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大戰區司令長官是誰

五大戰區司令長官是誰

中國大學營将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兼任,轄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哲元;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劉峙;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轄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預備軍,總司令閻錫山兼任。

五大戰區司令長官是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轄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陳誠。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何應欽,轄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蔣鼎文;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餘漢謀。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兼任,轄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第五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

由大元帥和參謀總長直轄的部隊是:

第一預備軍,司令長官李宗仁;

第二預備軍,司令長官劉湘;

第三預備軍,司令長官龍雲;

第四預備軍,司令長官何成浚;

第十七集團軍,總司令馬鴻逵;

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

五大戰區司令長官是誰

海軍總司令陳紹寬;空軍總司令蔣介石(兼),空軍前敵總指揮周至柔。

接着,國民政府以大元帥蔣介石的名義正式下達了大學營第一、第二、第三号訓令,在年初制訂的甲乙兩套作戰計劃的基礎上,連續頒布了一系列的作戰指導訓令,要求所有部隊“仰即遵照實施之”:

第一戰區:“近迫該當面之敵,實行柔性之攻擊,以吸引其主力,俾我第二第三戰區之作戰得從容展布。但如敵軍企圖真面目與我決戰時,則應毅然盡全力以防制之。”

第二戰區:“打破敵軍慣用包圍行動之企圖,使其對我第一戰區不敢放膽施行正面之攻擊,同時牽制熱河以東之敵軍,使其對青島、淞滬之作戰不能轉用兵力。”

第三戰區:“迅将目下侵入淞滬之敵,陸海軍及其空軍陸上根據地,掃蕩撲滅,以準備敵軍再來時之應對。同時對于浙江沿海敵可登陸之地區,迅速構成據點式之陣地,阻止敵人登陸,或乘機殲滅之。”

第四戰區:“除對敵海陸空之擾亂,完成戰備态勢外,應充分準備參加第二期之作戰。”

第五戰區:“本戰區作戰之特性,為對敵強行登陸之作戰,故以立于主動地位,确占先制之利,根本打破敵軍登陸之企圖,此為作戰指導上之第一要義。縱使敵軍一部先行登陸,務必迅速圍攻而殲滅之,不使後續兵團籍此以為安全登陸之掩護。此為作戰指導上之第二要義。必要時,在指定地區之範圍内扼要固守,絕對限制敵軍之進展,運用機動部隊而殲滅之,以確定我國軍南北兩戰場作戰連系之中樞。”

海軍:“淞滬方面實行戰争之同時,以閉塞吳淞口,擊滅在吳淞口以内之敵艦,并絕對防制其通過江陰以西為主,以一部協力于各要塞及陸地部隊之作戰。”

空軍:“空軍應集中主力協同陸軍,先殲滅淞滬之敵(以敵艦及炮兵為主要目标),爾後任務另指定。”

繼續閱讀