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談起修真,很多男人都會瞬間提起一百分的精神,是的,修真是大多數男人的向往。禦劍飛行、天地共存、千裡殺伐、快意恩仇等等,無一不是讓男人們神往的江湖生活,吸收天地精華,尋找晚年亘古造化,獲得能夠毀天滅地的氣運,一步步走向各界巅峰。這樣的生活固然吸引人,但是現實的我們卻還戰勝不了牛頓定律,每天還在上班為了溫飽奔波,就更别提對自身進行修行了。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盡管我們或許無緣觸碰修真之境,但不等于沒人有這樣的經曆,畢竟玄幻小說也不是憑空捏造而成,那些玄幻故事的原型,或許就在我國古代曾經出現過也說不定,野哥帶着大家了解下我國古代那些近修真之人吧。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去僞存真為“修真”。

我國古代的這些傳奇人物,一般都帶有神話色彩,至于是否是我們正常了解的“修真”,就需要大家自己的去判斷。這些與修真有些千絲萬縷關系的人,基本上都是與道教有關系的人,而真人的稱呼,恐怕也與修真關系不淺。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首先我們要說的一個人,名字叫陳抟(tuán)。他的人生就比較傳奇,與我們在小說中看到的修真者很相似。在陳抟小的時候,曾經遇到了一位青衣老婦給他哺乳,從此以後就聰慧過人,智力超群,但是奇怪的是長大以後考功名卻沒中,于是陳抟決定隐居了。在路上就遇到了兩個人,告訴他武當山九室岩比較适合隐居,陳抟就到了那裡進行隐居,開始了我們認為的修仙。他在武當山修煉的過程中,二十多年辟谷,每天就喝點酒,同時,陳抟還練就了一個“睡功”,每次睡覺都長達一百多天才醒。

“每寝處,多百餘日不起。”——《宋史》

除此之外,陳抟的有一個過人的地方,他有預知的能力。有一個道士賈休複,前來拜見,還沒等他說話,陳抟就命人把他洞壁上的大瓢取下來送給他,道士一愣,驚訝的看着陳抟,心裡納悶陳抟怎麼知道自己想要這個大瓢呢,轉念一想,拜謝後趕緊離開,認為陳抟是一位神仙。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無論陳抟辟谷,還是久睡,甚至是有一些預知的能力,再加上他住在山洞之中,這些看起來都像極了修真,就算最終陳抟仙去的時候,他也預先知道,他在山洞仙逝的時候,過了七天四肢身體還有餘溫。洞口還有五種顔色的彩雲掩蓋堵塞,經月不散。這樣的情景有難免引人聯想,似乎這并非是仙逝的樣子,這與小說中修真人物得道飛升很像,或許,陳抟隻是借口仙逝離開了那個地方繼續修真去了。

“如期而卒,經七日支體猶溫。有五色雲蔽塞洞口,彌月不散。”——《宋史》

說了陳抟,他的一位徒弟自然也要提,他徒弟張三豐的名頭比他還要響得多,而且在曆史上的存在感更強,畢竟他創立的武當派和太極拳在今天都真切的存在着。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張三豐的能力極強,比修真者不遑多讓,也得到了他老師的真傳,甚至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數月不食、過目不忘、騰雲駕霧日行千裡都是他的拿手好戲,更傳奇的是還有他還與神仙開會,雖然這種說法有點太誇張,不過他的本事很定不一般就是了。甚至還給永樂大帝寫過書信,上面記載了一些能夠長壽的秘訣,不知道永樂是否學習過,但是朱瞻基肯定是沒練。至于張三豐的年齡,一直都是一個謎,在雍正年間,還有一位汪夢九的先生見過張三豐,那時候的張三豐都300多歲啦!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素問·上古天真論第一篇》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從《素問》的記載來看,上古真人,與今天我們說的修真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陳抟和張三豐的記載也極為接近修真者的描述。可見,修真在我國曆史上很早就已經出現,而且也有類似的人存在。在道教之中,陳抟與張三豐足可成為修真大成者,為後世敬仰。

“修真”一詞并非小說家杜撰,源于我國道教,且不乏有修真大成者

野哥暫且列舉這師徒二人,隻因他們的隐居更似修煉,如果算上曆史上的其他奇人異事,如鐘離權和呂洞賓等人,則傳奇人物極多,況且他們多為神話傳奇色彩居多,這裡不作為古代“修真”一類者為大家詳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