名。雖然有何克希坐鎮,但粟裕認為還是有必要提醒一句。

前三野前委秘書崔協祥後來回憶:

“粟老總讓我叫機要秘書過來。原來他考慮到當時進至南京的部隊一部分是起義隊伍,當即要求電告該部隊注意嚴格執行城市政策和入城紀律。”

在得到劉鄧粟的電報後,35軍各部便開始四處尋找渡船。傍晚,第 35 軍 103 師偵察部隊從南岸帶來了一艘小火輪和幾條民船。軍部決定, 103 師偵察隊首先進城偵察情況,然後 104 師分批過江。午夜時分,已過江的戰士又在南岸的三岔河裡找來一隻大柴油船。

經過一夜的運輸,35軍三個師全軍渡河,很快就殺到了南京城下。第 35 軍原定渡江後的作戰部署是:由先頭部隊首先控制南京外圍陣地、山峰,然後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圍殲南京守敵。然而由于敵軍早已全部逃走。是以攻占南京,變成了接收南京。

到了後來,曾有人抱怨,不應讓吳化文部享受第一個沖入蔣介石“總統府”的殊榮。然而實際上,攻占總統府的,并不是吳化文的老部隊。

24日淩晨,35軍104 師 312團3營率先沖進總統府。他們沖開紅漆大門,高聲呐喊着沖了進去。在對前後大殿、各條通道、各辦公室進行搜尋後,戰士們登上門樓,扯下門樓上的國民黨青天白日旗, 将鮮豔的紅旗升了起來

這支部隊原本是魯中南縱隊第46師138團,并不是吳化文的起義部隊。是以攻占總統府這一無上光榮的任務,還是被我軍的老部隊完成了。

何克希後來回憶:“能夠在兄弟部隊作戰的配合下圓滿地解放國民黨首都南京,這是我們三十五軍的最大光榮!

國民黨撤出南京後,城内已經發生多起搶劫案件,35軍到達後,立即穩定了城中的秩序。作為一支嶄新的人民武裝,35軍紀律嚴明,對公私财産秋毫無犯。不得不說,人民軍隊就是個大熔爐。在我軍政策和紀律的熔煉下,曾經的反動武裝終于去除了雜質,淬火重生了。

四、粟裕将35軍調出南京

35軍解放南京後,在當地擔任了5天的警備部隊。1949 年 4 月 29 日, 粟 裕 急電 第 24軍:

“二十四軍徑開南京,并接替三十五軍之警備任務,三十五軍交防後沿京杭公路開杭州歸建。”

相比于駐守南京,35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跟随大部隊追殲殘敵。是以粟裕以24軍換下了35軍。

緊接着,第 35 軍歸建第 7 兵團,參與對南線敵軍的千裡大追殲,于 5 月 3 日解放杭州。随後,第35 軍執行在錢塘江以南地區剿匪的任務

天下大局已定後,35軍的103 、104 、105師分别改為浙江軍區第 3 軍分區、第 10 軍分區和杭州警備區。其軍部則調歸華東軍區的海軍,35軍的番号從此撤銷。雖然35軍在曆史上僅僅隻存在了短短一年,但其占領南京的光榮卻永載史冊。

1949年後,吳化文有段時間住在上海養病,當時有山東群衆派代表來到上海請願,要求殺吳化文以懲其過去殘害山東人民之罪行,但被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制止。

吳化文無法面對此前所犯下的罪行,于是選擇退出軍隊。新中國成立後,吳化文轉入地方工作,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廳長,1959年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吳化文打了一輩子仗,身上了留下了很多疾病。黨和政府先後安排他到各地著名醫院進行醫治和休養,他非常感激。1962年,吳化文病故,終年58歲。

吳化文死後,他的家屬都得了妥善安置。其中他的三弟吳化剛在山東省民政廳工作,退休後定居濟南。他的妻子林世英在浙江擔任政協常委。

吳化文的子女都學有所成,吳化文之次子吳哲民 20 世紀 40 年代畢業于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 畢業後在吳部曾任連長、參謀, 1948 年随吳起義, 後加入中國共産黨, 任江蘇省鎮江市磷肥廠廠長、鎮江市人大常委。

聽聞吳化文的35軍攻占總統府,粟裕急調24軍入南京:把他們替下來

林世英的兩個子女皆在大學任教,後其一去了美國。吳化文的另一名妻子甯宜文,則帶着4 個子女寓居浙江省蕭縣。

朋友不分遠近,革命不分先後。吳化文一生五易其主,卻最終走上了正确的方向,給自己的部下和家人帶來了光明的前途。同時,他還意外地成為第一個攻入南京的解放軍軍長,不得不說是曆史上一個有趣的插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